(吉隆坡26日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网上诈骗手法也一直走在科技发展的最前线,民众要进行任何网络交易时需时时警惕,特别是遇到高回酬的投资时,否则一不小心可能就蒙受数以百万令吉计的损失。
全国商业罪案调查部总监拿督斯里南利尤索夫指出,国内有14种常见的有组织商业罪案,分别是网购骗局、投资骗局、不存在贷款、电话诈骗、大耳窿、爱情骗局、商务电邮骗局、不存在土地、假钞、短讯诈骗案、万字骗局、神棍、信用卡以及假冒他人。
ADVERTISEMENT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数据显示,警方今年至本月22日共接获12万5169宗投报,同比去年11万6450宗增加了7%;去年警方共开启2万7670个调查档案,而今年增至3万3269个档案,其中1万1903个调查档案(36%)在完成调查工作后,涉案嫌犯已控上法庭。
今年投报损失额逾17亿
“去年投报的损失额是14亿6679万4808令吉,今年大幅度增至17亿5923万5140令吉05仙。”
他说,单单在过去一周(本月16至22日),警方便对接获的投报开启了891个调查档案,其中有组织商业罪案占了620宗(69.6%),当中又以网购骗局高居榜首占257宗,损失额为386万4667令吉98仙,接着是投资骗局156宗,损失额高达2112万3014令吉,而其他罪案则少于100宗。
无论如何,他补充说,上周的数据相比前一周(本月9至15日)下降了10%,其中网购骗局下降6%、投资骗局下降5%、不存在贷款下降39%、电话诈骗案下降32%,不过有关大耳窿的投报、爱情骗局以及商务邮件骗局则呈上升趋势,分别是9%(大耳窿)、20%(爱情骗局)以及75%(商务邮件骗局)。
他说,为了避免民众沦为诈骗集团的受害者,警方唯有不断灌输防范知识和传达资讯提高民众的警惕,从下周开始,警方将每周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透过媒体公布与商业罪案有关的资讯和分享案例。
案件(一):
3个月获得300%回酬,一名被贪婪蒙蔽双眼的19岁商人,因此被诈骗集团的话术骗走了143万令吉!
根据警方提供资料指出,受骗者是在浏览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一个高回酬投资配套后,被其投资每一个份额,可在3个月内赚取高达7万令吉的高回酬所吸引,于是大手笔花了100万令吉投资54个份额,未料投资多时分文不得。
这名商人于是向投资中介查询,未料对方趁机谎称会连本带利将6000万现款送到商人手里,不过因为怕大笔现款被人盯上,于是向商人索取43万1000令吉作为聘请保安“护航”的费用。
商人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而再度被骗,使得其一共损失143万令吉。
案件(二)
一名40岁商人在与外国公司交易时,遭遇诈骗集团设下的骗局,而被骗走117万令吉。
警方资料显示,商人于今年8月15日向美国一家公司购买FM调频发射器,孰料交易意向被诈骗集团得知后,对方冒充该美国公司向商人发出发票,并要求对方将117万令吉货款汇入一个银行户头中。
商人汇款后通知该美国公司,未料该公司却对该交易不知情,并在检查商人所提供的发票后告知这是伪造的文件,商人于是进一步检查才发现自己陷入诈骗集团的陷阱,骗子利用一个电邮地址与该美国公司仅两字之差的电邮与其联系,他因一时不察而蒙受严重损失。
警方目前援引刑事法典第420(欺骗)条文展开调查。
案件(三)
一名75岁退休人士于今年5月期间被脸书上的加密货币投资计划所吸引,他点击附上的链接后接到一名自称投资顾问的讯息,对方声称这项投资可在数天内带来高回酬。
事主因被骗子的话术所诱导,而先后投资了275万令吉,事主之后因一直无法对该加密货币投资计划的账面收益进行提现才醒觉被骗,于是向警方投报。
案件(四)
一名52岁公司董事今年6月期间参加了一个关于“股票市场”的线上课程,经不起游说而在一个名为“Yomaex”的平台投资加密货币。
这名事主在7月期间在平台进行注册并投资了710万令吉,结果账面上在短时间内显示“连本带利”赚到1370万美元(6558万8750令吉),然而事主只能透过平台看着这笔数目,却无法提现。
更甚的是,当事主要提现时,冒充平台管理员的骗子还指控事主涉及洗黑钱活动,而向其索要盈利的5%,即68万3893美元(327万4137令吉)才能解锁户头将钱提现;事主这时知道自己陷入骗局,于是向警方投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