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6日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而網上詐騙手法也一直走在科技發展的最前線,民眾要進行任何網絡交易時需時時警惕,特別是遇到高回酬的投資時,否則一不小心可能就蒙受數以百萬令吉計的損失。
全國商業罪案調查部總監拿督斯里南利尤索夫指出,國內有14種常見的有組織商業罪案,分別是網購騙局、投資騙局、不存在貸款、電話詐騙、大耳窿、愛情騙局、商務電郵騙局、不存在土地、假鈔、短訊詐騙案、萬字騙局、神棍、信用卡以及假冒他人。
ADVERTISEMENT
他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根據數據顯示,警方今年至本月22日共接獲12萬5169宗投報,同比去年11萬6450宗增加了7%;去年警方共開啟2萬7670個調查檔案,而今年增至3萬3269個檔案,其中1萬1903個調查檔案(36%)在完成調查工作後,涉案嫌犯已控上法庭。
今年投報損失額逾17億
“去年投報的損失額是14億6679萬4808令吉,今年大幅度增至17億5923萬5140令吉05仙。”
他說,單單在過去一週(本月16至22日),警方便對接獲的投報開啟了891個調查檔案,其中有組織商業罪案佔了620宗(69.6%),當中又以網購騙局高居榜首佔257宗,損失額為386萬4667令吉98仙,接著是投資騙局156宗,損失額高達2112萬3014令吉,而其他罪案則少於100宗。
無論如何,他補充說,上週的數據相比前一週(本月9至15日)下降了10%,其中網購騙局下降6%、投資騙局下降5%、不存在貸款下降39%、電話詐騙案下降32%,不過有關大耳窿的投報、愛情騙局以及商務郵件騙局則呈上升趨勢,分別是9%(大耳窿)、20%(愛情騙局)以及75%(商務郵件騙局)。
他說,為了避免民眾淪為詐騙集團的受害者,警方唯有不斷灌輸防範知識和傳達資訊提高民眾的警惕,從下週開始,警方將每週一次召開新聞發佈會,透過媒體公佈與商業罪案有關的資訊和分享案例。
案件(一):
3個月獲得300%回酬,一名被貪婪矇蔽雙眼的19歲商人,因此被詐騙集團的話術騙走了143萬令吉!
根據警方提供資料指出,受騙者是在瀏覽社交媒體上看到的一個高回酬投資配套後,被其投資每一個份額,可在3個月內賺取高達7萬令吉的高回酬所吸引,於是大手筆花了100萬令吉投資54個份額,未料投資多時分文不得。
這名商人於是向投資中介查詢,未料對方趁機謊稱會連本帶利將6000萬現款送到商人手裡,不過因為怕大筆現款被人盯上,於是向商人索取43萬1000令吉作為聘請保安“護航”的費用。
商人信以為真匯款給對方,而再度被騙,使得其一共損失143萬令吉。
案件(二)
一名40歲商人在與外國公司交易時,遭遇詐騙集團設下的騙局,而被騙走117萬令吉。
警方資料顯示,商人於今年8月15日向美國一家公司購買FM調頻發射器,孰料交易意向被詐騙集團得知後,對方冒充該美國公司向商人發出發票,並要求對方將117萬令吉貨款匯入一個銀行戶頭中。
商人匯款後通知該美國公司,未料該公司卻對該交易不知情,並在檢查商人所提供的發票後告知這是偽造的文件,商人於是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自己陷入詐騙集團的陷阱,騙子利用一個電郵地址與該美國公司僅兩字之差的電郵與其聯繫,他因一時不察而蒙受嚴重損失。
警方目前援引刑事法典第420(欺騙)條文展開調查。
案件(三)
一名75歲退休人士於今年5月期間被臉書上的加密貨幣投資計劃所吸引,他點擊附上的鏈接後接到一名自稱投資顧問的訊息,對方聲稱這項投資可在數天內帶來高回酬。
事主因被騙子的話術所誘導,而先後投資了275萬令吉,事主之後因一直無法對該加密貨幣投資計劃的賬面收益進行提現才醒覺被騙,於是向警方投報。
案件(四)
一名52歲公司董事今年6月期間參加了一個關於“股票市場”的線上課程,經不起遊說而在一個名為“Yomaex”的平臺投資加密貨幣。
這名事主在7月期間在平臺進行註冊並投資了710萬令吉,結果賬面上在短時間內顯示“連本帶利”賺到1370萬美元(6558萬8750令吉),然而事主只能透過平臺看著這筆數目,卻無法提現。
更甚的是,當事主要提現時,冒充平臺管理員的騙子還指控事主涉及洗黑錢活動,而向其索要盈利的5%,即68萬3893美元(327萬4137令吉)才能解鎖戶頭將錢提現;事主這時知道自己陷入騙局,於是向警方投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