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知道社交媒體是很容易引發爭議和衝突的空間,如果大家能夠使用更友善和理性的文字,必然可以減去很多不必要的爭執。
團結部發起一項名為“好好說話”(Cakapbaikbaik)的運動,希望可以讓人民重新檢視日常互動與溝通時的習慣與態度。這個運動本質很好。現在的社交媒體平臺亂象叢生,很多網絡用語已失之祥和包容,更糟糕的是,不少新生代把這些網絡語言灌注進了現實的日常生活中,而“好好說話”這個運動可以發揮引導作用,讓大家重拾溫和和文明的語言溝通方式,共同建立一個更文明的馬來西亞社會。
ADVERTISEMENT
然而,團結部在向人民推動“好好說話”運動的同時,更應該把目標放在神聖的國會殿堂裡。雖然民間的確存有粗俗言語的問題,但我們卻是有需要應該釐清“好好說話”這句標語中,“好好”這個詞語的定義。一些人的粗俗語言可能是教育程度關係,但對話內容卻是沒有敵意或帶有攻擊性、諷刺性,這樣的說話是“好好”還是“不好”呢?
之所以希冀團結部也把目標放在國會,這原因恐怕不必細說,大家都心裡有數。在沒有電視直播的年代,人民只能從報章新聞裡,讀到國會議員的講話內容。可是在這些已經轉化成書面語的新聞,很多議員間口無遮攔的發言,甚至是罵架,措辭上也已修飾文雅。可是今天通過電視直播,國會議員亂七八糟的發言,甚至語言粗俗,莫不讓人聞之搖頭。
因此團結部的“好好說話”運動,實在應該“從國會議員做起”。倘若這些尊貴的議員(Yang Berhormat),尚且不懂得如何在神聖的國會議事殿堂“好好說話”,人民又如何能得以改善呢?
話雖如此,但我們還是明白團結部此項運動的良苦用心。畢竟像我國這樣一個多元文化和多種宗教信仰並存的社會,人民的言行舉止都必需考慮到彼此的禁忌和敏感,而”好好說話”運動顯然兼備政治和文明社交的需要。
多元文化社會要求人們更加敏感地對待其他族群的感受,此運動正好可以充當各各不同族群之間,關係和文化差異的最佳融合劑。照顧彼此的感受,不僅僅是一種尊重,也是為了確保社會和諧和團結的關鍵。“好好說話“便可以使到人們在互動和溝通時,能謹慎避免使用可能冒犯其他族群或信仰的言辭。這種謹慎性不是為了避免爭論,而是為了建立一種互相尊重的環境,鼓勵不同族群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好好說話”運動其實也反向地希望國人,能夠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友好說話的語言和方式,可以反向地輸入並影響新世代社交媒體的溝通交流方式。需知道社交媒體是很容易引發爭議和衝突的空間,如果大家能夠使用更友善和理性的文字,必然可以減去很多不必要的爭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