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很多种:有钱的、超会煮的、OK型的、NO!NO!型的、放任的、新潮的、老土的、虎妈虎爸型的……如果有得选,你想换掉父母吗?
责怪父母“这不好,那不该”的言语是伤透了父母心。引发孩子不满的原因很多,并不是大人抛回一句“死囝仔”、“衰仔”等就可以打消掉。以下3个青少年各怀心事,就算懂事说“我知道他们都是为我好!”这句话,里头也隐约有一种“如果真的可以,我会选择……”的异想。
ADVERTISEMENT
站在父母这一边的又是另一把声音。可以或不可以,谁能告诉我们答案?看过一部电影,女主角是喜欢跳芭蕾舞的阳光少女,遇上车祸后从此失去了双腿。她不但无法再站上舞台,还需要靠人帮助才能活动。连睡个觉,每两小时母亲就需要替她翻身。过程中,她仍会埋怨母亲。
母亲知道女儿心中苦痛,默默承受。终于,靠着母亲大爱和无数的眼泪,女孩成功大学毕业了。女孩领取毕业证书时,感触说了句话:不要认为每个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是理所当然的。
另一方面,人可以生活平顺,或很有外在成就,却难得心理上也拥有平安。有时追溯童年,才发现有着笼罩多年、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然,也有人突出重围,益发坚固,只是这些人应该是稀有品种吧。这个年代,身为父母的,若有几个孩子,是很有福气,却也有经济和能力的考量,还不包括最常忽略的“心理健康”部分,实非易事呢!要你说我听,或者你听我说,互相体谅,大家都能办到吗?
【我真的很想说:若有得换,我会这么做。】
#1. 阿亮(age:20)>>常常感到他们在施压,但他们都是为我好。
我是长子,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严格,课业要求也较高,我常常感到有压力。即使他们未当面施压,但总是隐约感觉他们是为了“希望我做得更好”。
爸爸是家里的“老大”,不太会表达情绪,常常“以谩骂为劝勉”。但我知道,他是为了我好;妈妈属于“平易近人”型,亦师亦友,她让我从小报读钢琴班,也常鼓励我学习各种乐器。
爸爸的督促,让我努力学习,并考得了优越的成绩;而妈妈的鼓励,让我学会了打鼓、弹贝斯,参与教会音乐方面的服事。
有时候,我跟父母会有矛盾,甚至吵架。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自己消化,或是找一位相熟的朋友诉苦,听取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通常过了几天,我们会和好如初。至今为止,并没有太大的事情导致我们僵持不下。
长大之后,我发现他们的督促与责备都是为了我好。我的父母很好,我不想换掉他们。
#2. 小小探险家(age:14)>>当后妈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成了外人。
我5岁时,父母离婚,我跟了爸爸。7岁那年,爸爸询问我是否要“妈妈”,我答应了。从此,我有了后妈。后妈对我很好,不像爸爸时常对我发脾气。但四年级那年,他们有了属于他们的孩子,一切就变了。
他们开始偏袒弟弟,而我,成了外人,融入不了这个家。我很失望,因为爸妈到东马工作时,会定时打电话跟弟弟聊天,关心他,却从来不关心我。我和爸妈聊天的次数屈指可数,平均三个月才区区两次。难道弟弟需要被关心,我就不需要?
我知道弟弟还小需要多疼爱,也知道爸爸工作不容易,但我还是希望他能抽出时间关心我,与我聊天。我很羡慕与父母关系很好的朋友,能像兄弟姐妹那样相处,但我知道这对我来说不可能。
如果爸妈对我的方式与弟弟一样,那我可能就不像现在,很容易敏感,有时也多心,这样下去就很有压力……我孤身一人,大小事独自处理,就算在学校被霸凌、被排挤也不敢告诉他们,害怕他们以为这是我本身的问题,麻烦他们。
虽然我已长大,不是小孩子了,也知道父母可能以别的方式爱着我,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多在乎、关心我,也希望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被疼爱。
#3. 笔无名(age:21)>>我尝试理解父母的苦楚。
“噢——我竟然能选择换掉父母吗?”儿时的我听过类似的问题,我认真思考,如果可以,我想要超级富豪父母!如此,我便能锦衣玉食、环球旅游、国外留学等等。我厌倦了坐父亲破烂的“小绵羊”上学,出现在乘坐豪车的同学面前;我讨厌母亲总告诉我,想要的事物必须“靠自己努力争取”……即使我知道这样的心态不对,却也无法阻止自卑心增长。
说真的,天下父母谁想自己原生家庭的那种不幸传承下去,譬如家庭语言暴力,把伤心带给下一代,奈何却抵挡不住互相看不顺眼、对骂。我经常默默忍受,偶尔也会情绪爆发,希望他们可以消停一会儿。还记得小时候,我很会看脸色,当父母有争吵的迹象,我会马上做家务,或做好本分当“乖乖女”,“灾难”就不会临到我头上了。
我也想要情绪稳定的父母,如果家里能够少一些争吵,那蜷缩角落边流泪边祈求父母和好的日子也能减少吧?如果爸爸能多些尊重、爱护妈妈,妈妈也许就不会陷入忧郁吧?长辈都告诉我要懂事,体谅父母,我却像个吞黄连的哑巴……世界如此不公,让我经常向上帝发怒、埋怨。
实际上,我父母的举动百分之百都是因为爱,无论是直接的表达或打骂,都是在表达爱。只是,以前的我总觉得,只要不顺自己心意就是拒绝我,年轻狂妄的我误会了许多事。
或许是成长了,我逐渐放下了换掉父母的念头。虽然这个家有时还会给我一记重拳,但我已经学会减少自怨自艾,尝试理解父母的苦楚。
【你換父母的異想,我們聽見了。】
郑琇文(临床心理治疗师):父母孩子都需要足够的心理营养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从“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即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角色(如:父母、老师、长辈等)渴求“心理营养”;例如:全然接纳、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获得安全感、得到赞美、被肯定和认同,以及找到“学习的模范”。
若孩子得到充分的心理营养,自然能够运用这些资源不断成长。相反地,心理营养不足,则可能导致孩子自卑、缺乏安全感、过度讨好,并影响人际关系;他们会一直寻求不同管道,以补足缺失的“心理营养”。
接纳不完美
从这三位青少年的心声,我们瞥见他们内心也许还有未满足之处。然而,不论是父母或孩子,在亲子关系中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双方有各自的需求和局限,包括:时间、金钱、精力、资源分配、多重角色承担和责任履行,以及代沟等方面——双方都要相互理解、尊重、沟通、协调与平衡。
尽管相处过程中存在不完美,但我们可学习接纳它,通过看、听、明白、触动自己,以爱来滋养我们的心理需求,帮助我们在生活旅途中不断探索并成长,展现出独特而美丽的人生。
我们都在成长
我想对父母们说:我们不仅要履行多重角色,还要应对很多压力和挑战,有时候会喘不过气。但别忘了对自己说:我们真的尽力了!亲子关系中会有不足,但我们也与孩子一样不断成长,努力成为“够好的父母”。
而青少年们,身为孩子,我们可能有许多未被满足的需求,我们会失望;但我们可以坦诚地向父母表达期待,并和他们一起成长。当然,你还可以提醒自己——其实我很优秀!
无论父母或孩子,我们常常从各自的视角看待事情,这容易导致误解和冲突。我们可以尝试换位思考,例如:当孩子想与朋友出游,而父母担心孩子出行的安全和开销,其实是能以更好的沟通方式来解决。父母或许尝试理解孩子出游的动机和目的,而孩子也可以思考父母的担忧,互相体谅。最终,获得共识,父母可能同意出游,而孩子则可以调整消费模式。
无论发生任何状况,我们都可以练习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为什么这样说话?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期待合理吗?在互动中以爱为基础,建立更深刻和谐的关系。
如此互相理解并尊重,亲子互动沟通起来也会更有效。
魏淑婷(家长兼教育工作者):了解、陪伴、换位思考,让孩子有机会发言
小时候,父母多以藤鞭来教育我们——错了就处罚,没多给机会解释。如今,藤鞭教育已过时,现今的孩子幸福多了。然而,无论成长环境如何,多数父母还是以孩子为首,尽可能提供最好的,让孩子样样不缺。
我们都想以最公平的态度对待孩子,但如何做到?每个孩子的潜能都不同,我常按照孩子的能力发掘他们的强项,尽量不限定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例如:有的孩子喜欢扫地;有的喜欢洗碗;有的喜欢晾衣;我们可以按他们的喜好分配家务。他们做得高兴,也乐意去完成。
如今,教育孩子的挑战实在太大,父母长辈无论言语或行为都要顾及孩子的感受,生怕他们心灵受伤。他们会因各种因素,心灵较脆弱,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很快泄气、放弃。
作为教会主日学校长与近二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从孩子口中听到他们不时埋怨父母的话。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为他们安排安亲班、补习班、兴趣班等等,就连他们擅长的科目也要补习,将时间排得满满。
孩子说,父母觉得他们太空闲,在家只玩手机、上网,倒不如为他们安排更有意义的事。他们埋怨很累、压力、休息时间不足等。我得知后尝试与家长沟通,幸好大部分家长愿意找老师面谈,甚至以三角关系,即家长、老师、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有机会发言,说出感受。
我曾看见有些孩子因家庭问题而产生行为偏差,替他们焦急。他们多数因得不到关爱,在学校做出一些出人意表的事情,以吸引老师关注,总是使校方困扰。但孩子们希望的,其实只是父母多了解他们的心愿,多陪伴他们,多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
许多父母发现孩子在行为上出现偏差时,都会积极与老师联系,让孩子在学习道路上走得更顺畅,不留下遗憾。当然也有小部分家长全权将责任交给学校、安亲班老师。我们能做的,便是在上课时多关心他们,尝试理解他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