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很多種:有錢的、超會煮的、OK型的、NO!NO!型的、放任的、新潮的、老土的、虎媽虎爸型的……如果有得選,你想換掉父母嗎?
責怪父母“這不好,那不該”的言語是傷透了父母心。引發孩子不滿的原因很多,並不是大人拋回一句“死囝仔”、“衰仔”等就可以打消掉。以下3個青少年各懷心事,就算懂事說“我知道他們都是為我好!”這句話,裡頭也隱約有一種“如果真的可以,我會選擇……”的異想。
ADVERTISEMENT
站在父母這一邊的又是另一把聲音。可以或不可以,誰能告訴我們答案?看過一部電影,女主角是喜歡跳芭蕾舞的陽光少女,遇上車禍後從此失去了雙腿。她不但無法再站上舞臺,還需要靠人幫助才能活動。連睡個覺,每兩小時母親就需要替她翻身。過程中,她仍會埋怨母親。
母親知道女兒心中苦痛,默默承受。終於,靠著母親大愛和無數的眼淚,女孩成功大學畢業了。女孩領取畢業證書時,感觸說了句話:不要認為每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是理所當然的。
另一方面,人可以生活平順,或很有外在成就,卻難得心理上也擁有平安。有時追溯童年,才發現有著籠罩多年、揮之不去的陰影。當然,也有人突出重圍,益發堅固,只是這些人應該是稀有品種吧。這個年代,身為父母的,若有幾個孩子,是很有福氣,卻也有經濟和能力的考量,還不包括最常忽略的“心理健康”部分,實非易事呢!要你說我聽,或者你聽我說,互相體諒,大家都能辦到嗎?
【我真的很想說:若有得換,我會這麼做。】
#1. 阿亮(age:20)>>常常感到他們在施壓,但他們都是為我好。
我是長子,父母對我的教育方式嚴格,課業要求也較高,我常常感到有壓力。即使他們未當面施壓,但總是隱約感覺他們是為了“希望我做得更好”。
爸爸是家裡的“老大”,不太會表達情緒,常常“以謾罵為勸勉”。但我知道,他是為了我好;媽媽屬於“平易近人”型,亦師亦友,她讓我從小報讀鋼琴班,也常鼓勵我學習各種樂器。
爸爸的督促,讓我努力學習,並考得了優越的成績;而媽媽的鼓勵,讓我學會了打鼓、彈貝斯,參與教會音樂方面的服事。
有時候,我跟父母會有矛盾,甚至吵架。遇到這種情況,我會自己消化,或是找一位相熟的朋友訴苦,聽取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通常過了幾天,我們會和好如初。至今為止,並沒有太大的事情導致我們僵持不下。
長大之後,我發現他們的督促與責備都是為了我好。我的父母很好,我不想換掉他們。
#2. 小小探險家(age:14)>>當後媽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成了外人。
我5歲時,父母離婚,我跟了爸爸。7歲那年,爸爸詢問我是否要“媽媽”,我答應了。從此,我有了後媽。後媽對我很好,不像爸爸時常對我發脾氣。但四年級那年,他們有了屬於他們的孩子,一切就變了。
他們開始偏袒弟弟,而我,成了外人,融入不了這個家。我很失望,因為爸媽到東馬工作時,會定時打電話跟弟弟聊天,關心他,卻從來不關心我。我和爸媽聊天的次數屈指可數,平均三個月才區區兩次。難道弟弟需要被關心,我就不需要?
我知道弟弟還小需要多疼愛,也知道爸爸工作不容易,但我還是希望他能抽出時間關心我,與我聊天。我很羨慕與父母關係很好的朋友,能像兄弟姐妹那樣相處,但我知道這對我來說不可能。
如果爸媽對我的方式與弟弟一樣,那我可能就不像現在,很容易敏感,有時也多心,這樣下去就很有壓力……我孤身一人,大小事獨自處理,就算在學校被霸凌、被排擠也不敢告訴他們,害怕他們以為這是我本身的問題,麻煩他們。
雖然我已長大,不是小孩子了,也知道父母可能以別的方式愛著我,但我還是希望他們能多在乎、關心我,也希望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被疼愛。
#3. 筆無名(age:21)>>我嘗試理解父母的苦楚。
“噢——我竟然能選擇換掉父母嗎?”兒時的我聽過類似的問題,我認真思考,如果可以,我想要超級富豪父母!如此,我便能錦衣玉食、環球旅遊、國外留學等等。我厭倦了坐父親破爛的“小綿羊”上學,出現在乘坐豪車的同學面前;我討厭母親總告訴我,想要的事物必須“靠自己努力爭取”……即使我知道這樣的心態不對,卻也無法阻止自卑心增長。
說真的,天下父母誰想自己原生家庭的那種不幸傳承下去,譬如家庭語言暴力,把傷心帶給下一代,奈何卻抵擋不住互相看不順眼、對罵。我經常默默忍受,偶爾也會情緒爆發,希望他們可以消停一會兒。還記得小時候,我很會看臉色,當父母有爭吵的跡象,我會馬上做家務,或做好本分當“乖乖女”,“災難”就不會臨到我頭上了。
我也想要情緒穩定的父母,如果家裡能夠少一些爭吵,那蜷縮角落邊流淚邊祈求父母和好的日子也能減少吧?如果爸爸能多些尊重、愛護媽媽,媽媽也許就不會陷入憂鬱吧?長輩都告訴我要懂事,體諒父母,我卻像個吞黃連的啞巴……世界如此不公,讓我經常向上帝發怒、埋怨。
實際上,我父母的舉動百分之百都是因為愛,無論是直接的表達或打罵,都是在表達愛。只是,以前的我總覺得,只要不順自己心意就是拒絕我,年輕狂妄的我誤會了許多事。
或許是成長了,我逐漸放下了換掉父母的念頭。雖然這個家有時還會給我一記重拳,但我已經學會減少自怨自艾,嘗試理解父母的苦楚。
【你換父母的異想,我們聽見了。】
鄭琇文(臨床心理治療師):父母孩子都需要足夠的心理營養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從“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即生活中具有重要影響的角色(如:父母、老師、長輩等)渴求“心理營養”;例如:全然接納、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獲得安全感、得到讚美、被肯定和認同,以及找到“學習的模範”。
若孩子得到充分的心理營養,自然能夠運用這些資源不斷成長。相反地,心理營養不足,則可能導致孩子自卑、缺乏安全感、過度討好,並影響人際關係;他們會一直尋求不同管道,以補足缺失的“心理營養”。
接納不完美
從這三位青少年的心聲,我們瞥見他們內心也許還有未滿足之處。然而,不論是父母或孩子,在親子關係中都會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雙方有各自的需求和侷限,包括:時間、金錢、精力、資源分配、多重角色承擔和責任履行,以及代溝等方面——雙方都要相互理解、尊重、溝通、協調與平衡。
儘管相處過程中存在不完美,但我們可學習接納它,通過看、聽、明白、觸動自己,以愛來滋養我們的心理需求,幫助我們在生活旅途中不斷探索併成長,展現出獨特而美麗的人生。
我們都在成長
我想對父母們說:我們不僅要履行多重角色,還要應對很多壓力和挑戰,有時候會喘不過氣。但別忘了對自己說:我們真的盡力了!親子關係中會有不足,但我們也與孩子一樣不斷成長,努力成為“夠好的父母”。
而青少年們,身為孩子,我們可能有許多未被滿足的需求,我們會失望;但我們可以坦誠地向父母表達期待,並和他們一起成長。當然,你還可以提醒自己——其實我很優秀!
無論父母或孩子,我們常常從各自的視角看待事情,這容易導致誤解和衝突。我們可以嘗試換位思考,例如:當孩子想與朋友出遊,而父母擔心孩子出行的安全和開銷,其實是能以更好的溝通方式來解決。父母或許嘗試理解孩子出遊的動機和目的,而孩子也可以思考父母的擔憂,互相體諒。最終,獲得共識,父母可能同意出遊,而孩子則可以調整消費模式。
無論發生任何狀況,我們都可以練習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他為什麼這樣說話?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期待合理嗎?在互動中以愛為基礎,建立更深刻和諧的關係。
如此互相理解並尊重,親子互動溝通起來也會更有效。
魏淑婷(家長兼教育工作者):瞭解、陪伴、換位思考,讓孩子有機會發言
小時候,父母多以藤鞭來教育我們——錯了就處罰,沒多給機會解釋。如今,藤鞭教育已過時,現今的孩子幸福多了。然而,無論成長環境如何,多數父母還是以孩子為首,儘可能提供最好的,讓孩子樣樣不缺。
我們都想以最公平的態度對待孩子,但如何做到?每個孩子的潛能都不同,我常按照孩子的能力發掘他們的強項,儘量不限定他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例如:有的孩子喜歡掃地;有的喜歡洗碗;有的喜歡晾衣;我們可以按他們的喜好分配家務。他們做得高興,也樂意去完成。
如今,教育孩子的挑戰實在太大,父母長輩無論言語或行為都要顧及孩子的感受,生怕他們心靈受傷。他們會因各種因素,心靈較脆弱,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很快洩氣、放棄。
作為教會主日學校長與近二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從孩子口中聽到他們不時埋怨父母的話。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為他們安排安親班、補習班、興趣班等等,就連他們擅長的科目也要補習,將時間排得滿滿。
孩子說,父母覺得他們太空閒,在家只玩手機、上網,倒不如為他們安排更有意義的事。他們埋怨很累、壓力、休息時間不足等。我得知後嘗試與家長溝通,幸好大部分家長願意找老師面談,甚至以三角關係,即家長、老師、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有機會發言,說出感受。
我曾看見有些孩子因家庭問題而產生行為偏差,替他們焦急。他們多數因得不到關愛,在學校做出一些出人意表的事情,以吸引老師關注,總是使校方困擾。但孩子們希望的,其實只是父母多瞭解他們的心願,多陪伴他們,多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思考。
許多父母發現孩子在行為上出現偏差時,都會積極與老師聯繫,讓孩子在學習道路上走得更順暢,不留下遺憾。當然也有小部分家長全權將責任交給學校、安親班老師。我們能做的,便是在上課時多關心他們,嘗試理解他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