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价却会引发直接和间接的通胀问题。但如果政府不进行调整,却可能需要承担其他方面的负担,例如提供糖厂额外的津贴以确保它们的运行。政府在权衡其中的利弊时将决定我们是否会面临更高的糖价。
ADVERTISEMENT
今年的恶劣天气对全球多地的农作物产生了负面影响。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由于大米产量受到影响,就于7月份采取了出口限制措施以稳定国内价格和应对通货膨胀。全球大米价格指数在7月至9月期间因此上涨了9%。
与此同时,恶劣的天气也影响了印度的甘蔗产量。出于相同的原因,印度政府在10月份开始实施了食糖出口限制,而最新消息指出这些限制将会在10月结束后继续延长。作为主要原糖出口国,其供应的减少推高了国际糖价。以洲际市场上的糖价为例,从今年1月初至今已上涨了约55%,达到了自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在截稿时仍处于上涨趋势之中。
大马糖厂(MSM)和中央制糖厂(CSR)在6月份就已经指出,国际糖价的高涨极大地推升了它们的生产成本,因此呼吁政府重新审议国内食糖的价格上限机制。国内贸易及生活费部副部长在9月份表示,这两家国内主要糖厂的审议请求早在2021年就已提交,考虑到它们的生产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原糖,今年国际糖价的急剧上涨以及印度的出口限制无疑将对它们的成本和生产能力造成巨大冲击,政府将会针对此课题进行探讨。
因此,我们需要谨慎地思考一个问题,即国内糖价是否会像大米一样,在国际价格压力下被迫进行调整呢?
糖与大米不同的是,尽管它们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提高糖价有着比成本上升更合理的理由:国民健康的考虑。
根据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糖尿病2013-2019的追踪报告》,我国有着极高比例的糖尿病患者。截至2019年,成年人中大约有18.3%面临这一问题。一篇发表于2022年的学术文章《Prevalence of type-2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Malays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也指出,马来西亚是西太平洋地区糖尿病比例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糖尿病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成年人的发病率在2025年甚至可能达到31.3%。
糖尿病还会增加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风险,给医疗系统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每年相关的医疗开支可高达6亿美元。而政府的病例追踪系统显示约99%的患者都患有2型糖尿病,其中过量摄入糖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在讨论食糖价格上限时将受到更少道德上的责难。
因此,呼吁人民减少糖分摄入具有更强的正当性。政府最近提呈的2024年预算案就将含糖饮料税提高至每公升50仙,冀望通过提高含糖饮料的价格来减少人们对这类产品的消费,从而间接实现减少糖分摄入的目标。
然而,提高糖的价格是否能有效地降低糖的消费量存在疑问。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对价格敏感度各不相同。一项针对此问题的学术研究,即2021年本地的一篇论文《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and the impact of taxing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n Malaysia》探讨了含糖饮料税对马来西亚市场的影响。该研究认为通过提高含糖饮料的价格可以有效减少人们对这类饮料的消费。
这为我国政府调整糖价政策提供了合理性。在综合考虑了公众健康和医疗资源的压力之后,尽管提高糖的价格可能增加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但它将对社会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
然而,提高糖价除了直接导致通胀,也导致间接通胀。例如,当每公斤糖的价格上涨了10仙,那一杯咖啡的价格是否也会因此上涨10仙呢?不论一杯咖啡中实际使用的糖量是多少,咖啡店老板都可能会表示由于糖价上涨,他们不得不上调价格。用户即使要求无糖,价格也不会因此进行特别调整。这些情况将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通胀。
糖的供应减少、国际糖价上涨、我国高度依赖原糖进口、国民健康和医疗资源压力都是国内糖价上涨的动力。然而,高糖价却会引发直接和间接的通胀问题。但如果政府不进行调整,却可能需要承担其他方面的负担,例如提供糖厂额外的津贴以确保它们的运行。政府在权衡其中的利弊时将决定我们是否会面临更高的糖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