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兆远、槟城30日讯)教育部鼓励举办的“巴勒斯坦团结周”活动考验华小校长的智慧与应变能力,因此不同华小的校长,在落实这项由教育部发出的“鼓励”活动时,采取了避重就轻的简化方式进行。
虽然教育部在发出这项活动的指示时,没有写明是需“强制”举办,但也没有说明可以选择不办,加上因这课题被热议,以致许多华小都收到来自家长的反对意见,因此许多华小的校长在执行这项来自“上头”的鼓励指示时,都采取了“避雷”的简化方式来进行,一方面避免激化家长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能向上头有所交待。
ADVERTISEMENT
校长:涉宗教政治 小孩难理解
属非强制 不办巴周
槟州一位华小校长受访时说,由于教育部发出的信函没有写明一定要办,况且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已指这是非强制性的活动,所以他就依据首相的谈话不办有关活动。
他认为,以巴冲突不仅是战争问题,而是涉及宗教政治,所以这活动并不适宜在小学进行,因为小孩子根本难以理解来龙去脉。
“若要让小孩理解人道,我们其实可以在任何一个科目包括华文、国文、英文、道德教育或历史课的时候,教导学生有关人民因为残酷战争而受苦,并可援引全球历史上发生的战争为例,不一定只是用以巴冲突。”
“双方都不得罪”方式
道德课宣扬世界和平
另一位槟州华小的校长则说,虽然县教育局没下达指示要求提呈报告,唯他会以“双方都不得罪”的方式,在道德教育课上以宣扬世界和平为主要教材。
“我会从道德教育课那边着手,因为课文有社会和谐的主题,只要带出社会安宁,不要有任何骚乱和战争的讯息即可。”
他说,如果要提及战争,则不会以单一的战争例子,他也会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一面,教导学生爱护和平。
记者电访曼绒多所华小
上头规定需呈活动报告
星洲日报记者今日针对这项课题电访了曼绒县多所华小,从这些学校得悉,根据教育局发给学校有关“巴勒斯坦团结周”活动的公函,确实没有要求“强制”执行,而是以鼓励的方式,要求各校举办这项活动。
受访的校方都说,根据惯例,在接到上头的黑白公函交待任务时,一般都会配合执行,况且针对这次活动,上头有规定各校都需要呈交活动报告。
“在公函中有关举办这项活动方式的建议有推介礼、播放宣扬和平及人道价值观的影片,举办和平绘图或画画比赛,向全校学生筹款及为巴勒斯坦祈祷(只限穆斯林学生)等。”
其中一所学校的校长受询时说,他只在今早的周会上向学生讲解了和平的重要性,以及战争带来的灾害等,以此向学生灌输世界和平、人道及和平友爱的价值观,至于校内的穆斯林学生方面,则由宗教老师负责率领他们进行宗教祈祷,没有涉及非穆斯林学生。
“我会把周会上进行的活动照片及穆斯林学生进行的祈祷照片,整理成报告呈交给教育局,至于其他的活动都没有举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