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的雨林中,隐藏着许多古老的石灰岩洞穴,是金丝燕的栖息地,产出为数不少的天然洞穴燕窝,很早以前就有了燕窝买卖活动,延续至今。尽管如此,有关燕窝贸易的早期记录并不多见,只能从零散的文献里梳理个大概。
自有记录以来,燕窝的出口量尽管无法比拟胡椒、硕莪等作物,但也相当可观。根据白人拉者时期官方出版《砂拉越公报》的记录,1906年燕窝的出口量就多达3000公斤。还有一份学术论文也指出,1931年从尼亚石洞输出的大金丝燕燕窝高达1万8500公斤,占砂拉越同类燕窝输出量的70%。
ADVERTISEMENT
按照上述20世纪初期的记录来看,其时燕窝贸易可说已经处在成熟期。燕窝的出口对象,主要还是中国,因此在中国的古籍中,就隐藏着燕窝贸易的讯息,提供了更早以前的相关讯息。
中国古代的宫廷美食
自秦汉时期,中国和婆罗洲就有贸易往来的记录。砂拉越博物院院长汤‧哈里逊(Tom Harrison)根据1947年在尼亚石洞(Niah Cave)的考古发现,推测唐代和砂拉越已经有燕窝贸易活动。基于唐宋时期的古籍未见有燕窝贸易的记录,所以有关说法仅止于推测。
燕窝的记录最早在中国的古籍中出现,公认是1367年元末明初时期贾铭所著《饮食须知》,书中形容燕窝“味甘性平,黄黑微烂者有毒,勿食”。到了明代,燕窝的资讯量和消费量明显增加,当然主要还是在上流社会群体,而且其具有保健功效的说法,也在这个时期广泛传播。如果说,燕窝在古代属于宫廷美食,大抵这个时期正是如此。
到了清代,燕窝的地位更是“尊贵”,皇帝日常有吃燕窝的习惯,因而番邦来朝时的贡品里面也不能少了燕窝,它同时也成了官吏间互赠的佳品。马来群岛、菲律宾、婆罗洲等地,都是燕窝的重要产地。
谁发现燕窝可食?
从古籍上写“味甘性平,黄黑微烂者有毒,勿食”,到后来成为保健食品,又是哪些人开始发现燕窝可以进食?这个题目的答案难考,不过有趣的传说不妨参考。
一说,最早吃燕窝的人是沙多罗诺,一个喜欢仰望天空的中爪哇人,无意中发现许多燕子经常出入高山岩洞,引起他的强烈好奇,于是进入洞穴里寻找真相,结果发现了燕窝这种东西,并采摘了几个回家。起初他只是捧在手上把玩,觉得燕窝细腻有趣,后来萌生试吃的念头,便煮了一些燕窝来吃,发现味道口感还不错。沙多罗诺的经验引来更多人吃燕窝,长期吃下来发现这小东西似乎对身体有益处。
另一说跟郑和有关,据说其船队在海上遇风暴,被迫停在马来群岛的一处荒岛。为了解决食物短缺的窘境,他们发现了岩壁上的燕窝,于是采摘下来洗净后炖煮,本想充饥,结果数日后船员个个脸色红润,中气十足。有些学者判断,郑和可能就是吃燕窝的第一人。据说有一著作《燕窝考》,文中明确写:“郑和下西洋时,所经之处 ,均为出产燕窝之地区,该地所产燕窝至今仍有来货,未尝间断。”
砂拉越的燕窝采集
尼亚石洞、峇南河流域和石隆门地区的石洞,是砂拉越3大燕窝产地。从事燕窝买卖的是华人,负责采集燕窝的则是达雅人、马来人和肯雅人等。根据一份1970年前后撰写的《砂朥越燕窝业》(作者不详)一文的资料,燕窝的采集和利益分配,都在博物院院长和县长的控制之下,以石隆门为例,当时注册有18处采集活动。同时,有关的洞穴有“洞权”,归邻近村庄的首领,可以继承;假若有关长屋无法履行任务,则有关“洞权”将转移给其他村庄。
燕窝采集活动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的,石隆门的陆达雅族(毕达友族)以竹子做成独脚长梯(tangah),攀爬到200呎高的洞壁,再以一种叫Pinguhug的采割器收割燕窝,沿途还必须以竹筒和蜡烛自制照明工具。这个过程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在暗黑的洞穴里摔个粉身碎骨。当然,过去陆达雅族在采集燕窝前,会根据当下的鸟兆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这项工作。
早期,华商或以日用品跟采集者换取燕窝,或付还费用。根据这篇文章的记录,1960年代的生燕窝价值大约是一斤一元一角至三元五角不等。
到了1980年代,印尼以人工燕屋养燕的技术传入砂拉越,屋燕产品进入市场与传统洞燕分一杯羹,也改变了燕窝行业的生态。
延伸阅读: 蔡羽/茄汁传说里那位欧洲学生 蔡羽/世纪米荒的挑战 蔡羽/老竹庐里飘出咖啡香 蔡羽/老巴刹和新巴刹 蔡羽/土产、杂货、京果 蔡羽/来自仙境的椰子 蔡羽/河婆擂茶的甘苦智慧 蔡羽·神秘的峇拉煎米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