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的雨林中,隱藏著許多古老的石灰岩洞穴,是金絲燕的棲息地,產出為數不少的天然洞穴燕窩,很早以前就有了燕窩買賣活動,延續至今。儘管如此,有關燕窩貿易的早期記錄並不多見,只能從零散的文獻裡梳理個大概。
自有記錄以來,燕窩的出口量儘管無法比擬胡椒、碩莪等作物,但也相當可觀。根據白人拉者時期官方出版《砂拉越公報》的記錄,1906年燕窩的出口量就多達3000公斤。還有一份學術論文也指出,1931年從尼亞石洞輸出的大金絲燕燕窩高達1萬8500公斤,佔砂拉越同類燕窩輸出量的70%。
ADVERTISEMENT
按照上述20世紀初期的記錄來看,其時燕窩貿易可說已經處在成熟期。燕窩的出口對象,主要還是中國,因此在中國的古籍中,就隱藏著燕窩貿易的訊息,提供了更早以前的相關訊息。
中國古代的宮廷美食
自秦漢時期,中國和婆羅洲就有貿易往來的記錄。砂拉越博物院院長湯‧哈里遜(Tom Harrison)根據1947年在尼亞石洞(Niah Cave)的考古發現,推測唐代和砂拉越已經有燕窩貿易活動。基於唐宋時期的古籍未見有燕窩貿易的記錄,所以有關說法僅止於推測。
燕窩的記錄最早在中國的古籍中出現,公認是1367年元末明初時期賈銘所著《飲食須知》,書中形容燕窩“味甘性平,黃黑微爛者有毒,勿食”。到了明代,燕窩的資訊量和消費量明顯增加,當然主要還是在上流社會群體,而且其具有保健功效的說法,也在這個時期廣泛傳播。如果說,燕窩在古代屬於宮廷美食,大抵這個時期正是如此。
到了清代,燕窩的地位更是“尊貴”,皇帝日常有吃燕窩的習慣,因而番邦來朝時的貢品裡面也不能少了燕窩,它同時也成了官吏間互贈的佳品。馬來群島、菲律賓、婆羅洲等地,都是燕窩的重要產地。
誰發現燕窩可食?
從古籍上寫“味甘性平,黃黑微爛者有毒,勿食”,到後來成為保健食品,又是哪些人開始發現燕窩可以進食?這個題目的答案難考,不過有趣的傳說不妨參考。
一說,最早吃燕窩的人是沙多羅諾,一個喜歡仰望天空的中爪哇人,無意中發現許多燕子經常出入高山岩洞,引起他的強烈好奇,於是進入洞穴裡尋找真相,結果發現了燕窩這種東西,並採摘了幾個回家。起初他只是捧在手上把玩,覺得燕窩細膩有趣,後來萌生試吃的念頭,便煮了一些燕窩來吃,發現味道口感還不錯。沙多羅諾的經驗引來更多人吃燕窩,長期吃下來發現這小東西似乎對身體有益處。
另一說跟鄭和有關,據說其船隊在海上遇風暴,被迫停在馬來群島的一處荒島。為了解決食物短缺的窘境,他們發現了巖壁上的燕窩,於是採摘下來洗淨後燉煮,本想充飢,結果數日後船員個個臉色紅潤,中氣十足。有些學者判斷,鄭和可能就是吃燕窩的第一人。據說有一著作《燕窩考》,文中明確寫:“鄭和下西洋時,所經之處 ,均為出產燕窩之地區,該地所產燕窩至今仍有來貨,未嘗間斷。”
砂拉越的燕窩採集
尼亞石洞、峇南河流域和石隆門地區的石洞,是砂拉越3大燕窩產地。從事燕窩買賣的是華人,負責採集燕窩的則是達雅人、馬來人和肯雅人等。根據一份1970年前後撰寫的《砂朥越燕窩業》(作者不詳)一文的資料,燕窩的採集和利益分配,都在博物院院長和縣長的控制之下,以石隆門為例,當時註冊有18處採集活動。同時,有關的洞穴有“洞權”,歸鄰近村莊的首領,可以繼承;假若有關長屋無法履行任務,則有關“洞權”將轉移給其他村莊。
燕窩採集活動是冒著生命危險進行的,石隆門的陸達雅族(畢達友族)以竹子做成獨腳長梯(tangah),攀爬到200呎高的洞壁,再以一種叫Pinguhug的採割器收割燕窩,沿途還必須以竹筒和蠟燭自制照明工具。這個過程必須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會在暗黑的洞穴裡摔個粉身碎骨。當然,過去陸達雅族在採集燕窩前,會根據當下的鳥兆來判斷是否適合進行這項工作。
早期,華商或以日用品跟採集者換取燕窩,或付還費用。根據這篇文章的記錄,1960年代的生燕窩價值大約是一斤一元一角至三元五角不等。
到了1980年代,印尼以人工燕屋養燕的技術傳入砂拉越,屋燕產品進入市場與傳統洞燕分一杯羹,也改變了燕窩行業的生態。
延伸閱讀: 蔡羽/茄汁傳說裡那位歐洲學生 蔡羽/世紀米荒的挑戰 蔡羽/老竹廬裡飄出咖啡香 蔡羽/老巴剎和新巴剎 蔡羽/土產、雜貨、京果 蔡羽/來自仙境的椰子 蔡羽/河婆擂茶的甘苦智慧 蔡羽·神秘的峇拉煎米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