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了朋友在酒吧談事情,侍者端來冰鎮的酒杯,厚厚一層啤酒泡覆蓋在金黃透明的液體上,看了都爽快。喝了一口,欸,有陣酸味。莫非是太久沒喝啤酒,連味覺都犯了健忘病?再喝一口,那酸味甚至蓋過了啤酒原有的清爽口感。
向侍者反映,他皺起了眉頭,我說不信你喝喝看。他道歉後,在吧檯忙了好一陣子,不久後再給我端來另一杯,喝了一口,這下味道對了。
ADVERTISEMENT
猜是啤酒放久了,或啤酒中的成分和空氣產生了一定的反應,導致啤酒變了質。朋友說,“是你舌頭靈敏,如果是我的話一定喝不出分別。”當下很想給他翻一個白眼。
這個朋友常說自己味蕾遲鈍,分不出一杯酒或一杯咖啡的好壞,不懂得品嚐一道食物的風味,無所謂夠不夠正宗,有沒有底蘊。他瀟灑幹掉面前的一杯酒,說自己只在乎吃飽喝足。
忍不住問他,喜歡哪家咖啡館的咖啡?他想了想,說是X咖啡館的黑咖啡,勝在夠濃郁。我說,那便是你喜歡的風味,要相信你自己的舌頭。
美食當前,有的人卻總是仰賴網絡上的評價多於相信自己的舌頭。迷信正宗口味,盲目獵奇米其林星星,通過他人的肯定來構築自己喜歡的味道。
蘭州以外的蘭州拉麵都不正宗?必須採用法國食材烘焙才稱得上法式甜點?一再追究食物正宗不正宗根本違背了飲食的意義,再說正宗口味也未必符合現代人的口味。說穿了,正宗還不如好吃實在。
人類和食材的遷徙流動,烹煮方式的演化,甚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美食的味道也一再地變化。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味道,合自己的口味才最重要。
覓食的路上,首先要學會開放包容,讓味蕾可以接觸更多風味各異的食物。如果只想當個保守的食客,不願冒踩雷的風險,堅持一輩子只光顧同一家肉骨茶,永遠只喝同一個產區、同一家酒莊的葡萄酒(事實上每一次釀製的風味都各異其趣啊),一意偏執認為北方家鄉的炒粿條才最正宗,well,我只能說獨沽一味也未嘗不是一種簡單的快樂。只是可惜了你的舌頭。
相關文章: 彭健偉/日本的草莓、栗子和水蜜桃 彭健偉/不排隊就吃不到的名店 彭健偉/親愛的,誰把空間變大了? 彭健偉/東京的文具店好可怕 阿薊/Mohinga,躺在泥濘裡的米線 李系德/請武吉丁宜來客喝煎蕊冰 葉蕙/18分鐘的感動 林家豪/真正的中華文明起源(下) May子/神秘的行願力(上) 農夫/搭地鐵的男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