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來到最後,不吃不想吃的飯,不見不想見的人。
曾經我很欣賞《終極饗宴:50位世界名廚的最後晚餐》這本書的企劃,假如你即將死去,你希望這一生的最後一餐吃些什麼?在哪裡吃?和誰一起吃?
ADVERTISEMENT
一直到罹癌,我又重新想想人生最後一餐這件事。我想,人生最後一餐,應該是趁還能吃、吃得下,還有食慾的時候,好好吃飯,好好告別。
這段日子,浮現最多的,是兒時和父母共餐的情景。很想在食慾消褪之前,再回去嘗味一遍。
馬六甲的咖哩叉燒燒肉飯、咖哩滷肉飯、海南沙爹、大樹下鴨面(想當年和父母在大樹下打包鴨面)、芋頭飯、潮州粥、品品香(尤其外公在時特別為他煮的蠔粥,還有我認為到現在仍然獨步的海南豬扒,幾顆青豆數瓣小蔥還有幾片手切馬鈴薯再淋上肉醬汁,只是聽說人手不夠最近停止供應了)、華生餐廳(這是印象中吃過最好吃的海南雞扒)……。小時的印記,封存這麼多年,原來到了這時,會突然再度湧現。
堅決不開連鎖店
這塊小小的文章,就不寫個人的味蕾回憶。我比較想寫的,是這些年在商場和咖啡店近身觀察、斷斷續續收集的一些個人資料,主要對象是一人廚房,或是全由家族老幼合力扶持,或是老爸把生意傳承兒子、連工序都一併傳下去,或是堅決不開連鎖店(我常笑說,這些是餐飲界的獨立書店)。全部由老闆親力親為。
如果你喜歡蹭熱度、挨著名人名店打卡,那麼這塊文章肯定不適合你。這些檔口都是我的偏見,觀察多年,看著他們的模式和操作,甚至傳給第二代後,依然遵循上一代的做法。他們也許不紅(感謝上天),所以才能保持這樣的素質,但生意的量,絕對是“惦惦吃三碗公”。
【本期隨食】馬來阿伯的apam balik
現時的apam,很多都走味了,面衣也不對味,成品往往也殘破,只是追求多口味。馬來阿伯的apam balik,製作認真,看他對待每張餅皮的認真模樣,一絲不苟,難怪烤出來的成品,色澤一致。吃來吃去,我還是覺得阿伯的最有小時的味道。花生底蘊再灑一些些玉米粒,獨沽一味,不求多變,只分厚(大張)和薄(小張)兩款,一人負責整輛餐車。哪裡找得到他?TTDI麥當勞對面街角的小餐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