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在不侵害他人權益的前提下尊重每一個人的意願,但尊重不表示無條件容忍和配合,尤其當少數人刻意給多數人制造不合理的不便。
很久沒聽過這樣子罵人了,放在今天這四個字多麼政治不正確,大家應尊重個人性取向和性別認同,不該隨便批判別人的裝扮,不是嗎?以前大家可不是這麼想的,祖輩何以會覺得“不男不女”有問題呢?
ADVERTISEMENT
人出世以來就被教育辨別男女,這是爸爸那是媽媽,我是男生還是女生,性別是我們最早認知的事,世界觀都建立在這簡單的框架上,男生這樣穿,女生那樣玩,男生玩這類遊戲,女生做那類工作。若誰的外貌行為衝撞了大多數人原有的世界觀,儘管沒妨礙他人也好,難免就惹來一句謾罵:“不男不女”。
最近看谷歌的產品推介,特別注意到講者姓名旁標註了代詞,是he、she或they。They用於“非二元性別人士”,有些人認為自己“非男非女”。這現象近年在歐美愈發普遍,甚至新創瞭如Ze、Zie之類的代詞,應對各類性別認同。
關於說“性別”與“性別認同”兩者不一樣的論述,早在1920年代德國猶太裔性學家赫希菲爾德便已提出,比如說性徵是男,但心理上卻未必。
西方社會相較於東方更重視個人權益,但不表示廣泛接受性別認同完全自主,也有不贊成強迫他人用自定代詞的。名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就不買單,強烈反對加拿大政府立法強制人民使用那些代詞,侵害言論自由,甚至認為性別認同運動是有自戀傾向的極端分子瞎掰的。
我問一英國朋友安迪的意見,安迪說他朋友的兒子剛“決定”不當男生了,英國社會必誓死捍衛他不當男生的權利,但他奶奶很不高興。
這現象會否蔓延到東方社會呢?殊為不易。英語中的代詞把男女區分得很清楚,平日交談會無可避免地透露對彼方性別的認知,如果我的認知和對方的性別認同不符,就會冒犯,這樣的社交摩擦是促使LGBTQ+群體發聲的催化劑。
中文雖有他她之別,但發音沒差,平日言談不會衝撞對方。況且撇開語言不談,東方社會重群體多於個人,相對弱勢的性少數群體實難獲得像西方那樣的尊重,在大馬的宗教權威底下更不用說。
我支持在不侵害他人權益的前提下尊重每一個人的意願,但尊重不表示無條件容忍和配合,尤其當少數人刻意給多數人制造不合理的不便。比方說據赫希菲爾德的理論,男女兩性之間尚有64種可能的類別,若要強迫大多數人“正確”使用64種代詞,便是不可理喻的。
再舉一相關例子,除了性別認同議題外,西方居然還有種族認同這回事,像白人自覺是黑人,請問這算自由還是妄想呢?社會需要“尊重”嗎?更離譜的transabled,恕我無能翻譯,即是四肢正常的人自認殘障;若硬要譯成中文,大概就是“懶惰”和“痴線”。
也許赫希菲爾德是對的,自古性別本就不只男女之分,但要等到了這開放的網絡時代,性少數才能串聯起來共同爭取關注。
我是在那個很簡單的男女二分世界中長大的,如今學著接受世界不那麼簡單,尊重那些必然存在的差異,非男非女也OK。但也請包容像我這樣“大多數人”的直腦袋,必須直白地表示我尊重你的性別認同但其實不那麼在乎,請別給我添語言上的麻煩,我只能繼續使用最方便的代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