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界這邊擔心“迴避新聞”,可是另一邊閱聽眾深陷“資訊焦慮”,拼命劃手機卻還是覺得很飢渴。明明進入網絡世界處處都是資訊,我們卻一邊不想看新聞,一邊覺得還有很多未知亟需資訊投餵。
ADVERTISEMENT
“我有自己的‘新聞策展’。”傳播學者黃國富分享,他並不依賴社交媒體讀取新聞,而是觀察好國內外媒體上傳新聞的時間,建立好習慣用筆電在固定時段上固定新聞網站瀏覽新聞。一般上他早上瀏覽《星洲日報》言路,下午看外媒新聞網站,晚上再看本地新聞。
聽起來就像三餐飯點,定時進食。這不是被社媒主宰,而是自己握有掌控權的新聞資訊取得方式。
報道:本刊 白慧琪
攝影:本報 譚湘璇
“早在80、90年代就有《資訊焦慮》這本書了。”傳播學者黃國富1990年代在臺灣念新聞系,有很多雜誌、報紙,所以一直覺得自己跟不上,不斷想要更新資訊。後來經歷網絡出現,再後來進入社交媒體時代,經過不斷演變他才制定出現在取得新聞資訊的模式。想關注的新聞媒體已經過自我篩選,他再掌握新聞更新時間,定時瀏覽即可。關鍵在於,自我掌握。
檢視新聞與資訊發展,過去人們每天早上收到一份報紙,又在固定時段收聽廣播新聞,放工回家固定收看電視的綜藝節目、戲劇和晚間新聞,掌握一天的資訊。那是非常穩定的狀態,而且各種內容已經分門別類。網絡出現後,資訊不斷湧現,反而讓人好像跟不上;內容品類不斷跳換,界限越來越模糊。
黃國富解釋,與過去人們偏好娛樂少看新聞不同,迴避新聞是資訊過多到人們想要取捨,甚至逃避。“也有人不那麼負面看待‘迴避新聞’,可以當作你要懂得篩選品質更好的新聞或媒體。”他說,“當然,這是有意識篩選或迴避新聞的類型。”
“迴避新聞”現象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若民眾對社會議題、政經時事缺乏掌握,可能連帶減少社會參與。舉例,迴避政治新聞,大選時可能缺少部分投票依據,繼而影響社會民主進程。
黃國富認為,應對“迴避新聞”,新聞媒體與閱聽眾各有責任。太多負面、沉重新聞讓人只想逃避,新聞媒體或許可以減少頻密推送這類新聞,但使用者(包含新聞、媒體閱聽眾、社媒使用者)也該審視是否過度選擇符合自己偏好和興趣的資訊。
“知識型”影片助“長知識”?別掉入“無腦新知”陷阱
進入網絡社交媒體時代後,資訊、新聞、評論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就像有人會在評論底下留言,投訴內容不客觀,全然忘了評論本來就是個人意見。“在這個時代講‘純淨新聞’,好像變成有點遠古的詞彙。”各種資訊該清楚區分,還是順應時代自然發展?黃國富也沒有答案。
社媒使用者被網絡意見領袖(KOL)吸引,很多時候是因為與個人品味、興趣、偏好接近。黃國富認為當中其實有矛盾,大家不妨一起來思考看看。
人們抗拒掌握權力者高高在上的說話姿態,只有“我講你聽”的份,因而轉向親民、說話方式貼近人的資訊來源。換個讓人容易理解的傳播方式後,人們對這樣的資訊無任接收,甚至視為偶像,“其實你(KOL)在我心裡面也有某一種權威感。”
回到各種資訊內容中,新聞之所以被區別開來,本來就是理性化過程,讓人脫離類似部落的情感或情緒召喚,提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批判能力與客觀的看法。但是社交媒體出現就像“再部落化”的過程,人們又聚在一起了。社媒進步,看起來每個人好像越來越強調主體,事實上人們未必發現演算法的操作,又或即使知道被演算法支配,卻仍很享受被他人推送資訊。
現在,很多人再忙也抽空觀賞“知識型”影片,從YouTuber輕鬆說談間“長知識”,替日常社交增加了很多“談資”。黃國富提醒,這很容易落入“無腦新知”的陷阱,誤以為學習到了新知識。他說,學習是在原本的知識基礎上不斷累積的過程,但無腦新知會讓人感到知識感。日常聊天雖然派得上用場,但與真正的知識積累未必劃得上等號。
然而,我們還是得應付日常社交,那該怎麼管理自己的資訊,在重要新聞、娛樂、日常資訊和談資之間好好分配注意力,又不造成資訊焦慮呢?
黃國富分享經驗,為了和學生有話題聊,他也會瀏覽韓劇、韓綜網站。“比如最近的韓劇《Moving》(異能)我就會看,但我是加速看。”即便是傳播學者,他也有段時間因為掌握不了那麼多流行話題而感到焦慮。
“後來我轉換成問學生最近在看什麼、流行什麼。”黃國富說,這也是一種社交方式,承認自己某部分無知,認知自己沒辦法掌握一切資訊,又能從對方身上得到一些資訊。“我覺得這是現代人需要去面對的,如何處理自己的資訊,又有學習的動力,瞭解世界之餘也能比較謙卑一點。”
延伸閱讀: 【迴避新聞/01】讀者厭倦八卦新聞?數據新聞拯救資訊疲勞 【迴避新聞/02】讀者不滿足僅知道問題 “解困新聞學”提供報道+解決方案 相關稿件: 【看見彩虹/01】天上的彩虹,掉落煩塵 【城市鐵道路線規劃/01】下一站,展望發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