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訊)馬華署理總會長拿督馬漢順指出,行動黨峇眼國會聯委會指前朝政府減少學校發展撥款,並歧視大馬多源流學校,是企圖混餚視聽,掩飾今年的華小撥款大幅度減少的事實。
他發文告說,林冠英作為峇眼國會議員兼該區國會聯委會主席,更是行動黨主席,有責任在國會向教育部提問今年各源流學校的撥款總數,更重要的要求教育部說明今年分配維修撥款的機制和方程式。
ADVERTISEMENT
掩飾華小撥款大減事實
他說,他今年2月底在首相提呈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時,已經公開提醒教育部副部長林慧英,必須在內部確保制度化撥款的機制被繼續執行及獲得保留。
他表示,教育部是在2021年開始通過執行制度化撥款機制,各源流的學校根據學校數量公平分配維修撥款,而這也是華社一直要求的公平機制。馬漢順說,就因為有了這項機制,華小的維修撥款,從以往的每一年固定的5000萬令吉,在2021年增至7407萬令吉,在2022年進一步增至8603萬令吉,而根據前財政部長東姑賽夫魯的財政預算案,2023年華小原本應該獲得9463萬令吉。
“因此,林冠英應該指示林慧英在教育部確保制度化撥款機制獲得執行,而不是每一年要求教育部長增加華小的撥款。”
依學生人數撥款不公
馬漢順也指出,行動黨要求教育部根據學生人數撥款來發放撥款,根本就是不懂學校的實際情況,沒有全盤瞭解學校的需要而胡亂提出建議。
他說,如果根據學校人數分配撥款,全國600所微型華小還可以獲得多少的撥款?難道一所只有10至20名學生的學校,一年只能獲得幾百令吉的維修撥款嗎?
“淡米爾小學雖然有546所,但學生人數只有近8萬人。如果根據學生人數分配撥款,那麼淡米爾小學的撥款將急劇降低,這對淡米爾小學公平嗎?”
他提醒行動黨,在學校維修撥款的議題上,不要嘗試利用各種似是而非的言論嘗試混餚視聽。行動黨必須承認制度化撥款機制才是最公平的分配機制,而要求教育部重新執行相關模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