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影音

|

试听间

发布: 7:30am 06/11/2023

娱乐税

林佚

本地艺人

娱乐税

林佚

本地艺人

林佚/娱乐税,娱乐谁?

作者:林佚

林佚/娱乐税,娱乐谁?

针对税制,我有一些想法。首相安华表示,在联邦直辖区的舞台表演将免征娱乐税,而国际艺人在该区的演出、电影放映、体育赛事、游戏等,仍需缴10%的娱乐税。他也呼吁各州政府考量减低娱乐税,因此事攸关的不只是本地艺文工作者的生存压力,而是支持文化艺术发展的态度展现,也可振兴国家旅游活动。

ADVERTISEMENT

要知道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采用分税制。若资料无误,根据1953年娱乐税法令,联邦政府有权豁免在联邦直辖区的娱乐税,州政府则可依据相同法令自行决定是否豁免娱乐税。然而,州政府一直不完全将娱乐税率订为零税率,想必它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尤其是州政府主要的财源之一,一旦娱乐税调降或是豁免的话,联邦政府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弥补税损,在促进经济复苏,又要兼顾社会民生的发展,无疑会造成压力。从州政府的视角来看,也同样面对困难,因为关于任何税损,若联邦政府无援手,可能须要针对另外一个产业增加税收,或开新税来弥补财政缺口。以雪隆区为例,作为我国音乐重镇之一,对娱乐税的仰赖非常重,豁免恐会造成困扰。

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娱乐种类繁多,娱乐税持续被讨论,有人说它并无与时俱进、不合时宜、劳民伤财,甚至倡议将其废除。对于我国征收的娱乐税总额,我不太清楚数据,以疫情这几年来讲,娱乐税税收肯定大幅度减少,但在宗教色彩偏保守的州属,税收金额不是很高,娱乐税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即使该州属的本地艺人免缴娱乐税,娱乐事业会因此蓬勃发展吗?

另外,我们还可以对娱乐税的课税项目和税率做一些思考。不同州属,娱乐税率上或许有差别,那这个税率差异背后代表的是什么呢?是不是表示税率结构没有意义?若是保存,政府应当考虑把那些不合时宜的课税项目缩减删除,重新检讨,随着科技发展,网络时代许多行业跟网络有相关的发展,比如影音串流服务。如果今天我到看国外艺人的演唱会,付了一笔昂贵的费用,但在网上看演唱会,却没有所谓的课税的负担,这中间是不是要顾虑到税则中的公平标准呢?

以我个人的想法,政府铁定无法在短时间内废除娱乐税,调整与豁免娱乐税是变革的第一步,应当开心。虽说缴交娱乐税的是出价买娱乐的人,但心中或许有些许不甘,究竟是娱乐自己,还是娱乐政府呢?坦白地说,两者都受到煎熬,只盼别乐极生悲即可。

更多文章:

林佚/从“学广东话”到“唱广东歌” 唱出一首代表我
Tom Phan/从25到0:本地音乐演出的复苏? 
林佚/为生命做一场美的功课──车志立《有生之年在乎的是》 
林佚/时下年轻人,活在一个怎样的年代? 
Tom Phan/《白夜克拉克》张栋梁的Magic Hour 
林佚/2023年倒数3个月:想随笔记录一些重要的事 
林佚/本地乐坛的软实力 
林佚/不一样的马来西亚日“想要生活节(I Want Festival)”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am 31/03/2025
林佚/从“听音乐”到“看音乐”──浅谈music video的崛起与变化 系列1

我想像大约45年前的美国观众,是用什么神态看着MTV(Music Television Video)正式开播。

映入眼帘的是世界第一艘太空船“哥伦比亚号”发射的倒计时和阿波罗十一号登月的片段影像,之后由创办人之一John Lack说的“Ladies and gentlemen, rock and roll”作为开场白,接着是Jonathan Elias与John Petersen制作的摇滚音乐响起,而登上月球的美国国旗成了不断变换图案的MTV旗帜,旁边则是宇航员Neil Armstrong。

关于MV的起源,纪录纷纭。有人认为,音乐录影带的雏形源自20世纪初,当年出版商发行的《The Little Lost Child》于歌剧院演出时,同时以幻灯机播放一连串附彩色手绘图片,描述歌曲故事且附上歌词,借此来推销单曲乐谱。Tony Bennett于1956年为了配合他的歌〈Stranger in Paradise〉而拍摄的影片,于英美电视节目播放,彼时流行乐坛尚未有music video一词,却有人认为这是第一支音乐录像。有人认为,Queen于1975年为旷世经典〈Bohemian Rhapsody〉所制作的宣传影片,才是第一支真正的MV;第一个将音乐影片称之为music video的人是美国摇滚歌手Jiles Perry Richardson,当时他接受英国杂志专访时,宣传自己的歌〈Chantilly Lace〉脱口而出的词,自此流行乐坛开始使用这一词来称呼音乐录影带。

拿早期的电影片段选粹,或零星制作的短片比较,20世纪初的影像功能属于广告宣传,直到六七十年代,打歌宣传片或为电视节目而制作的音乐影片,开始有了展现艺人形象、传达歌曲理念等功能。比如,1964年英国合唱团The Moody Blues推出他们在棚内演唱〈Go Now〉单曲的MV,影片内容包括乐团表演、个人特写、5人一字排开唱歌的头肩部画面等,这些画面交错与叠合的呈现,算是早期MV常见的技术。1965年The Beatles拍摄了〈We Can Work It Out〉MV,一开始只有团员在棚内对嘴演出的片段,后来影片加入了电影拍摄的技法,比如慢动作、回放、灯光效果、特殊运镜,甚至在后制阶段运用色彩滤镜等。后来The Rolling Stones乐团的〈We Love You〉MV走出棚外,MV不只是录下乐团在录音室的忙碌景象,也穿插搞笑的法庭审判场景,展现出MV场景以外的素材。

林佚/从“听音乐”到“看音乐”──浅谈music video的崛起与变化 系列1
1964年英国合唱团The Moody Blues推出他们在棚内演唱〈Go Now〉单曲MV。

70年代后,影像设备日趋成熟,唱片公司意识到MV在歌曲宣传上能造成的影响力,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介来行销歌手,便决定砸钱去制作,而过去不少只专注于执导电影、电视剧或纪录片的影像创作者加入行列(比如David Fincher、Spike Jonze等人),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突出歌手形象,同时又能与歌曲本身的节奏以及歌词的内容达到完美结合,于是拍摄MV的手法变得多端,特效愈来愈多,内容形式也从一开始单纯的唱、跳、演变成有动画、剧情、宣扬立场等等。这个改变固然是一种冲击,象征音乐结合影像的革命终于到来,也意味着音乐销售模式会随之产生质变。MTV的出现,无疑是推波助澜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听音乐”走向“看音乐”

七八十年代,网络不发达,美国听众只能透过广播电台来接收新歌资讯,电台DJ全权决定什么歌曲值得推荐给歌迷,而通常被推广的作品往往有比较高的几率走红,亦能带动唱片营销。自从MTV开台之后,反而是在电视台被介绍的歌曲,或唱片全数大卖。MTV开始播放的第一支音乐录影带当时只有新泽西州可以收看,是The Buggles乐团现场演出的〈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而这首歌的MV正式发布后,观众可看见一个小女孩把耳朵靠在收音机上,在唱第一段副歌时,收音机被炸毁,而小女孩被传送到一个带有未来感的世界,一个由电视主宰的地方,意味着人们从“听音乐”走向“看音乐”的时代,让偶像身体成为一种流行符号,有研究指出:“其与现实中偶像本身的指涉具备了脱离的可能性……偶像的眼神、肢体都成为可被操弄的影像符号,而操弄此符号的行销策略则成为偶像身体意义多元与否的关键”。

林佚/从“听音乐”到“看音乐”──浅谈music video的崛起与变化 系列1
The Rolling Stones乐团的〈We Love You〉MV走出棚外录影。
林佚/从“听音乐”到“看音乐”──浅谈music video的崛起与变化 系列1
The Buggles乐团现场演出的〈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是MTV开始播放的第一支音乐录影带。

反观中文流行乐坛,早期都误用“MTV”来称呼音乐影片,甚至租用光碟片的小包厢观看场所也被称之为MTV,其实就是深受MTV电台的影响。大约千禧年之后,才逐渐把音乐影片改成MV。1990年,第一届金曲奖颁奖典礼设立了“最佳单曲歌唱录影带影片奖”,来到第8届至第10届一度取消该奖项,原因不详,到了第11届又恢复并改名为“最佳音乐录影带奖”,2021年第32届起又更名为“最佳MV奖”。实在很难明确说出第一支中文MV是哪首歌,目前可找到台湾歌坛第一支MV是刘文正的〈飞鹰〉。然而,跟西方国家相较之下,中文音乐录影带一开始都提供给KTV、卡拉ok市场,多数都像“伴唱带”一样有大量的“对嘴演唱”的画面,不过与西方MV的相似之处在于很多MV已经是可以独立音乐之外的另一项艺术作品,利用不断进化的摄制技术,把MV提升到另一个境地,催生出许多了不起的导演,比如比尔贾、陈奕仁(仙草影像)、黄中平、殷振豪等。许多年后,MTV逐渐没落,YouTube自2005年崛起后,MV有了一个更为自由观看、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平台,让许多数据都不能忽略YouTube观看次数,将其视为“流行”的计算指标之一。

林佚/从“听音乐”到“看音乐”──浅谈music video的崛起与变化 系列1
台湾歌坛第一支MV是刘文正的〈飞鹰〉。

谈了MV历史,下一篇将为读者整理出不同时代一度震惊四座的MV代表作与风格。

更多文章:

林佚/3P的开斋节歌tiba berseri-seri
Kinkiyen/“联合出击17”:乐团回归再聚首,我们还在
林佚/带着感恩的心庆祝开斋节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