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Vinyl)是20世紀的主要音樂載體,直至50年代,卡帶技術的誕生且不斷改進,約1963年開始進入卡帶的黃金時代。
80年代末,作為電腦媒介的CD降生,其遠勝於黑膠的便捷和儲存量,成為唱片公司的首選,而卡帶則在21世紀初退出主流市場舞臺。
ADVERTISEMENT
但是,潮流是一個圈,隨著歲月改名叫復古的不僅是曾經最火熱的流行歌,還有收聽音樂的方式。
就在CD成為主流,卡帶走向沒落之際,黑膠卻於2006年開始復興,並且持續至今。
“現在趨勢是流行黑膠。其實我覺得整個音樂工業都是循環的。”歌手欣彥說。
如今不止黑膠,CD和卡帶亦漸漸重返臺前。
也因為黑膠的獨特,讓唱片行得以續命,它們並沒有消亡,而是改為獨立品牌的形式生存。
“相比起大型連鎖唱片行或影音店,此類唱片行更傾向一對一(one to one)的服務,可以直接跟你對話交談,能為你提供全套服務。”
“連鎖大型唱片行是無法提供這種服務,員工可能對音樂一竅不通。”
因此,唱片行只是從大眾的娛樂消遣變成小眾的精緻愛好,為那些對音樂有非主流需求的受眾,提供更為優質和精準的服務,比如黑膠卡魯索(Caruso VINYL)。
陳穎熙從事音樂銷售逾20年,從大型唱片行門市到批發,再到另起爐灶,橫跨黑膠、卡帶、CD、串流平臺,再到如今黑膠復興的時代,可謂是一代又一代音樂載體更迭,唱片行興盛到式微的見證者。
眼見同行逐漸減少,惟他繼續堅持,背後的原因不難猜:世上所有的堅持,無非熱愛。
他的父母非常喜歡音樂,家中收藏不少唱片,他就在這般家庭氛圍的薰陶下長大,愛上音樂就像呼吸般自然。
中學時期無心向學,輟學後就到唱片行打工,如此斷斷續續一段時間,母親對他漫無目的、人生方向不明的狀態感到憂心,建議他學一門手藝,便將他送到英國留學考得一紙文憑回國從事理髮行業。
他開過理髮店,但終究敵不過熱愛,90年代在“理髮”和“唱片行”之間反覆橫跳後,才邁入音樂銷售領域至今。
即便現在唱片行、實體專輯已經日落西山,不復從前輝煌,可是他與唱片行之間猶如曾在祭壇前許下誓言的夫妻,無論富貴貧窮、健康疾病,無論人生順境逆境都不離不棄。
在擔任唱片行門市銷售的10年裡,他學會跟各種各樣的客戶溝通,也認識了流行、西洋、古典、爵士等多種音樂。
“你在門市,客人問你古典樂(的產品),如果你只懂流行,那你就不行,你在門市幹嘛?所以我在門市的時候,就是在這邊慢慢去學。”
他在門市工作滿10年,認識了一名批發商。那時唱片已經式微,但他對該公司的一些產品頗感興趣,於是轉向批發,由此瞭解進貨管道,接觸更多品牌。
又一個10年後,他終於“出師”了。在積累門市和批發的豐富經驗,以及家人的支持下,他自立門戶開始批發生意。
“之前覺得還不錯的品牌,或前公司在某方面不強的牌子,我覺得自己可以做,然後我就出國去談。”
而他引入的品牌和產品包括蔡琴、風潮、古典樂、新世紀音樂(New Age)等等。“我就喜歡發燒碟這些類型和牌子。這是我想做的東西。”
那時是2010年,唱片行已經唱響夕陽之歌。雖然串流平臺還未普及,但人們學會下載歌曲,盜版橫行。“不只是馬來西亞,全世界都是這樣。這是趨勢。”
漸漸的,那些開在商場裡的連鎖品牌唱片行,因為收入抵不過昂貴的店租,接二連三地道一聲珍重,沙約娜拉。
少了唱片行的大量訂貨,實體專輯的價格越來越高,曾經一張45令吉左右的專輯,而今價格翻倍,可能高達80至120令吉。
“後來,我覺得批發也不能做了,”他深吸一口氣,“才在商場開了一家店。”
等的不是有緣人,而是有心人
以往,無論是大型的連鎖影音店抑或是傳統的唱片行,總會開在人來人往的商場、大路邊,也許路過的人會被店裡播放的某一首歌吸引,成了走進店裡帶走某一張專輯的有緣人。
但是,隨著到處可見的連鎖影音店、唱片行倒閉後,如今若想要找到唱片行,除了特定的商場,還得靠谷歌搜一搜。
黑膠卡魯索位於商場停車場的樓上,電梯邊沒有指示牌,沒有招牌,著實費了一番周折。
若非上網查詢地址,事先聯絡確定,我約莫以為自己走錯地方。電梯門一打開,碩大的“黑膠卡魯索”映入眼簾。
“我的店是預約制的,熟客上來之前會先通知我。”
把店開在人流多的商場時,他意識到黑膠唱片並非如衣服一般是日常必需品,甚至有許多人誤以為是古董店,紛紛入內拍照打卡,久而久之讓他感到心累。
經過綜合考量,他便將儲存貨物的倉庫改成如今的模樣。位置偏僻難尋,卻無形中篩選掉無效的客流量,等的不是有緣人,而是有心人。
“我在這裡開,是很大的冒險,畢竟不是在商場,沒人會知道這家店。我的朋友和老顧客也覺得這個地方不行,做不起來。”
“我覺得,如果我的東西跟外面不一樣,客人怎樣都會找上來。”
因此,主打“差異化”,不需要支付高昂的商場店面租金、不需要僱用員工的黑膠卡魯索,在有特殊追求的客人之間口耳相傳存活下來。
兼具“教育”責任,推廣更多類型音樂
一推開店門,就能看到門邊一角擺滿流行歌手的CD,然後滿屋滿牆,整齊有序的黑膠佔據我所有視線。
右邊有一張沙發,跟前擺放著兩臺播放機,其中一臺指針放在旋轉的黑膠上,優美又活力洋溢的音樂在這不大的空間流動。
“客人可以坐在這裡,好好地聽他們選的音樂。”
陳穎熙引入的唱片風格並非一般的流行音樂,因此,當那些對爵士、古典、新世紀等非主流音樂感興趣的客人上門時,他會為客人介紹、推薦,並且展開“教育”,協助他們走出對某類型音樂的刻板印象,又或者解釋每張產自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唱片,其音質的區別在哪裡等等。
“與從小可能會接觸到古典樂教育的歐洲國家、中港臺地區人民不同,我國民眾聽的會比較少。本地電臺播放的歌曲和音樂,是根據DJ個人喜好或市場喜好而定。”
“對我來講,我覺得我有責任去推廣更多類型的音樂。”
至於挑戰嗎?他認為沒有的,畢竟並非以賺錢為最終目的,因此他能心無旁騖地去完成接下來出版與P.Ramlee相關的唱片。
黑膠不滅,唱片行不倒
黑膠作為唱片行的續命丹,在經歷過多代音樂載體的科技革新後,仍能佔有一席之地,其不可替代之處在於它的音質更接近母帶,聲音更為立體。
“不過,這要視乎製作過程,誰刻的母盤、在哪裡壓片等等都有關係,有時CD比黑膠還好。”
也因此,對發燒友而言,壓片廠牌的效應遠大於歌手。
而在CD盛行的年代,人們並無此講究,但在近10年,重視質量的人們開始注意壓片的地點,尋找早期版、第一版諸如此類的版本,一張CD價格可達上千令吉。
他笑說,有些人現在玩黑膠,是因為覺得它是一種流行。這是與現今萬物皆可打卡的時代密切相關。
“因為CD放進去(播放器)就看不到了嘛,玩唱片的話,有視覺上的效果,可以拍照分享到社交平臺。”
此外,唱片封套均經過精心設計,大小適中,懸掛或粘貼在牆上亦是一種視覺享受,格調值瞬間拉滿,成為極佳的打卡背景,讓音樂不僅僅滿足聽覺,同時滿足視覺和社交需求。
“你在串流平臺購買的一些歌曲,可能過了一段時間就聽不到了。可是你掏錢買了實體專輯,只要不弄壞,就能一直擁有它。”
他為各類音樂載體的音質排序,分別是黑膠、卡帶、CD,最後才是MP3。儘管如此,他依然無法否認串流平臺的便利。
“在決定引入某張唱片時,我還是會上網聽一聽,而且我不可能帶一臺唱片機在車上放。”
你已經有多久沒聽過來自黑膠和CD的聲音了呢?
相關報道: 【音樂產業/01】尋找唱片行,它們去了哪裡? 【音樂產業/02】歌手欣彥/不放棄“傳統”,守住實體專輯僅存的江山 延伸閱讀: 【黑膠情懷/01】黑膠不老,品味立體真音的繞樑 【黑膠情懷/02】聽黑膠玩唱機,怎樣入手一臺唱機才不後悔? 【黑膠情懷/03】玩黑膠──一場音樂美學的解謎旅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