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陪著把時間消耗在無意義的政治動作上,砂政府認為把教育自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由自己制定符合需要的策略,栽培各領域所需的專業人才,帶動砂拉越的經濟發展才是要事。
ADVERTISEMENT
不得不說,砂拉越總理阿邦佐哈里是一個極有前瞻性的領袖,除了具有東馬人對族群多元文化尊重和包容的胸襟,更有開放和開明的思維,拒絕受到狹隘種族框框的捆綁,所制定的政策以砂和人民的未來為主要考量。
砂拉越的領袖們深知自主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教育不能一直被政治和種族情緒綁架,因此在多年前就已向聯邦政府索取完整教育自主權,以根據本身的需求和方式來全面提升砂教育的發展和制定政策。
例如早在2015年,砂拉越前首長阿德南就已率先宣佈承認獨中統考文憑。在過去二三十年來,無論是由哪一個政黨聯盟執政,在承認獨中統考的課題上,聯邦政府都只停留在一再承諾、討價還價卻又無法兌現的層面,民眾對著看到吃不到的大餅都覺得厭倦了,而砂政府踏出了教育自主權的第一步,說承認就承認,無疑狠狠的打臉了諸多借口的聯邦政府。
承認統考很難嗎?如果真的這麼難,為什麼砂拉越可以做到,西馬卻毫無進展?說穿了其實並非“能不能”,而是“要不要”。
相比砂拉越的坐言起行,西馬的教育發展被各種人為因素嚴重耽誤了,以致教育政策朝令夕改、並且無止盡地成為政治角力和種族情緒之下的犧牲品。
除了華社已懶得再提的承認統考事件,10+6的增建和搬遷華小事件,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也是最明顯被政治拖累的事件。
在2017年10月,當時還執政的國陣政府宣佈,教育部已批准增建10所新華小和搬遷6所微型華小,所有的新華小皆以華社先賢命名,當時華社皆十分欣喜,認為華小不足的問題終於受到重視。
在宣佈增建和搬遷華小計劃的翌年,即2018年5月9日的全國大選,國家經歷了政權更迭,取代國陣上臺的希盟政府隨即檢討了這項計劃,使到原來的計劃,再次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
事隔6年,原本轟轟烈烈的好消息卻沒有了下文,建校和搬遷的進展不是緩慢就是停滯不前,儘管華社一再追問仍沒有動靜,令人擔心此計劃已被改朝換代的政府束之高閣。
而在2020年的喜來登事件後我國政治局勢突變,各方忙於鞏固自己的政治勢力,許多政策紊亂不堪,增建和搬遷華小成了教育部最不重要的小事,更不用說去監督和跟進,因此6年來只有1所新華小落成和1所華小成功搬遷。
由政治和種族情緒主導的教育政策,如何能夠好好培養人才?教育樹人的工作,要如怎樣才能擺脫干預和束縛,順應時代的進步和需求來作出調整,心無旁鶩的培養人才,走向國際與世界競爭?
主管教育的政治人物看不到這一點,砂領袖卻看到了,於是憑著自己的優勢跟聯邦政府提出要擁有教育自主權。
因為時間不等人,人才才是最穩當的投資,當全世界都在向前進步的同時,一個國家的教育政策如果因為政治的動亂而停滯不前,或凡事先以政治利益為考量,那就是嚴重的退步和落後。
與其陪著把時間消耗在無意義的政治動作上,砂政府認為把教育自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由自己制定符合需要的策略,栽培各領域所需的專業人才,帶動砂拉越的經濟發展才是要事。
而聯邦政府什麼時候才會醒悟,讓教育歸於教育,放開政治干預的那雙手呢?
行動黨秘書長陸兆福近日接受訪問時說,他相信團結政府能夠做完一屆的任期,而現在要做的更多是在滅火的工作上。
我相信,最需要滅火的是不斷出現的各種教育課題。華文師資短缺、四十聖訓、挺巴勒斯坦團結周、10+6課題、數理雙語教學課題等,哪一個不是炸得轟轟烈烈,讓華社精神緊繃後又要相關方面來滅火的?
與其疲於奔命的去滅火,不如預先解決問題,把火苗按熄。
在這些課題上,如果教育部能夠早先一步處理好,發佈時清楚明白的解釋清楚,就能避免誤會的產生,或避免火苗的延燒。
華文師資的短缺和錄取數據必須透明化、四十聖訓只實用於穆斯林學生、挺巴團結周非強制性、公佈10+6的進展等課題,都不應該逃避人民的詢問。就是因為語焉不詳,才落得整天要做滅火的工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