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9日訊)人權委員會(Suhakam)呼籲建立一個全面的框架,以解決我國的難民狀況。
Suhakam昨日發表文告說,中東持續的衝突導致巴勒斯坦人紛紛逃離,許多人可能前往我國尋求庇護。
ADVERTISEMENT
該委員會指出,沙登、加影、鵝嘜、安邦和巴生河流域有大量巴勒斯坦難民社區,包括兒童和年輕人,他們無法接受教育,或者面對許多程序和條件。
該委員會說,制定該框架時應考慮到國家的人道主義義務、國家利益及遵守不驅回原則。
“不驅回原則保證不將任何人遣返到他們將面臨迫害、酷刑、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以及其他無法彌補的傷害的國家。”
該委員會也表示,該框架應該能夠解決複雜的問題,例如在我國完成學業的難民地位。
“我們需要明確的指南,規定他們畢業後是否必須離開我國及重新入境的條件。
“例如,在高等教育中,應該取消難民學生在轉學到其他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機構之前必須返回祖國的要求。”
確保難民福祉是集體責任
該委員會說,無論馬來西亞對《1951年難民公約》持何種立場,解決人道主義問題和確保馬來西亞境內難民的福祉都是一項集體責任。
馬來西亞不是該公約的簽署國,該公約保障那些被庇護國給予庇護的人的權利和保護。
根據1959/1963年移民法令,政府將難民和尋求庇護者視為無證移民或“非法”移民。
根據2020年12月的數據,我國的聯合國難民署共登記了17萬8610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