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12日訊)衛生總監拿督慕哈末拉茲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公約協議的流行病條約》(WHO CA+)草案,以及《國際衛生條例(2005)》(IHR2005)修正案將在明年5月被提呈至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WHA)。
他昨日發文告表示,政府間談判小組(INB)和《國際衛生條例》修正案工作小組(WGIHR)的討論和談判會議仍在進行中,將會在明年4月完成。
ADVERTISEMENT
“截至目前,為了準備INB WHO CA+文件而進行的談判仍處在早期階段,將不會有任何決定,直至一切都達成一致同意。”
慕哈末拉茲曾在10月表示,大馬對於WHO CA+談判和IHR2005修正案的立場很明確,即根據法律和國家主權來維護公共衛生利益。
世界衛生組織和所有成員國同意建立兩個國際談判平臺,即INB以制定INB WHO CA+,以及《國際衛生條例》修正案工作小組。這是為了加強國際層面對流行病的準備、預防、發現和應對,以便能減少流行病對國家的影響。
否認強制國人接種ISR疫苗
另一方面,慕哈末拉茲表示,衛生部嚴正看待網上流傳稱將強制國人接種ISR疫苗的指控。
他強調,這一種疫苗並不存在,而該假新聞也引起了公眾的混淆,因為衛生部從未發佈過上述指令。
“這是誹謗,是毫無根據的指控,可能會引起公眾的焦慮,並損害衛生部的形象。”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不要随便尝试来历不明的产品,尤其是自我标签“效果迅速”、“十分有效”的产品。爱美是天性,但请更爱惜生命。
各直播和串流平台在互联网时代的崛起,极大程度降低了化妆及护肤品商家的营销成本,也拉低了厂家的入门门槛,同时给消费者们带来了更多选择。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政府部门如今对药妆及化妆品的管控也因此变得愈加困难。
而最近关于网红护肤品导致各种危害的报道,也拉响了化妆、护肤品管控的警钟。消费者是否在这消费品多样化的时代,因带货手法而晕车,忽略了产品安全性?
水银,学名汞,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元素。它之所以受到很多化妆品厂家的青睐,是因为其对皮肤的美白功效。研究显示汞可以破坏皮肤层里的酵素活动,使黑色素无法形成而起到美白作用。因此,对皮肤有十分快速且显著的美白效果。
然而汞作为重金属之一,其对身体的危害绝对是弊大于利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发布的一篇文章《汞与健康》指出,汞对神经、消化、免疫系统,以及肺、肾、皮肤和眼睛皆有害。若长期摄入或使用含水银成分护肤品,很大可能对身体各种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皮肤接触不同的汞化合物后,可能会造成神经障碍,症状如震颤、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元素汞及有机汞可穿过血脑屏障,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的损害。相关的文献也指出关于水银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汞对胎盘之通透性强,可以从母体转移至胎儿,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引起畸形、死胎、流产等。汞也可穿过乳汁,影响哺乳期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过量的水银暴露可能导致婴儿智力发育迟缓、运动协调问题和注意力缺陷。
那该如何选择相对安全的护肤品?在购买任何护肤品前,应到卫生部国家药物管理局网站搜查相关药妆品是否注册。其次,消费者应选择配方表更透明的护肤品,以便可以查询配方的安全性。
然而,一般上即便产品含有卫生部允许含量的汞,标签上也不会特别注明;这代表消费者其实很难通过配方表来规避含汞产品。因此我建议消费者应选购一些值得信赖品牌所生产的产品,这些产品基于品牌价值对产品成分和质量会有更高的自我约束力。
另外消费者也应随时留意使用后的皮肤状况,一旦发现出现过敏反应,就应该立即停止使用,以防止进一步的汞中毒风险。而若出现皮肤过敏、红肿、脱皮,或更严重症状(如头晕、恶心、手脚麻木等)就该及时就医。
如果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产品适用性,消费者也可以在选购前前往药房咨询药剂师。不同的消费人群适合不同的护肤品,尤其是重点人群(孕妇、小孩、老人)护肤品的安全更应该是选购的第一顺位。
同时也希望无论是厂家、商家或消费者都不应该对汞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存有侥幸或取巧心理。不要随便尝试来历不明的产品,尤其是自我标签“效果迅速”、“十分有效”的产品。爱美是天性,但请更爱惜生命。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