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都市动态

|
发布: 5:13pm 13/11/2023

巡回演讲

毕柳莺

断食善终”-拿回生命自主权

巡回演讲

毕柳莺

断食善终”-拿回生命自主权

毕柳莺:病人与家属须达共识 “断食善终非把人饿死”

大都会/毕柳莺讲座会/4图
毕柳莺在讲座会上的实案分享,牵动台下听众的内心世界。(黄玲玲摄)

(吉隆坡12日讯)行医超过40年、台中医院复健科资深教学医师昨午主讲的“”,2023年大马座无虚席,公众踊跃深入探讨“断食”和“善终”定义。

上述由星洲日报、富贵集团和城邦出版集团联办的讲座会,是于吉隆坡富贵生命馆开讲。

ADVERTISEMENT

曾毓林:回归病人和家属决定

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曾毓林在讲座会活动暖场表示,当初承办上述活动,引起争议;有人认为,断食等于活活饿死,变相谋杀。

他说,“断食善终”背后真正意义,里面涵盖许多因素,姑且让台湾主讲者毕柳莺医师通过讲座会与大马读者交流讲解。至于社会是否认同这种方式,一切回归病人和家属决定。毕竟生命的结束,取决许多方面,“断食善终”适用哪类人,需要事前评估和规划。

大都会/毕柳莺讲座会/4图
听众对于“断食”和“善终”议题,深感兴趣,大家踊跃捧场出席聆听主讲医师毕柳莺对生死课题座谈会。(黄玲玲摄)

毕柳莺:灌输尊重病人自主权

毕柳莺在讲座会表示,其患上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也是支持“断食善终”,她同时引用其它真实个案,讲解“断食善终”原意,灌输公众尊重病人自主权,不要滥用医疗手段改变机制,即便延长垂死边缘患者的寿命,可却忽视人类生活的品质。

她说,华人社会忌讳死亡课题,甚少深思人类的生活品质,其实比生命长短更加重要。

她认为,医院本是救人的地方,结果沦为人类死亡的地点,本是拯救生命的医学仪器,科技越来越昌明发达,变成延迟患者死亡的工具。这导致患者失去生命自主权,包括失去意识的群体,没人征求他们同意,然而患者却遭强迫插鼻胃管灌食维持生命,痛楚生存下去。

她指出,病人插管后丧失咀嚼能力,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变差,插管后的他们身体机制被改变,医学仪器正在延长患者死亡时间。

“有否设想患者当下的生活品质?这种方式不是行善,而是行恶。”

勿凭字面理解“断食”观念

无论如何,毕柳莺强调,落实“断食善终”理念前,患者和家属之间必须达成共识。

她解释,公众不能单凭字面理解“断食”,误解“断食善终”就是把患者活活饿死的错误观念。

大都会/毕柳莺讲座会/4图
年长听众对生死世界课题一点都不忌讳,听得津津有味。(黄玲玲摄)
意指对食物慢慢减量

现场观众在交流环节活跃提问,包括来自临终关怀中心社会服务者发问,如何处理失去意识且没有家属认领的插鼻胃管患者时,皆获得毕柳莺耐心解答。

也有观众认为,不能让大众误解“断食善终”是慢性自杀手段,“断食”一词概念源自日文,意指对食物慢慢减量,缓和降低食量,一旦人体衰老,食欲自然减少,趋向死亡阶段。

助处理逾百“断食善终”个案

毕柳莺经常收到许多末期病患和家属的脸书私讯,讨教如何“断食善终”解脱,她共协助处理过101宗个案。

针对医界对她的评论褒贬不一,毕柳莺在讲座会上打趣表示,自己不怕被告上法庭,只怕新闻不理她。

她笃信协助他人善终带给家庭深远影响,一个人无法善终,终究是家属痛苦。若能做到生死两相安,助人解脱乃是善举。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