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課綱屬於高思維教學,可是老師們都還用回舊日的填鴨式教法,要孩子取“共”或“剩”等關鍵詞來確定題目是+還是-。其實這樣並沒有從根本上讓孩子理解數學的基礎和邏輯。數學是讓我們思考的一門遊戲,這也是區分人類與AI的關鍵所在。”馬來亞大學電腦通訊工程學士背景的蘇鴻業指出現今的問題。
ADVERTISEMENT
對的年紀做對的事,是他和夥伴彭子鈞(馬來西亞北方大學運作管理系畢業)對社會的呼籲。
鴻業提到,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會跟不上小學課程,在幼稚園就給孩子背乘法表。可是孩子即便背熟了,也不明白X的意義。所以,當他們在做乘法時,看到題目後,又會開始把乘法表從頭背起,直至背到跟題目一樣的號碼才停止。
背乘法表是親子的第一道裂痕
“背乘法表是親子的第一道裂痕。家長陪孩子玩時,都希望孩子把專注力放在課業上。他們沒有想到玩才能讓孩子投入整個過程,並對數學產生興趣。同時,孩子還能思考與分析,學會遵守遊戲規則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在他的學生中,就有一位被其他安親班拒絕的三年級學生,成績很好,但態度很差。剛來的時候玩桌遊會鬧脾氣,把東西推翻、撞牆等。老師在孩子鬧情緒時,會請孩子去一旁讓他冷靜。等到他看到同學都玩得開心,就會加回來繼續玩。這位孩子到了六年級時,已經會帶小朋友玩桌遊,輸了,也會告訴大家輸贏是很正常的事。遊戲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有情緒,只是別用這情緒去傷害別人。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玩讓他們認識這個世界,有更多時間去探索。就像西方國外較開放的教育,他們可用1、2小時,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鴻業和子鈞也在自己的臉書提供許多免費的數學小遊戲,讓需要的人下載,以增加學習的趣味。
我們都活在一個快速且焦慮的時代,越是飛得快,只有優秀孩子能跟得上。往往那些落在後頭的孩子,更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才能更快掌握好數學。不怕慢,只怕站,這句話用在學習上依然受用無窮。
幫孩子把數學銜接到生活裡
“父母也可以陪著孩子學基礎練習。就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說,剛才我在菜市買了3個蘋果,家裡還有5個,現在總共有多少個?這樣可以幫孩子把數學銜接到生活裡。孩子在回答應用題時,就能派上用場。”子鈞分析。
有很多人認為,學數學需要天賦,甚至自己定義自己不適合學。其實現在的大腦神經研究都顯示,人的大腦可塑性很高,沒有人不適合學數學,或許其中運算的部分較差,卻不代表數學就一定弱。
“劍橋大學有研究顯示,數感好的人,辨別假新聞的能力比較高。通過邏輯思維的訓練,讓他們理性思考和分析。就好像金字塔行銷模式,其實只要花點時間去計算,就能算到一直分層下去,只要人數到了十多層,已經包括全世界的人口,所以根本沒辦法讓這麼多人都賺錢。我們在教高年級學生時,也會引用這個金字塔模式,告訴他們其中的數學概念,並教他們怎樣演算。這也算是教導下一代如何防範受騙。”子鈞指出數學對社會的影響。
“數學好的人,在面對問題時都不怕失敗、不容易放棄,因為數學是需要一直不斷嘗試從失敗中找到答案。他們會更願意從不同角度思考如何靈活解決問題。”鴻業補充。
處在急功近利的現代,我們更需要有些人去帶動學生回到數學的原點,讓他們玩著玩著就學會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