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開山寮監寺覺具法師,是已故星雲大師的侍者,也是一名全能的廚師,負責照料大師的膳食。
大師曾在《百年佛緣:我的侍者群相》文章裡這麼描述覺具法師:“他在我的開山寮工作,起早待晚,他有服務的性格,不論什麼人來,要吃什麼,都樂意張羅,從不嫌你來得太遲或太早。”
ADVERTISEMENT
“有時候我隨眾過堂吃飯,偶爾我會客忙碌誤餐了,他都會為我準備飯菜。按理講,在開山寮應該只有我一個人吃飯,但是常常來跟我開會講話的人,一來都是幾十個,覺具都能夠在短短時間內煮好,供應給大家食用,他的調配、他的典座能力,真是有他的特長。”
廚房也是修行的地方
能夠伴隨大師二十載,覺具法師感恩之餘,更覺得這是因緣,也是福報,讓她有機會學習到大師的料理修行精神。
“做料理要認識每個食材的特性,以適合的方式讓食材融合起來,還要注重擺盤,做到色香味俱全,而味道是最重要的。這過程一如修行、生活,再回到人間佛教,讓佛教落實在生活上,最終體現佛法道理。”
覺具法師還未出家前,曾經在素食餐館掌廚。出家之後,她重新學習做叢林菜,最重視的是營養價值與食物原味,最後才是賞心悅目的色相。
在做菜的過程中,她明白到學習本身比成果更重要。學習與大家融合,一如食材可以融入各種料理,“眾中有我,我在眾中”,是大師最重視的團隊精神。
廚房也是修行的地方
她表示,師父曾說過,體育、音樂、文化、飲食都是度眾的法門,只要用心去煮,吃的人會被感動,藉由食物供養傳達心意,吃的不只是食物,還有用心。
她直言,平常人家要做一頓全家人都適合的料理已不容易,大團體更不用說,要關注每位眾生的需求來設計菜單,若把這份用心回到修行根本,就是照顧他人所需,因此在掌管大寮時,她必須時刻提升自我的願心,把所有人當作親人供養。
“廚房也是一個修行的地方。有時在開山寮用餐的人一直增加,廚房又這麼小,如何去安排就是一項修行,所以在大寮裡面很容易修法德,但也很容易損法德,必須學習與人共處的六法德,那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及發心,而媽媽這個身分就是最好的修行。”
除了做飯以外,吃飯也是一種修行功課。覺具法師表示,佛教裡吃飯的地方叫齋堂,因為吃飯時候會經過齋堂,因而吃飯就稱為“過堂”。我們應該把每一餐的食物當作療養身體的藥,但不起貪嗔痴,學習接受每一道食物,每一個人吃的都一樣,沒有尊卑之分,只有食量之分,因此過堂是佛門殊勝文化,把佛法落實生活。
儘管當大師的侍者經常有很多挑戰,但她都一定會靈活完成。每次來見大師的人越來越多,她就馬上進去廚房燒水煮麵,以最快的時間來給賓客準備食物,試過最多的一次是50人。
“開山寮的廚房很小,冰廚也很小,食材不多,平常我只是準備師父的食物。當師父招待賓客用餐的時候,我就要去張羅食材,在最短的時間為大家準備餐食,所以廚房裡經常備有很多面,那是最快可以做好的食物。”
學習放下所知障
她分享第一次煮麵給大師吃,大師教會她的“一碗麵的哲學”。當時她在南華大學唸書,大師突然來訪,同學們都推舉最會做飯的她去做飯,於是她用心的煮了一碗麵給大師。豈料大師動也不動的就說:“這個人一定不會煮飯。”當下覺得不解的她,後來才知道大師的一碗麵道理,就是一碗麵好吃與否在於湯頭,不是加各種東西變成雜菜面。
“雖然很有道理,但不代表做得到,因為有自己的執著,所以要學習放下所知障。”
又有一次大師叫她做一碗姜炒飯,她問大師怎麼煮,大師說用油炒姜,加鹽調味就可以了。但她的所知障又出現了,覺得應該要用麻油、醬油去炒姜。儘管心裡面懷疑,但她還是願意照大師說的做,做出來的味道非常好,才發現原來大師才是對食材與料理最瞭解的人。
星雲大師在今年初圓寂後,覺具法師沒有再負責大寮工作,現在主要工作是謄清大師以往開示的文字,整理照片,偶爾到世界各地的佛光山教做飯,如今年9月就來了一趟馬來西亞佛光山滴水坊教煮紅燒面。
“世界各地的佛光山都有滴水坊,但每個大寮的做法都不同,將來我希望可以中央控廚化,設立標準作業程序,把佛光山最好吃的口味都整理起來,如紅燒面就是其中一道。”
跟隨大師這些年來,覺具法師從大師身上學會慈悲,大師以身示教讓她明白何謂慈悲。
“以前我駕車回山會經過男眾學部,那裡養了兩隻狗,每次我載師父回山時它們就搖尾巴歡迎,只有我一個人的時候它們就吠得兇,我就跟師父提了這件事,聽了之後師父就叫我烤吐司,而且把兩包土司都烤完,之後還讓我趁熱把土司拿去喂那兩隻狗。”
之後幾天大師繼續囑咐她有什麼食物都拿去餵狗,雖然害怕但礙於師命也唯有遵從。如是者幾天後她單獨經過時,狗不再吠她了,這才明白師父讓她餵狗的用意。
“我沒有想過不經意的一句話,大師會放在心上,通過這個方法指導我,要別人對我好就要結緣。”
在服務中落實弘法
在這22年裡,覺具法師在佛光山擔任過不同職務,大師藉由不同的工作讓她學會很多功課,因為說法不只是講,而是用身教讓你感動,這就是佛法的可貴。
“師父讓我去中國寺院開素食館,要我積極但低調,弘法卻不能說法,這句話讓我想不通。但我還是遵從師父教誨,認真接待每一位客人,真心服務大家,後來真的看到人間佛光曙光,不用說法人們也會感動,原來弘法可以在服務中落實。”
到過佛光山總本山的人應該都會光顧過佛陀紀念館的滴水坊,那是一家不定價,隨喜功德的素食館,平日裡每天要準備300人以上的食物,假日或連假更是多達500至800人不等。
覺具法師是負責人,人多時忙得人仰馬翻,也擔心餐館無法堅持下去。有位教授曾經問她:“為何用隨喜功德方法經營,不擔心虧本嗎?”她回答說:“這是大師的理念,讓有錢人請沒有錢的人吃飯,自己捐獻多少就是自己種的福田功德。”
教授聽後非常感動,發心以後餐館的白米都由他供養,大師的拋磚引玉引起大眾共勉,共同護持,讓滴水坊變成愛心積善站。
其實大師也擔心餐廳無法堅持下去,有次大師用餐後悄悄投下10萬臺幣到樂捐箱。到了晚上覺具法師照常向大師報告業務時,高興分享有位功德主捐了10萬元,大師聽後就說:“只要聽我的話,就會有人來成就!”
“但我知道這是師父捐的錢,也知道他是在鼓勵我,但我們都沒有說破,這是我們師徒之間的默契!”
除了諄諄善誘之外,她也曾被大師當頭棒喝。除了負責大寮之外,大師寫字時她也需要在旁念詞條。有次因為大師明天要宴客,所以她打算趁著大師午休時去補充食材。
為了以防萬一,離開前她也備好詞條,並交代好書記室萬一師父醒來要寫字就代勞念詞。剛離開5分鐘她就接到通知師父醒來了要寫字,她就馬上致電書記室。可是不久再次接到電話說師父不寫字,要等她回去才寫,於是她就立刻回去。
“當時房內氣氛肅穆,我馬上準備好讓師父寫字。寫完後師父放下筆,我知道師父要說教了。但我也覺得很委屈,我也是去工作啊,而念詞這件事誰都可以做,然而師父隨後說的話卻讓我慚愧不已。
“師父說:‘你讓書記室有圓來唸詞條,他剛出家信心不足,沒有建立如我和你的信心基礎,而我寫字很快或突然改變不寫念條的詞,他會感到傷心,以為自己念不好,你出家這麼久,連這麼一點慈悲心也沒有嗎?
“當下我真的覺得非常慚愧,沒有這麼細膩觀照到每個人的信心,呵護每位徒眾,所以師父對我的幫助與影響很大,他心心念念都是慈悲心,關照到每個人的需求。”
相關文章: 星雲大師 真情的告白:願生生世世為佛陀奉獻 吳若權/為自己打造安心暢快的人生下半場 父母生病了,照顧者如何在生活起居上照料? 【老吾老】傅承得/搬回檳城老家不是為養老,而是想要盡孝 宋慧慈/重拾學生身分,學習如何從喪親悲傷中走出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