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师资短缺是个老问题,数十年如一日,教育部长上台下台,人面已非,顽疾依旧。而师资问题的最新进展,更是让华教人士大吃一惊,深感不可理喻,因为这一次教育部长说:华文和淡米尔文师资过剩,无须培训。
ADVERTISEMENT
日前,教育部长法丽娜指出,该部已在今年开始启动“华淡小教师重新标签”计划,并预测未来5年内,即2024至2029年的华文和淡米尔文师资足够,因此,没有培训华文及淡米尔文教师的需要。台上的教长说师资足够,台下的董教总并不认同。
看数据办事,当然是科学决策方式,惟前提是相关数据须反映事实,协助决策者掌控全局。但教育部的“重新标签”计划,并没有如实呈现华小的华文师资现况。
董教总指出,教育部的统计方式不准确。据董教总的说法,教育部在计算小学教师的需求时把各科教师分开统计,即把华文教师归类为教华文科的教师,教导其他科目如数学、科学、历史、体育、美术等科目则归类为有关科目的教师,进而导致师资数据显示华小华文教师过剩。
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亦坦言,教育部目前的系统统计公式和教师标签的数据,无法反映华小华文科师资的实况。既然如此,教育部何以仍要根据一个“不准确”的系统所提供的数据,来决定不需要培训华文和淡米尔文师资?
教长依赖系统的数据,判断师资充足,可是在现实中的华小却面对师资不足的窘境。我们该相信冷冰冰的数据,还是活生生的证据?
教长指未来5年不需培训华文和淡米尔文师资,难以让人信服,而且也非常不合理。需知,每年都有教师退休(包括申请提早退休),培育教师需数年时间,若教育部不做好详尽规划,届时资深老师告别杏坛,没有新老师接棒,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是的,教育部会说这是根据数据做出的决策,但问题是相关数据未能反映实况。
林慧英再三保证,会继续争取、讨论和协商,确保教育部每年培训华文和淡米尔文教师。她强调:“(华文和淡米尔文的师资培训)一定不能零,不可以。”副部长出手相助固然是好,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纠正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要让教育部明白华小的师资问题到底有多难?这是一个沟通问题,只要双方有诚意,坐下来把数据摊在桌面上,一步一步厘清当中的复杂情况,必能达致共识,何必落到今日这般境地,各说一套。这不是要移民火星或攻克癌症的难题,只是要准确地收集华小师资数据,人才济济的教育部不可能做不到。
又是小拿破仑作梗?是与非都好,领导部门的是部长和副部长,她们责无旁贷。问题不难解决,教育部可恢复华小师资特委会圆桌会议或设立其他对话平台,召集相关利益者,与部长、官员进行交流沟通,三口六面讲清楚,戳破师资过剩的假象。
教育对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重要,无须赘言,快点解决师资问题吧,我们须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改善教育品质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