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本刊 林德成
照片:截自《心理科學》學術期刊
美國賽吉(Sage)出版公司最新的學術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發佈了一項有趣的報告,研究人員發現人工智能(AI)生成的白人面孔太逼真了,比真實人臉更容易被誤認為真人。
ADVERTISEMENT
有關研究以NVIDIA的StyleGAN2開源平臺為例,他們發現該AI演算法主要以白人照片作為訓練素材,導致演算結果出現偏差,令到AI所生成的白人臉孔會顯得特別逼真。
為了測試人類的感知能力是否能夠區分AI和真實人臉,研究人員邀請了124名測試者,並向他們展示100張AI生成的人臉照片和100張真實人臉的照片。接著詢問測試者哪些是AI生成的,哪些是真實的?
令人驚訝地是,測試結果顯示,在被選為最像人類的5張照片中,有4張竟然是AI生成的,只有1張是真人照片。相反的,在被選為最像AI的5張照片中,測試者們也出現誤判,其中4張是真人照片,只有1張是AI生成的。這樣的結果是很可怕的,因為測試者很自信地認為自己會選對,但卻被AI臉矇騙了。
為何會發生誤判呢?研究人員為了找出原因,在第二輪實驗中邀請了610名參與者,向他們展示了一組照片(AI和真人照片),而參與者是不知道照片裡面有AI生成照片。
研究人員針對照片詢問了14道問題,比如“這張臉有多迷人?”、“這張臉的情感表現力如何?”、“他/她有在跟你做眼神交流嗎?”、“這個人的皮膚有多滑?”等等。
接著,他們從參與者的答案歸納了幾個原因:只要人臉比例均勻、眼睛有神、具有吸引力,看起來又似曾相識但又很難記得住這張臉,參與者就很容易認為這是真人的臉孔。
從上述的實驗可以看到,AI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改變。未來網絡上肯定會出現大量真假難辨的賬號,即便看起來真的很像真人,你也要抱持懷疑態度,降低被詐騙的風險。
相關稿件: 【科技Talk】AI很“吃電” 年耗電量=小國年用電量 【潮風向】《芭本海默》“橫空出世” AI電影不再是天方夜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