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5:00pm 25/11/2023

华小

我要当老师

星期天头条

华文师资短缺

UKCG测试

师范招生

教师重新标签

華文師資短缺(二)| 錄取人數驟減 “早退”引發危機 華小師資 恐窮途末路

華小師資短缺是數十年來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華社更對這個老調重彈的課題近乎麻木。每逢開學來臨之際,華小又會重演“師資荒”的戲碼。無奈的是,教育部始終未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難題。

FZ100446054607_A25697022

專題報道:王麗琴

ADVERTISEMENT

華小師資短缺是數十年來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華社更對這個老調重彈的課題近乎麻木。每逢開學來臨之際,華小又會重演“師資荒”的戲碼。無奈的是,教育部始終未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難題。

PISMP華文組僅錄取15人掀議

在2023年教師學士課程(PISMP)華小組錄取的600個名額中,華文組招生只錄取了15人,此事掀起華社的爭議和反彈,作為華教發展領頭羊的董教總更質疑:“難道華小5年後只需要15名華文教師?”

一般上,教育部需要5年的時間去培訓一名教師,倘若一年一度的師資培訓錄取人數驟減,5年後的華小肯定會遭殃,師資發展規劃將陷入更艱難的地步。

星洲日報針對華小師資短缺潛在原因、培訓制度、教育部招聘及錄取方式進行專題報道,以梳理華小師資不足的概況,或許能讓讀者瞭解究竟華小師資是過剩?不足?數據有誤?抑或是華教領袖杞人憂天?

在困境和挑戰的夾攻下,華小隻能努力求存。倘若師資不足問題日趨嚴重,甚至最終一發不可收拾,華小前途堪虞。

謝立意:師範招生不透明是關鍵

谢立意
謝立意
教總主席
“教育部必須準確計算華小未來幾年的師資需求,並確保每一年的師範課程華小組錄取人數達標。(何正聖攝)”

教總主席謝立意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說,師資不足的問題關鍵點在於教育部的師範招生不夠透明,無法找出問題的根源和解決方案。

他指出,儘管教總致力推動“我要當老師”計劃,但無奈的是,他們難以獲得教育部提供相關的數據,例如師範華小組各個課程的錄取名額、各組別申請人數、通過心理測試人數、面試人數,以及最後被錄取和前往報到的人數等。

“這些數據對我們深入瞭解華小組申請情況何等重要,以便能做出分析,擬定相應的對策,鼓勵更多華裔子弟申請師範課程。

In tutorial school, Asian students learn to write in both Englis
無法掌握每年錄取申請者人數

“基於教總無法掌握教育部每年錄取的申請者人數,也不曉得多少人成功被錄取。”

他透露,由於華小教師的培訓都是以主修華文為主,因此,時至今日,教育部的統計依然闡明“華小的華文教師過剩2000多人”。

由於教育部師資標籤系統顯示華小華文教師過剩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就會繼續以華文教師人數過剩為理由,而設定華文科招生名額,這或許能夠解答為何“華小5年後只需15名華文教師”的疑問。

不過,教育部今年也著手推動教師重新標籤(retagging)工作,以便能糾正師資過剩的錯誤,準確反映師資真實現狀。

錄取名額決不能空置

一個令人十分擔憂的情況是,近年來申請提早退休小學教師越來越多,教育團體擔心提早退休的情況最終會演變成一場教育危機。

謝立意表示,教師提早退休肯定會加劇師資不足的問題,因此,教育部必須準確計算華小未來幾年的師資需求,並擬定每年的錄取名額,確保每一年的師範課程華小組錄取人數達標。

“如果名額填不滿,當局就必須想辦法填補,不能夠空置著,因為若沒有妥善處理,必然會惡性循環,無法栽培足夠的教師來填補空缺。

“在這方面,教總肯定會給予配合。事實上,每一次的師範招生,有許多符合條件的華小組申請者不被錄取,這些申請者其實都可以作為候補,在需要時隨時填補有關空缺,確保培訓出足夠的師資。”

他舉例,教師提早退休的原因很多,比如健康亮紅燈、教育政策朝令夕改、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等,這都是不可被忽視的因素。

優秀生也遭UKCG淘汰

另一個值得探討和深思的課題是,不少優秀的華小組申請者竟在教師資格測試(Ujian Kelayakan Calon Guru,UKCG)中慘遭淘汰,導致無法加入教師行列,這無疑是導致課程招生名額未能填滿的原因之一。

我們常聽到不少申請者在UKCG測試環節中不過關,甚至不幸被“刷下來”,也有申請者形容“UKCG是淘汰教師的工具”,真實情況究竟是什麼?

全球大部分先進國家都會採用相同鑑定機制,以衡量申請者的個性特徵、能力傾向及是否具備擔任教師的條件。這種性向測試看似一般,但恰恰就是關鍵所在。

UKCG測試,分成A項(120道題目)和B項(60道題目)。申請者必須在45分鐘內完成作答,即A項(30分鐘)和B項(15分鐘)。由於這是心理測試,答案沒有對或錯,重點就在於申請者對有關問題的直接反應。

FZ100446054607_A25697024
UKCG測試的每道問題平均只有15秒的作答時間,重點在於申請者對有關問題的直接反應。(圖取自網絡)
今年接獲250申請者上訴

謝立意說,在今年的招生中,教總接獲約250位華小組申請者的上訴,他們聲稱沒有通過UKCG的測試,其中一些上訴者的成績非常優秀,甚至還考獲全科A的成績!

“我們經常接到很多詢問,為何符合資格但不被錄取面試?”

“教育部只是簡單說明,若沒有通過UKCG測試就無法面試,但並沒有讓申請者知道測試結果,因此,大家自然而然會感到失望和不滿。”

UKCG不應成篩選教師門檻

他不否認教育部以UKCG測試的功能,但這項機制並不應該成為篩選教師的門檻。

“教育部是否就以這個測試的第一關來淘汰人選?心理測試應當只佔其中一定份額的百分比,同時也應加上面試和考試成績,以能更全面來遴選師資人選。”

他認為,教總致力推廣和鼓勵華裔子弟當教師,但教育部聲稱華小組申請人數不理想的同時,卻又將符合資格的申請者拒於師範門外。長期下去,這對“我要當老師”的推廣工作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彭德生:UKCG過不過關 在於思考模式

彭德生
彭德生
華理會副主席
“中學華文師資短缺問題的根源,是教育部統計師資的方式。”(黃冰冰攝)

無論如何,華理會副主席彭德生則表示,UKCG根本不是申請者面試不過關的原因。

“教師和其他職業不同。第一輪必須先確定申請者的個性是否符合這個職業。”

他說,只有華小組才會出現申請者不足的情況,至於國小組則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國小組的申請人數足夠。

“一旦出現申請者不足夠的問題,那麼很容易把問題歸咎於UKCG。”

事實上,UKCG屬於思考類型測試,申請者必須回答一系列問題,當局從答案中分析申請者的個性和思維,所謂的測試不分對或錯,在於申請者的思考模式。

他解釋,大部分華裔孩子在進行思考型的測試時,總會要一個正確的答案,但UKCG的機制並非如此。

可測試表現穩定或跳躍性

彭德生舉例,測試中的第1和第2、第9和第10、第23和24題,彼此是有關聯的。當這6道題目的答案串聯在一起,就可以測試申請者的表現是否穩定或跳躍性。

“這不在於你可否考到100分,或是以80分過關,這是一個蠻科學的機制。”

他認為,在教育部還沒有實施更好的過濾機制之前,申請者應該學會應對技巧和模式。

“與其要求教育部公佈UKCG的細節,倒不如裝備自己以達到門檻。所謂的裝備,並非洩題或用取巧方式過關,而是瞭解UKCG測試的回答方式。”

多數執著對錯 忽略面試過程所需

曾擔任過面試官的彭德生憶述,不少學生在回答UKCG測試的題目時,非常執著對或錯的答案,因而忽略了整個面試過程的需要。

他舉例,當學生沒有把握回答問題時,他們直接向面試官表明不回答,惟有些學生卻取巧地以另一個方式作答,這就是UKCG測試中強調的口語、交際和臨場反應的重要性。

另外,除了考驗臨場反應之外,如何整理文件,以讓面試官一目瞭然,也是面試的技巧之一。

相關文章:

華文師資短缺(一)| “過剩”論激起華社擔憂 華文師資 幾時才給夠?

華文師資短缺(三)| 教育界:半數10年內退休 中學華文教師 大斷層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