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几年下来,新山很多的cafe都很有特色。不仅环境别致、舒适,菜单也总会有几道是自家的特色菜。你有看过装修美美、乾净优雅,主打黑咖啡、cheese蛋糕的cafe,也卖马来传统炸香蕉的吗?
ADVERTISEMENT
很奇怪,打着“槟城”的美食,要去到槟城才感觉到好吃。而在雪隆吃东西,要去找那些旧旧的老字号、老档口,才能征服你的味蕾。至于在怡保,美食评价很高。没有太多人敢讲他们的东西不好吃。关键可能在酱油。怡保的酱油是好酱油,没得比。但在马六甲,有点意思,马六甲人和来马六甲的人觉得马六甲好吃的东西,其实并不太一致。而在东马,更是有趣,打包食物(如古晋人打包烧卖、哥罗面)搭飞机带回西马,放冰箱冷藏慢慢吃。那是一种饮食乡愁集体记忆的慰藉和喜悦。还有,大马其他乡镇,基本上好吃的,就在其传统味和古早味。
惟在南马新山,有什么美食是可以让外坡人称道的呢?不容易。对中北马人来说,新山饮食太清淡,份量又少。大火快炒的料理少了雪隆人特爱的焦味和锅气,而炖煮之类的料理又不太在乎药材味的浓重。你可以说这样的料理不够味,然而这恐怕恰是素有“小汕头”之称的新山最有特色之味。不以份量叫好,却以精细取胜,并讲究其“清”(未必淡),就是要吃出其原味。讲究食材之新鲜,调味酱料是提味和去腥而不是盖掉主食材的原味及鲜味。
两年来北上教书,相对于雪隆饮食重口味,新山饮食的“清”还真是一种思念。离开了,反而更看得清新山的特色。每次回新山,总会想去吃“走不出新山”的粿条仔。我有学生是卖粿条仔的,其店早已名列新山十大粿条仔。每次去他店里,他看我来了,操刀切肉。潮州人的刀工很讲究,卤鸭切片,常给我最好吃的鸭胸肉部位,切得细薄,整齐摆盘。潮州卤味不重在药材味,而是在卤水中亦能吃出食材的原味和鲜味。
很多雪隆人也不太能接受柔南的云吞面。认为份量少、叉烧不及格(多是切太薄、染红粉的瘦肉),而且云吞面的酱料颜色“不正”。但吃惯南部云吞面,我却有不同的认知。不是说雪隆的云吞面不好吃(其实很多都很好吃),然而走出雪隆,就摆脱只能吃黑黑云吞面的“没得选”的烦恼。还是柔佛好,白的黑的红的,不能讲都好吃,但就是“有得选”。这恐怕就是柔佛人和雪隆人不一样的心境了。
还有,在新山吃东西,不要跟我讲什么是“正宗”。现在新山,讲好吃的,很多是“改良版”的新店。创新变化多,摆盘精细有个性(就是和传统或和别家的不一样),用料好,食材新鲜(尤其是海鲜类)。如果老是念着你中北东马人的家乡味,基本不合你胃口。但由于用料较讲究,饭后不会太口渴,相信这里牢牢抓住了很多南方海峡彼岸讲求健康又要有点“饮食个性”的食客味蕾。
上两周,南返新山。毕业的学生带我来新山一家有冷气空调的小面馆。原是在对面食阁开了很多年的小档口,现在独立开店,装修雅致,招牌很文青,还有点日本风。我点了一碗客家面,端上桌,可能芙蓉朋友看到会吓一跳。但如果你可以不那么在乎正宗与否,是很好吃的一碗面。面条有嚼劲,色白香滑,算是客家面,但其配料竟是黑酱肉碎再加一串肉丸子,那是让人“惊讶”的搭配。惟其肉质实在,好吃。当然价格也不便宜,这样一碗也要十来令吉。再加一碗清汤虾云吞,真是鲜美。店的环境也很不错。
傍晚,事业有点小成的学生又带我去新山一家海南人开的café。现在的新山,吹cafe风,而且真的很精彩。这十几年下来,新山很多的cafe都很有特色。不仅环境别致、舒适,菜单也总会有几道是自家的特色菜。你有看过装修美美、乾净优雅,主打黑咖啡、cheese蛋糕的cafe,也卖马来传统炸香蕉的吗?我的学生就带我来这家café吃炸香蕉。学生的“逆向思维”很有意思,他说现在新山人吃东西比较讲究,吃东西不是为了吃饱撑饱。要吃就要找“小份一点”的,但却是用料好、做得精致、较健康的那一种。而他请我吃的这一碟精致摆盘的炸香蕉,6条香蕉(其实是三条切半),12令吉。然后他再补充一句:“新币不过三块钱。”很好吃,超级好吃。可媲美炸榴莲。这大概就是今天新山“有为青年”的饮食新文化观吧!中北东马人若要接受新山饮食,恐怕还真要有点“逆向思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