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自由是宪法保障的权利,演唱《平安夜》和《O Holy Night》并向全国广播,不是传教,而是一种表达信仰的方式。
若不是砂拉越联合教会(ACS)抗议电视台拒绝播放圣诞歌曲《O Holy Night》,相信许多人并不知道砂拉越电视台(TVS)每年都有制作圣诞特备节目,我的砂拉越朋友和同事说他们甚少关注到有这样的节目(大部分西马人或许连TVS是什么电视台都不知道吧?)。
ADVERTISEMENT
大马电视台配合庆祝圣诞节一般都是播放和圣诞节有关的电影,我还记得香港的旧电影《圣诞快乐》曾经在不同的电视频道播了N次。如果我的记忆没错,上世纪80和90年代,RTM还会播放外国的圣诞综艺节目。现在这类综艺节目已经不复见,更不用说特别制作节目邀请本地歌手演唱圣诞歌曲。TVS的这档节目算是非常有诚意了。
节目出现争议,我好奇节目流程和歌单,砂拉越朋友很快就从TVS的网页搜寻到去年的节目,分享给我看。快速观看了整套节目,发现受邀歌手演唱的歌曲是偏向通俗的圣诞歌曲,少了最具代表性、脍炙人口的《平安夜》这类含宗教元素的歌曲。
砂拉越联合教会相信是发现今年的歌单与去年的类似,因此要求电视台更换一首和圣诞节意义有“直接”关系的歌曲,未料被拒绝了。砂拉越联合教会遂表示不会出席有关节目,更惊动了砂总理署,幸好经过协调,争议迅速落幕,不然砂拉越政府开明的形象就此蒙尘。
圣诞节是庆祝耶稣降生的节日,圣诞节与基督有关,没有基督就没有圣诞节。砂拉越联合教会是基于这个理由对节目表达抗议。节目名称既然是“砂拉越多元活动:圣诞报佳音”,就必须至少有一首与圣诞节意义有直接联系的圣诞歌曲,这个要求丝毫不过分。
没错,节目中演唱的歌曲都有提到“圣诞节”,但是主要是表达圣诞节的温馨、欢乐的气氛,还有圣诞老人、白雪、礼物和麋鹿等等,这些固然是现在一般人对圣诞节的印象,商家们的装饰主题,惟这是商业的圣诞节,不是宗教的圣诞节。
TVS既然是砂拉越的官方电视台,欲透过节目来展现砂拉越社会的多元面貌和开明态度,安排歌手甚至教会歌咏团在节目中献唱《平安夜》和《O Holy Night》更加能为节目加分,并真正的展现了砂拉越社会各个族群和信仰之间的包容及融洽。再说,《平安夜》等圣诞歌曲所歌颂和传扬的不只是耶稣的降生,当中包含了博爱、和平和奉献精神等普世价值,又何来敏感?
TVS早前给予砂拉越联合教会的答复,给人印象是在“甩锅”联邦的数字通讯部和电检局。后来,通讯部长法米否认有插手。我认为TVS内部可能有“小拿破仑”,他们不愿意更动节目更换歌单,就搬出联邦的“政策”来推搪。而目前联邦的团结政府不断右倾,保守主义愈加抬头,就让各级的小拿破仑有了操作的空间和理据。
如果砂拉越联合教会不将事情“闹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一个电视节目罢了,不必如此“执着”,那么往后小拿破仑们就会更加为所欲为了,原来不敏感,不是政策的安排,就会形成“慢火煮青蛙”效应,以致人们不能或不会注意逐渐产生的威胁或对此作出反应。
砂拉越联合教会的坚持值得各个社会团体和组织学习,坚定的捍卫本身的立场和态度,清晰和有条理的做出反映。宗教自由是宪法保障的权利,演唱《平安夜》和《O Holy Night》并向全国广播,不是传教,而是一种表达信仰的方式。基督徒在圣诞节前夕报佳音,对内是传报耶稣降生的喜讯,对外是弘扬和平、博爱的精神。请不要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之。
在这个纷扰的世界,每个宗教都能扮演洗涤苍生心灵的角色。在我们这个多元的社会,各大宗教场所并立,形成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线,不同信仰的国民,自独立前就和平相处,这种美好,必须一直实践下去,让社会保持团结和融合。搞分裂的是权利熏心的政客,手里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不肖官员,我们务必要站稳立场,摆好姿态,不让他们的目的得逞。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当前形势下,世界正在看清:与美国的反复与不确定相比,中国更显稳定与战略定力。两头大象打架时,聪明的国家领袖如首相安华懂得如何“藏身避锋”。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世界市场陷入混乱,股市市值瞬间蒸发数万亿美元。
然而,仅过了几天,4月9日,他又突然暂缓实施对等关税90天,声称此举是为了为谈判留出空间、缓解贸易紧张局势。这一“急转弯”让多国稍感喘息——除了中国。表面上看,这种反复无常让人难以捉摸,实则背后算盘清晰——特朗普意在“拉帮结派”,联合各国共同围堵中国。
在宣布暂缓征收高额关税的同时,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却进一步加码:原定104%的关税不仅未调低,反而上调至125%,若累加计算,已高达145%。
在特朗普及其白宫“智囊”的狭隘认知中,中国似乎会在美国的威胁和施压下低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的战略耐性与应对能力。
作为回应,中国于4月12日起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125%关税,同时也明确表示,未来无意继续陷入关税竞赛,因为在中国看来,这已沦为毫无实际意义的“数字游戏”,最终只会成为历史的笑柄。
但特朗普依旧自我陶醉,在白宫继续口若悬河。他得意洋洋地宣称,全球已有七十多个国家在排队等待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可他这类“小孩式”的操作,却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残”政策。
首先受到冲击的,正是美国普通民众。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市场上的大多数低价商品都来自中国。如今美中贸易战升级,美国人将为日常用品付出更高代价。至于“美国制造”,早已不现实。
特朗普的行为更像一个为了炫耀“肌肉”的孩子,做出冲动且无知的挑衅,白宫还美其名曰“胆量博弈”。而一旦发现形势不利,又开始试图收手——但对他视为“软柿子”的对手,却寸步不让。从特朗普1.0到如今脱缰的特朗普2.0,他对中国的执着愈演愈烈,殊不知,中国根本不是可以任人拿捏的国家。
从表面上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依赖似乎更高,双边贸易壁垒的加剧仿佛对中国更不利。但多位经济学者指出,中国拥有更完善的宏观调控能力与战略储备,有足够底气采取更强硬的应对措施。
熟悉中国的人都明白,中国最擅长的,正是“未雨绸缪、全盘谋划”。自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宫、展现对华不友善态度开始,中国已悄然布局应对之策。
如今,中国正在展现作为“成熟大人”的姿态:审慎、实事求是、不轻言妥协,却也不过度反应。中国要让世界看到,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它不仅有能力稳定局势,也愿意承担大国责任,冷静应战,不盲目鲁莽。
《经济学人》等国际权威媒体也指出,过去十余年,中国在经济与科技自主发展的进程上不断提速,显著降低了对美技术与市场的依赖。同时,人民币结算体系的建设,也让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逐渐增强了影响力与话语权。
以东南亚为例,中国正在积极塑造自己为全球贸易体系中稳定、可信赖的伙伴,与美国愈发明显的单边主义和经济胁迫形成强烈对比。
中国企业早在特朗普上台初期,便启动了生产外移的策略,东南亚成为首选。仅以柬埔寨为例,当地半数以上的企业由中国资本控制。
在美中贸易战不断升温的关键节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展开东南亚访问行程。多方分析认为,这次访问时机精准,意在加深区域合作,进一步巩固中国在本地区的战略地位。
尽管如此,由于中美对抗所带来的压力,东盟国家对两大国的态度也日趋谨慎。虽然普遍欢迎习近平的到访,但在面对美国时,则更趋于“理性克制”,希望通过“坦诚且建设性的对话”避免冲突升级。
目前,美中贸易战的升温已经深刻改变全球经贸格局。以马来西亚为例,首相安华多次重申,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专家普遍认为,对东盟而言,最务实的路径是多元化贸易,加强自身经济韧性与独立性。
根据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的年度调查,尽管东盟对美国的领导地位依旧存在一定认可,但在经济与政治影响力上,中国略胜一筹。值得注意的是,东盟内部的态度并不一致:越南、菲律宾对中国持高度警惕,而其他国家则更趋务实。
分析人士预计,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持续推进,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联系将进一步深化,尽管习近平此行期间不太可能签署重大协议,但这本就不是访问的重点——中国要传达的,是“朋友众多”的象征与信号。
未来,中国可能会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框架下,进一步确保东南亚关键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并与各国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应对美国的贸易惩罚性措施。
中美贸易战已成为全球格局调整的重要变量。各国正依循自身经验与利益,重新评估对这两大经济体的策略与合作方式。
当前形势下,世界正在看清:与美国的反复与不确定相比,中国更显稳定与战略定力。两头大象打架时,聪明的国家领袖如首相安华懂得如何“藏身避锋”。未来90天,变化仍将层出不穷,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顺势而为、稳中求胜。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