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輕的時候去自助旅行,最愛逛的地方就是巴剎(菜市場),目的不一定是採購,更多時候到這些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的社區空間,是為了感受蓬勃朝氣和地方魅力。美食是跟在地產生連結最直接的方式,而巴剎作為美食、食材的集中地,便是旅客貼近常民生活、飲食文化最短的距離。
尤其是有當地人帶路,走進巴剎就像闖進一個尋寶樂園。不久前跟著臺灣飲食作家陳靜宜的腳步,走進大稻埕的永樂市場去發掘最地道的臺北日常。“原來這個食材在你們這裡有不同的叫法。”、“你們這裡的潤餅製作方法跟我在檳城吉靈萬山見到的很像,但用料有些不同。”……各種文化上的異同點堆疊出來的“原來如此”,實現了一次既飽足又知性的市場巡禮。
ADVERTISEMENT
不僅如此,臺灣的傳統菜市場這幾年在軟硬體上的提升,加上部分已跟觀光市場接軌,早已走出一條新路。環境整齊、乾淨,地上沒積水、沒老鼠出沒,隨著舒適度提升,在菜市場裡用餐也可以變成一件愜意的事(不像馬來西亞大部分巴剎,賣食材和賣美食的攤販分散在不同樓層或區塊,在永樂市場則是緊鄰的攤販);就近食材,讓包括販售生魚片、壽司在內的各種小食肆都大排長龍,坐在吧檯區看著師傅身手利落的處理食物,加上週圍的氛圍,享用美食之餘也沉浸在這種“現場感”當中,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正因為如此,傳統菜市場的受眾再也不只是來採買的家庭主婦、長輩;旅客來了,年輕的創業家來了,菜市場里老字號的後代也義無反顧留下來。於是,賣手衝咖啡的年輕女生在市場一隅架起文青風的裝置,就能自力更生;賣了87年的林良號潤餅、已經迎來第四代的年輕菜販等,每一個都還在堅守著地方的美好,擦亮自家的品牌。統一的商號設計,並透過美學扭轉大家對菜市場的既定印象,許多攤販陳列食物或食材的方式,就像是雜誌封面裡會出現的畫面,這絕對是一場美學之旅(在臺灣,確實有不少菜市場導覽的遊程)。
在這樣一個鬧轟轟卻又井然有序的市場裡,可以感受到新舊融合、青銀共創、生生不息的能量;如果旅行是在別人過膩了的生活裡,重新找到自己對生活的熱情,菜市場對我這種類型的旅人來說,就是“搖滾區”。作為地方創生工作者,我看見的則是跟新型超市相比,這些傳統菜市場脫掉了破舊的外衣,增添了創意苗床、創業基地的功能,形成一股不可漠視的趨勢,也能作為馬來西亞很好的借鏡。
延伸閱讀: 卓衍豪/觀光客都跟女皇頭拍照去了――幸好我們還有和平島 卓衍豪/生活風景、歷史品牌、文化IP 卓衍豪/地方學的武功秘笈 卓衍豪/“汪汪地瓜園”──堅忍的番薯,共好的金山 卓衍豪/大山北月──靠一所廢校翻轉地方的故事 卓衍豪/池上學 卓衍豪/教室裡裝不下的世界 卓衍豪/產地旅遊的潛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