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歷屆還是現任政府,它們都難逃“執政一週年滿意度下跌”的詛咒。而且下跌的幅度,前朝政府有過之而無不及。
根據默迪卡民調中心的調查,民眾對首相和政府的滿意度下跌。首相回應,他接受1200名受訪者的觀點,但他要照顧的是三千兩百萬人。換言之,民調結果未必代表全民的心聲。
ADVERTISEMENT
民調是否準確,它能否引導施政者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但多年來,民調的技術不斷進步,其準確度不斷提升。
據澳洲民主博物館,最早的民調在1824年進行,美國一家報館進行了一項調查,詢問讀者對當年選舉結果的看法。民調結果,戰爭英雄傑克遜(Andrew Jackson)將勝選,但預測失敗,對手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當選。
後來,蓋洛普(Gallup)調查技術誕生,它以“隨機抽樣”法(Random Sampling),選擇參與民調者,在1932年成功預測了愛荷華州的一次地方選舉結果。隨後,蓋洛普公司受全球矚目,至今仍是著名的民意調查公司。
隨著時間的推進,民意調查方法不斷進化,並且運用電話和互聯網等不同的工具,提升調查的有效性。在澳洲,自1993年以來,Newspoll準確預測選舉勝利者的比率高達約80%。
做民調的其中一個好處,是它可以運用統計學,以少數人的資料,預測多數人的看法。在資源有限的世界裡,民調仍是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當然,統計學不一定百分百準確,它存有誤差。近期在臺灣,民眾黨與國民黨嘗試合作,雙方以民調決定領導人選。民調結果出爐後,雙方因為在計算誤差的方法起爭議,最後不歡而散。
其實在統計學上,誤差有一個官方的算法。比如說,若民調訪問1000人,要達到95%的準確度,以最保守的算法,結果的誤差為3%左右。
回到大馬,若與一年前的民調相比,首相的滿意度從68%下跌至50%。雖然默迪卡民調中心沒有註明結果的誤差,但它訪問了過千人,人數比以上例子略多,誤差應該更小。
若以3%為誤差,首相的滿意度則為47-53%之間。換言之,即使考慮了誤差,僅有一半左右的人民,對首相的表現感到滿意。
獲得半數滿意度,不代表世界末日。據Gallup民調,歷屆美國總統的滿意度也僅有53%。現任總統拜登的滿意度也僅有37%,前任總統特朗普自當選以來,滿意度長期低於50%。
首相執政一年後,滿意度下跌,這不是一個好消息,但在外國,這可是常態。據essential report民調,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的滿意度近期創新低,從47%的高點跌至36%。
RealClearPolitics民調指,前任總理吉拉德、特恩布爾與阿博特在執政一年後,支持率跌至負數,即滿意的人少,不滿的人多。
團結政府的表現方面,人民對其滿意度從54%跌至41%(-13%)。看一看歷史,當年的國盟政府從63%跌至43%(-20%);馬哈迪帶領的希盟政府則從79%跌至43%(-36%)。
由此可見,無論是歷屆還是現任政府,它們都難逃“執政一週年滿意度下跌”的詛咒。而且下跌的幅度,前朝政府有過之而無不及。
除了滿意度,民調也顯示77.8%的受訪者認為,經濟是國家面對的主要問題。這反映了人們對經濟前景的擔憂。
過去一年,團結政府提出了一些開源節流的政策,包括鼓勵數字經濟、發展淨能源、進軍高效益領域等。外資方面,首相宣佈,大馬成功引入中資1700億令吉、美資630億令吉。節流方面,去年政府的補貼支出高達800億令吉,政府提出了補貼合理化措施,減少了支出。
無論是推行補貼合理化,還是吸引外資來馬,這些措施都需要時間來顯現其對經濟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決定經濟成敗的關鍵因素在於政府能否有效地執行這些計劃,並且持續不懈地將政策轉化為實際行動。
當民調顯示,十個人中有近八人對經濟前景感到擔憂時,這已清楚傳達了人民希望政府專注於經濟發展的強烈信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