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比都28日綜合電)隨著緬甸軍政府在與反抗勢力的交戰中遭逢挫敗,分析人士認為,持續的敗退表明,儘管擁有空襲和重型武器加持,緬甸政府軍沒有足夠的人力和作戰能力來收復失地。
美國和平研究所和威爾遜中心研究員葉妙海因說:“預測正進行的軍事進展的最終結果極具挑戰性,因為我認為戰局仍處於反抗勢力戰略的初始階段。然而,可以肯定的是,‘1027行動’已改變了軍事平衡,使之有利於反抗勢力。”他補充,政府軍“目前正在全國各地遭受360度的無情攻擊”。
ADVERTISEMENT
葉妙海因今年5月的分析顯示,緬甸政府軍的規模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小得多,只有大約15萬名人員和7萬名作戰士兵——“幾乎無法維持一支戰鬥部隊,更不用說維持一個政府了。”
他告訴CNN:“值得注意的是,在撣邦衝突短暫停火期間,政府軍將部隊從撣邦部署至克倫尼和實皆,使撣邦北部的反抗軍迅速取得了重大的軍事進展。任何進一步的軍事調動都將為反抗勢力在這些地區取得實質性進展提供契機。”
人們越來越擔心,軍政府正在把戰場上失利遷怒於人民。
針對平民的暴力是緬甸長期使用的軍事策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自政變以來,政府軍經常轟炸和燒燬整個村莊,並犯下其他侵犯人權的行為。
自10月的攻勢開始以來,當地的監測組織記錄了軍政府空襲和炮擊緬甸幾個村莊的情況。據民族團結政府(NUG)稱,11月15日,軍方空襲了欽邦巴杜比的一個村莊,造成11人死亡,其中包括8名兒童。
緬甸地處全球兩個大國中國和印度之間,南接泰國,西接孟加拉,而緬甸的戰事可能會破壞它與該地區鄰國的關係。
由於失去對邊境的控制,大批難民湧入鄰國。隨著軍政府無法給國家帶來穩定,這可能會激怒其僅有的盟友和主要投資來源之一的中國。
獨立分析人員阿諾德指出,緬甸的鄰國現已無法進入緬甸,這對軍政府來說是一次“殘酷的現實反思”。
他說:“所有鄰國都投入大量資金,以及和緬甸軍政府保持正面的關係。但一旦開始失去進入緬甸的通道,這些國家的整個地緣政治盤算就會改變。我認為中國是如此,而印度和泰國也是如此。”
阿諾德也稱:“需要明確的重要一點是,一支進行種族滅絕的軍隊是可以被徹底擊敗的。沒有必要再花10年的時間進行所謂的過渡。這種過渡從根本上說是必須與一支進行種族滅絕的軍隊進行談判及和解、註定被破壞的想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