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来日,有更多人愿意平和温婉地拼凑破碎的反殖记忆,不断给马来西亚写情书,以相对公允的角度,述说和看待那一代人承受的历史重担,真诚正视过去,勇敢展望未来。
ADVERTISEMENT
砂拉越反殖运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遍地开花,但没受幸运之神的眷顾风风火火到最后。逐渐式微的反殖运动,在顽强坚持到90年代的武装斗争宣告结束后划上句号。从开始到结束,砂反殖虽历时将近50年,不长不短,却是一些人的一生、一辈子。
那是个血泪交织,跌宕起伏的年代。被白人拉惹统治了百年的砂拉越人,反对布律克家族将砂拉越让渡给英政府,群情激昂的示威一次次表达了砂人自治的强烈渴望。但砂人没被同理,拒绝被殖民的呐喊没被听见。随后反殖民统治思潮在学生运动中快速滋长,一路挺进到宪制和体制的斗争、武装斗争和政治拘留抗争。
那段并不久远的过往,明明有无数人投入其中、明明还紧扣着一些人、明明仍承载无法磨灭的记忆与伤痛、明明正在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我们……但我们却轻描淡写地,彷佛不怎么样地看待这段历史,甚至把反殖运动仅等同于武装斗争而拒绝谈论,或视为禁忌,很是别扭。
反殖运动走向武装抗争,是无法回头的历史遗憾。刀枪无眼,炮弹无情。动起武,非死即伤。当中留下的历史伤痕需要被抚平和抚慰,无论是抗争方,还是捍卫方。不提、不谈,绝非抚平历史伤痛的方法。当然《星洲日报》在来临星期六,在诗巫主办的“那些年,我们走过反殖”访谈讲座,也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一场两个小时的访谈讲座,不可能完整、全面回顾和展现那一段历史。但希望能透过4位走过那一段岁月的长者,温和地叙述反殖画面。
要温和、不带情绪与私人情感地看待和叙述那一段历史伤痕,确实不容易。若不能放下成见,打破分隔,那一段历史将会是长久主观、片面和隐讳地存在。谈反殖合时宜吗?
因新作《五月雪》在金马奖再受关注的马来西亚导演张吉安曾说了一句激动人心的话:“总要有人在不合时宜的时代,做不合时宜的事情。”他果然就这么做了,在不被祝福下,不暴力、不血腥,温和而具渲染力地在电影《五月雪》中述说了马来西亚的敏感大忌“513事件”,但《五月雪》能否在国内上映是未知数。张吉安在接受台湾《天下杂志》采访时说:“《五月雪》彷佛是给马来西亚的一封情书,可是这封情书必须来到台湾读出来,给远方的她听见。”听来叫人感伤。
在文化多元碰撞的马来西亚,我们需要更多的张吉安,平和温婉地给马来西亚写情书。但不要只能在远方读出。
所谓的敏感永远不谈,就将永远敏感,永远是迷。希望来日,有更多人愿意平和温婉地拼凑破碎的反殖记忆,不断给马来西亚写情书,以相对公允的角度,述说和看待那一代人承受的历史重担,真诚正视过去,勇敢展望未来,让我们后代子孙能在平和的历史道路上,拥有更强大的前进力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