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安憶的小說,從最早的《小鮑莊》到《長恨歌》,再到《桃之夭夭》、《一把刀,千個字》一路追隨,從中得到的樂趣是看到一個作家的寫作軌跡。而最大的發現是作家對生活的體驗及感受,換言之,體驗也是一種實踐,隨著生活經驗的增長,不斷吸取的過程。
近些日因家人往院,我頻繁進出醫院;在醫院陪護,其實就是靜靜地守著,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出門前隨手從書架上抓一本丟進包裡,到了取出來要看時卻總是一本舊書,這倒也無所謂。就這樣,看了廖輝英看王安憶,都是些舊著——從走過的軌跡中看出一種氣派。作家到底是作家,不需要怎樣的主義,就只是一種感情,即能講述許多故事。而這感情也無需多浪漫,它就像閒情,可有可無卻很溫暖。
ADVERTISEMENT
剛看完《海上繁華夢》,是王安憶早期的作品。書中的幾個故事,各有各的獨到之處,卻每一個故事都有共同點,虛幻、空想、與現實距離甚遠。但所描寫的人物卻又是那麼的真實,使我想起拉美魔幻現實主義,除了營造虛幻氛圍與異樣境地,一切都是真實的,在真實的世界裡講述人生的狀態,以及鮮活有味的人和事。
構思這樣的故事,王安憶自己說,過程異常疲累和艱難;每一個句子像擠牙膏似的擠出來,所花的時間足以寫五倍同等的字數。
《海上繁華夢》,光看書名,便可預料內容是一場夢。即使抓住了發財的機會,結果也是夢一場。這非常符合中國哲學——人生若夢。
《漂洋船》說的是福建有一個姓陳的人,俗名阿昆。先人打過潮州強盜,是英雄。可是到了阿昆這一代,先人德澤已然黯淡。他是獨子,還沒等到他出生,父親便登上漂洋船,隨風飄到南洋去了。母親早晚給天后娘娘上香,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一炷清香。年復一年,父親始終沒有回來,阿昆也長大了,一如當年,又有人來邀他去漂洋,說那裡遍地黃金。阿昆被說得心動了,也要上漂洋船,可是母親不允許。阿昆自此不斷做夢,老夢見那黃金鋪地的地方。終於在一個夜黒風高的晚上偷偷登上漂洋船。而上岸的地方卻並非如傳說中那樣黃金鋪地。那是一個島,雖然經濟並不特別繁榮。但阿昆到底也站穩了腳,後來還娶了當地女子,就是沒想過要回故鄉。而尋找黃金的夢不曾中斷,他不甘心,決定再登漂洋船。他努力工作,拼命存錢,終於有了一條船,然後揚帆遠去……日子一年年過去,阿昆沒有回來。而阿昆母親的盼望與等待,則由他妻子來傳承,一如當年。
《玻璃絲襪》的繁華夢,致富的代價是以生命換取的;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跑私幫貨,從土匪窩裡逃出生天,其中一個男人的兩箱玻璃絲襪變成兩箱鈔票,卻反被鈔票困住了,日日夜夜想著如何把兩箱鈔票變成兩箱金條,最後因不懂得“變”,虧個清光。不但人生如夢,連繁華也是一場空!
《名旦之口》是一個靠名人關係成名的故事。現實社會中,這應當是很有意味的吧。寂寂無名的牙醫,診所終日門可羅雀。一日他與太太去看名旦唱戲,名旦一出場,一片喝彩聲,只有牙醫無動於衷,更無心聽戲,無意中瞄到名旦的牙齒,不禁眉頭緊皺,搶過太太手中的望遠鏡,調到最高倍數對準名旦的嘴部看個不停。回家後馬上給名旦寫信,同時貼出告示,牙醫遠遊,診所暫時休業。說也奇怪,診所休業後,名旦也不肯登臺了。傳聞她到處去找一位牙醫。
等到診所復業,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就是名旦要找的那位牙醫。消息傳開,診所門庭若市。而名旦正要去牙醫診所,牙醫卻已經來到門口,還捎來了各方土產……
過了不久,名旦又登臺了,大家發現她出落得更加嫵媚了,特別是兩排牙齒,像編貝般又白又整齊。
牙醫出名了,當然也致富了。這個故事的繁華不是夢,卻恍然若夢。而現實社會從來都不缺這種真事——這種帶動,以前叫攀龍附鳳,現在叫名人效應。
這樣的人與事,讀來並不覺得荒唐,反見功力——題材嚴謹而寫得輕快。幾乎忘了王安憶自己說的,每個字像擠牙膏般擠出來,寫得異常疲累艱辛。這種痛苦,其實也是作家的樂趣。
相關文章:
【專欄.所見微塵】李憶莙/替歷史寫的
【專欄.所見微塵】李憶莙/末代輓歌
【專欄.所見微塵】李憶莙/人生軌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