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是成為正式教師的第一步,若有意成為教師,可以報讀由教育部開辦的教師學士課程(PISMP)。這項為期5年的師範課程,旨在培訓具有大學資格的各源流小學教師。
不過,師資短缺的問題,恰恰出現在PISMP課程的名額和教育部實際數據不符,一些冷門科目無人問津。
ADVERTISEMENT
彭德生:須依退休人數培訓師資
大馬華文理事會副主席彭德生指出,教育部必須根據師資系統中退休教師的人數進行配對,以吸納學員參與PISMP課程。
“如果某一年有1200名教師退休,這就代表教育部必須在教師退休的這一年內培訓出相同人數的教師,以填補這一年所出現的師資空缺。”
彭德生曾擔任吉隆坡教育局華文科督學,也是教育部前副部長拿督馬漢順的特別事務官。在馬漢順出任副教長期間,他曾協助瞭解PISMP課程和師資情況的事務。
他說,在2020年,副部長辦公室開始對外公佈PISMP華小組各個科目所分配到的名額,最終發現到一些冷門科目永遠處於真空狀態,無人問津,因而導致華小師資培訓永遠不足。
他舉例,其中一項冷門科目是體育與健康,在2020年第一輪PISMP課程招收的150個名額中,最終只吸納了7人。
“在體育與健康科目中,有143個名額(95.4%)是沒有被填補的……”
另外,美術科有100個名額,只吸納了15人,足足85%的名額未能被填滿;至於設計與工藝的120個名額,則僅僅吸納8人。
勿一窩蜂申請熱門科
在2020年之後,副教長辦公室和各個教育團體接洽之後,各團體的口徑紛紛改為“冷門科目乏人問津”,而不再一味停留在“華裔生不熱衷當教師”的說法。
“我們很有目標性地告訴學生,勿只是一窩蜂申請華文、數學或科學,因為這3門科目都是華小組的熱門首選,幾乎每年都會超出所設定的標準。
“如果只是招收30位或60位學生,但申請者永遠都超過400人。因此,即使400人合格,到最後也只有30至60人被吸納,剩下300多人,代表他們無法擠入這個門檻。”
人數不足不開班 沒中文講師
學員投訴副修華文遇阻
除此之外,在近幾年來,教總多次接獲師範學院小組學員(非主修華文)的投訴,他們聲稱在副修華文上面對諸多難題,其中一個是因副修華文人數不達10人,而遭到院方拒絕開班。
不具名的學員申訴,他們有足夠的學員人數,但卻面對沒有中文講師的窘境,以致學院無法開辦華文班,他們最後被迫選擇其他副修科目。
據《星洲日報》瞭解,教育部由始至終都沒有明文規定PISMP課程華小組的學員一定要副修華文。
不過,倘若他們在培訓期間無法副修華文,也沒有辦法具備一定程度的華文能力,他日被派往華小執教時,肯定無法符合華小實際要求。
除了主修華文組的學員會在5年的受訓期間修讀華文,其他華小組學員如主修歷史、美術、科學、音樂學員的情況則不一樣。倘若他們沒有選擇副修華文,他們是以馬來文接受培訓,畢業後可能出現被派往國小執教的風險。
謝立意:教總曾爭取到教部卻沒規定
華小組學員應副修華文
教總主席謝立意指出,教總曾於2012年在解決華小師資短缺問題圓桌會議上,爭取到教育部同意讓華小組學員必須副修華文,但隨著局勢的演變,教育部始終沒有規定華小組學員必須副修華文。
他接受專訪時說,華小是以華文作為主要教學媒介語,教總也強調受訓的學員必須修讀華文,以符合教學的實際需求。
“基本上,在5年的師範培訓期間,學員都是以馬來文受訓,但畢業後到華小執教時,還是必須以華文來教導有關科目。
“因此,我們希望學員能夠在5年受訓期間副修華文,以加強對華文的掌握能力,同時也能確保在教學上達到更好的成效。”
他表示,對於國小組的學員而言,在5年受訓期間,幾乎所有科目都是以馬來文為媒介語,因此,即使國小組學員沒有副修馬來文,這對他們畢業後被派到國小執教也不成問題。
確保符實際需求
他說,有鑑於華小的特殊情況,教育部有必要規定華小組(非主修華文科)的學員必須選修或副修華文,以符合華小教師的實際需求。
為了確保華小組的學員在受訓時都修讀華文,教總也積極向教育部爭取,把師範課程分成3大組別,即華文組、馬來文組和淡米爾文組,其中華文組必須以華文作為主修課,而其他非語文科目包括數學、科學、美術、體育、音樂、學前教育等則作為副修。
謝立意表示,上述的安排是為了確保被派到華小的教師能夠教導所有以華文作為媒介語的科目,校方在安排教師教學的工作上更為順暢。
在今年的PISMP招生中,華小組增設了主修華文,副修體育、美術,以及設計與工藝科的3項課程選擇,這不但讓華裔子弟在申請師範課程時多了一個選項,也解決了一些課程乏人問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符合華小師資的實際需求。
魏家祥:教部須有長遠規劃
多管齊下解師資荒
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是當務之急,也是重中之重。
教育部前副部長拿督斯里魏家祥指出,教育部需要多管齊下解決華小師資不足的問題,而且必須要有長遠的規劃,任何新措施和變動都會影響師資。
“大家必須謹記‘牽一髮,動全身’,教育部在推行任何的新措施時,都必須做出周全的準備。”
是時候重啟特委會
他憶述,內閣於2012年2月22日的會議上同意成立“解決華小師資短缺特別委員會”,以從各個方面著手處理師資不足的問題。
當時,參與會議的組織包括教育政策研究與規劃單位(EPRD)、人力資源組、師範組、教育服務委員會(SPP)、教總、董總、全國華小校長職工會、教專、華總、華理會。
在各方定期展開的會議中,特委會鑑定了數項重要課題,包括課業輔導教師須具備雙語能力(華語為主);小學第一階段的國語和英語教師須具備雙語能力、第二階段馬來文及英文由具國語和英語專業資格的教師執教。
此外,微型華小的國英語教師須具備雙語資格、沒有華文資格的社會科學系教師將由擁有華文資格的臨教所取代。
魏家祥認為,教育部是時候重啟“解決華小師資短缺特委會”,以從各個方面著手處理師資不足的問題。
建議重開假期師訓班
他建議,教育部可重新考慮開辦大專資格的臨教假期師訓班,讓具備大學資格且對執教有興趣的臨教能通過1年半的受訓,以正式成為合格教師。
“這樣的培訓方式能最快填補空缺,不需通過5年的時間培訓新一批的準教師。”
他指出,教育部可發放足夠的臨教準證,暫時填補師資空缺,以避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受影響。
他說,教育部可考慮招聘師範學院華文講師,以加速培訓華文教師。
陳大錦:糾正“師資過剩”
重新標籤有效
董總主席陳大錦指出,教育部今年啟動了華淡小教師重新標籤(Retagging)計劃,並糾正各州屬師資過剩的數據,其中已陸續在雪蘭莪、吉隆坡、森美蘭、檳城、吉打和玻璃市完成重新標籤的工作。
他形容,重新標籤計劃是以科學的統計方式進行,並更準確反映出各州師資短缺的情況。
“這是一項很有效的措施,尤其教育部官員一直強調師資足夠,但有關數據和學校實際情況不符。”
他指出,在柔佛州217所華小當中,教育部數據中顯示華小過剩280名教師,但經過重新標籤之後,師資數據減少了92%以上,如今已減至21人。
不擴大招生師資年年不足
然而,他認為,教育部在今年的師資調派上分配不足,以致明年的華小組教師人數依然會不足夠。
“明年的師資招生計劃必須加倍提升,否則,師資年年都不足。”
師資短缺的問題不但會對學生學習造成影響,甚至讓許多有意投入教育界的人士卻步,深怕政府沒有誠意解決嚴峻的師資問題。
不過,人生有夢,築夢踏實。董教總與各團體依然積極推廣“我要當老師”運動,鼓勵各方朝著執教的夢想前進,而教育部也開始啟動重新標籤計劃,以著力改善師資數據有誤的問題。
師資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但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方案,絕不能怠慢和忽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