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专题

|
发布: 5:26pm 02/12/2023

教育部

华文教育

华文师资

教育部

华文教育

华文师资

剪不斷理還亂的華文師資課題 | 根源看問題才能對症下藥 正確統計師資 填缺口

练珊恩/报道
馬來西亞中文促進會到全馬各州進行推廣報考華文講座活動。(圖取自網絡)

中學華文師資面對10年內每年有上百名教師退休的挑戰,該怎麼做才能撐過大馬華文教育正在面對的這個大關卡?

接受訪問的教育界人士一致認為必須從根源解決問題,那就是統計師資的方式,進而確認全國中學實際缺乏的教師人數。

ADVERTISEMENT

唯有正確地看見問題,才能準確地解決問題,政府相關機構及民間組織也才有可能齊心合力,多管齊下地確保華文教育的完整延續。

本報整理了受訪者所提出的建議,當中包括重啟教師教育學院(IPG,俗稱師範學院)的中學組師訓班、推出創新機制,如流動教師等。

林汶珊建議重新開設師範學院的中學華文組師訓班。(蔡偉傳攝)
林汶珊:應重開中學華文組師訓班

大馬國民型華文中學校長理事會主席林汶珊建議,重新開設師範學院的中學華文組師訓班(PSM/PC)。

她指出,以前的師範學院有開設華小組師訓班(PSR/PC)和中學華文組(PSM/PC),但是如今只有華小組。

“倘若開設中學組,5年後,我們肯定就有一批又一批年輕有為的中學華文老師生力軍,他們至少有25至30年的服務期限,一連三五年,大可減少中學華文師資荒的問題。”

吉隆坡教育局華文科前督學彭德生也持同樣意見,並認為應讓中學組與小學組的學生一樣,都能以大馬教育文憑(SPM)成績申請,且在畢業後直接被吸納至政府學校。

為了表彰雪隆區政府中學的華文教師,關懷母語運動委員會在今年5月特別舉辦服務獎暨謝師午宴。(檔案照)
師範學院有能力培訓中學師資

然而,師範學院目前有能力培訓中學師資嗎?答案是,有!

接受訪問的師範學院講師說,自師範學院20多年前與蘇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學(UPSI)明確分工,前者專注小學師資培訓,後者專注中學師資培訓後,師範大學就鮮少開辦培訓中學師資的課程。

直到去年10月,師範學院在教育部的指示下,接收了一批中學合約教師。他們是教育部在一次性招聘計劃下所聘請的教師,由於不具備教育專業的背景,因此必須通過師資培訓,才能轉正成為正式教師。

這是由師範學院開辦的大學生教育文憑課程(PDPP),前身是畢業生小學師訓課程(KPLI)或畢業生中學師訓課程(DPLI),或俗稱的“假期師訓班”,是許多合約教師或臨教成為正式教師必修的課程。

接受訪問的師範學院講師指出,去年10月,全國共有24名中學華文合約教師參與PDPP,分別在3個院校上課,即柔佛新山(7名學員)、彭亨立卑(12人)和砂拉越美里(5人)。

這些學員包括來自廈門大學、拉曼大學、馬來亞大學等,皆有中文系學術背景。

PDPP按指示培訓沒直接招生

不願具名的講師說:“我很驚訝全國才這麼少人,蠻可惜,也是浪費師資的,因為一班才7人、5人,但是花的時間是一樣的;我們有足夠的講師可以培訓更多人。”

他指出,師範學院一個班級最理想的學生人數是20人。他坦言不曉得學員少的原因,因為師範學院PDPP只是按教育部的指示進行培訓工作,並沒有直接招生。

他披露,師範學院在擬定課綱時,已分別擬好小學和中學的內容,只是一直以來都以培訓小學教師為主,只有在教育部認為有需要時,才讓師範學院也培訓中學教師。

換句話說,師範學院現在就具備培訓中學師資的能力。

馬來西亞中文促進會為鼓勵學生報考STPM華文,於2022年首次舉辦STPM中文特優獎勵金頒發儀式。(圖取自網絡)

其他建議還包括:

⚫一人服務數所學校 “流動教師”取代母語班

彭德生建議設立“流動教師”制度取代母語班的方式,以便一名教師能夠成為特定範圍內數所學校“正式但半固定”的華文教師。

“例如某個地區的華裔較少,該區域多所學校的華文班都只是兩三班,那麼就可以派一名流動教師到這幾所學校服務。”

他指出,由於教師需要服務不同的學校,因此必須圈定特定範圍,如不可超過20公里,以方便這名教師的走動。

“流動教師和母語班教師最大的分別是,流動教師等於是半固定在這幾所學校,校方可以將華文課編入正課時間表,這就會帶來很大的不同。”

新機制可套用國際語言科

他坦言,新制度必定有許多細節需要一一敲定,如這名教師的職業規劃、評估與升級制度和福利等。儘管需要花時間和經歷去妥善制定,但是長久來看,此制度利多於弊。

“一旦制定好流動教師的機制,其他科目如淡米爾語、日語、法語等額外語言或國際語言科目也能套用,這也符合教育大藍圖裡鼓勵學生掌握第三語文的目標。”

⚫縮短等待受聘過程 教部應吸納依大畢業生

接受訪問的教育界人士皆認為,教育部每年沒有固定吸納依大畢業生,是造成中學華文師資無法填補的原因之一。

這也是依大與師範學院明確分工後最大的不同,因為師範學院的畢業生將全數被教育部吸納成為小學教師,依大畢業生則需等待教育服務委員會開放招聘,才提出申請和參與面試等。

有者很快受聘,有者則等上一兩年。

彭德生說:“現在欠缺中學華文教師,而依大的學生就是受訓中學華文,且擁有教育專業資格,在這兩個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下,應該有別於教育服務委員會(SPP)聘請其他申請者的管道。

“這是讓依大生和師範學院生的身分做一個等同,唯一的分別是,政府沒有提供依大生學費全免和每月津貼,因此學生有權不申請成為政府教師,但教育部必須是主動向他們開放錄取才是。”

若教育部能在學生就讀的最後一年或最後一個學期時,便主動開放錄取,甚至直接啟動面試程序,不僅能減少畢業生流失到私人界的幾率,也能縮短學生等待受聘的過程。

減培訓成本留人才 直聘高等學府中文系生

林汶珊建議教育部與高教部合作,直接徵聘本地公立與私立大學的中文系畢業生成為中學華文教師。

她認為,此舉能減少培訓成本,並且留住專才。“不然越來越多本地中文系大專生到新加坡、澳洲、越南、泰國等國家當華文老師了。”

建議中文系生兼修教育專業

彭德生則建議讓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兼修教育專業,這能縮短目前學生須在完成4年的本科課程後,再修讀1年教育文憑的時間。

此外,師範學院的講師指出,目前也有第三方透過教育部與該學院合作,以協助培訓師資;各大專學府的中文系是否也能效仿此做法,以便學生有機會到師範學院參與師培課程?

“師範學院的宗教科有這樣的情況,例如宗教局跟教育部協商,經費是由該單位出,培訓的課程就由師範學院提供;此外,幼兒園教師也有。”

⚫鼓勵年輕人執教鞭 提高SPM及STPM華文科報考率

許多組織如關懷母語運動委員會、大馬國民型華文中學校長理事會、大馬中文促進會、大馬中學華文教師聯誼會、教總和董總等,都積極舉辦宣導會與講座,鼓勵更多學生報考華文和選擇教師行業,並協助減少學生對申請成為教師與參與面試的困惑。

鼓勵學生報考SPM華文科尤其重要,因為目前要成為中學華文教師的管道,無論是到依大修讀中文教育學士課程,或到其他高等學府修讀中文系,之後再加上教育文憑課程,均要求申請者在SPM華文科上考獲一定的成績。

同時,若要進入本地公立大學,STPM成績便扮演了關鍵角色,且要成為作育英才的中學教師,無論是依大的教育課程還是馬大的教育文憑課程,都對STPM的累計平均績點有更高的要求。

然而,選擇STPM作為升學管道的學生,尤其是華裔學生的人數逐年下降,報考STPM華文科的人數近年來更跌至300人以下。

潘碧華指出,公立大學在錄取學生時,將依據STPM四科最高分的成績來篩選。(辛柄耀攝)
潘碧華:STPM華文科成績可增入學機會

馬大中文系主任潘碧華博士說,除了特定的理科課程,公立大學大部分學院都不計科目地根據學生在STPM考獲最高分的4個科目成績來進行篩選和錄取。

她說:“許多人誤以為華文科不算分,其實不然,是根據4個最高分的成績。如果其中一科是華文,考得好,實際上可以幫助提升入學的機會”

華社也有STPM華文很難考的迷思,然而在2022和2021年,華文科考獲A或A-的學生達26%。

若教部不正視
民間組織難使力

中學嚴缺華文師資的危機迫在眉睫,社會人士與教育組織數十年來不斷促請教育部正視與解決,卻遲遲看不見顯著的改善,而自主地發起許多計劃與措施。

然而,這些民間活動所取得的效果,在沒有得到教育部從根本上解決師資標籤與培訓系統問題的情況下,顯得非常有限。

中學華文是否嚴重缺乏師資?大家心裡有數,教育部解決師資短缺問題的意願,將直接決定此問題在未來10年內的嚴重程度,以及大馬華文教育往後的命運。

關愛母語運動委員會今年7月舉辦“同學們,TIK華文吧!”研習營,鼓勵更多學生報考SPM華文。(檔案照)

专题∕29/11见报∕中学右版∕剪不断理还乱的华文师资课题

備註:數據取自大馬考試理事會(MPM)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