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经

|

财经封面

|
发布: 11:23am 04/12/2023

大马

安华

拼经济

安华经济学系列

大马

安华

拼经济

安华经济学系列

安華經濟學系列(一) | 時隔30年重掌大權力 安華拼經濟 大馬再創高峰?

文/伍咏敏

90年代,大馬經濟突飛猛進,與印尼、泰國和菲律賓並駕齊驅,被譽為“亞洲小虎”,國內生產總值高速增長,股市人人有錢賺。

時任副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在1991至1998年代兼任財政部長的時候,在國際政經界名聲大噪,1993年被《歐洲貨幣》(Euromoney)列為最重要的四位財政部長之一;1996年被《亞洲貨幣》(Asiamoney)評選為年度最佳財政部長。

ADVERTISEMENT

時隔30年,安華再次擔任大馬財長,水深火熱的人民寄以厚望。“安華經濟學”是不是我國經濟未來的明燈?曾經的最佳財長,能不能再次帶領大馬經濟再創高峰?

比90年代挑戰更艱難

2022年11月19日,我國第15屆全國大選後,經歷了峰迴路轉的5天,最終迎來團結政府,安華也在等待了20多年後,排除萬難成為大馬第10任首相,並在30年後再次擔任財政部長。

安華在1991至1998年代,擔任副首相兼財政部長時,備受國際政經界領導人關注,也曾經獲得最佳財政部長的榮譽。

這幾年,大馬一波三折,連接經歷了政治動盪和冠病疫情衝擊,財政赤字需進行改革,加上目前外圍不明朗因素,經濟環境挑戰重重,人民自然會對安華寄以厚望,希望他帶領大馬再現生機。

拉曼大學商業與金融學院教授黃錦榮博士認為,安華再次擔任財政部長,事實上挑戰更艱難。這次他要引領大馬脫離目前窘境,讓經濟再次生氣蓬勃,絕對不比30年前容易。

他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說,安華現在的挑戰,遠比90年代大,因為內外圍政經環境與氛圍都已不同。

回顧90年代,柏林圍牆剛倒下,蘇聯瓦解,正如政治經濟學家弗朗西斯福山1992年的著作《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寫到,歷史的終結,意味著自由民主制將成為所有國家政府的唯一形式。

“當時,美國是世界唯一的霸權,大國之間沒有有紛爭,貿易全球化和自由化是國際環境的主旋律。”

反觀現在,大馬的外圍挑戰包括中美貿易戰、俄烏戰爭和最新掀起的以巴衝突等,各國對貿易全球化的想法也改變了。

國安成主要考量

黃錦榮舉例:“現在,在美國談貿易自由化,宛如是個詛咒,他們已不再相信這一套,更流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另外,國家安全也是經濟政策的主要考量。”

他解釋,90年代,國家安全不是主要經濟政策的考量,現在,國家安全是第一,第二才是經濟考量。

“所以整個經濟環境沒有90年代那麼友善。因此,安華所面對的挑戰更大。”

大馬經濟前景仍樂觀

世界銀行宏觀經濟及貿易與投資高級經濟學家張有傑接受訪問時指出,作為一個小型開放經濟,大馬對於外圍經濟動向敏感。

短期內,影響大馬經濟的外圍因素,包括隨著全球經濟增長率放緩,製造品和原產品的需求疲弱。

基於全球融資環境緊縮、中國也因債務上升、房地產領域走軟和老齡化等,經濟增速放緩等外圍風險,該行預測大馬2023年全年經濟增長率為3.9%,比3月預期的4.3%,低了0.4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增長率每下滑1個百分點,大馬的經濟增長率將相應減少0.45個百分點,也受到大量跨境資本流動的影響。”

同時,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世界貿易組織(WTO)也把今年全球出口增長預測,下調至僅增長0.8%。4月時,原本預計增長1.7%。

“今年上半年,大馬的出口萎縮6.4%,現在預測全年將萎縮5.8%。”

對比3月,世銀和國家銀行都對出口增長率相對樂觀,分別預測將增長2.2和2.7%。

至於國內,世銀認為,大馬通脹率高企,因家債高且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率疲軟,可能影響家庭消費力度,導致家庭消費不明朗。

同時,今年極端的氣候,也衝擊農業領域生產,以及礦業領域的維修活動。

第三季經濟增長3.3%優預期

除了外圍挑戰,我國公共收入基礎收窄,財政吃緊也令人擔憂,因此需要進行財政改革,擴大收入和合理化補貼。

但政府在公佈2024年財政預算時,一直被視為“選舉毒藥”的消費稅(GST)沒有重啟,也沒有更多針對性補貼改革細節,因此在許多人眼中,這個財算似乎顯得有點“不湯不水”。

加上馬幣兌美元幣值的近年來節節敗退,都引起國人擔憂。根據彭博社資料,馬幣兌美元匯率11月30日收在4.6495令吉,今年最低貶至4.7937令吉,是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25年以來的新低。

無論如何,因國內需求擴大,加上服務旅遊業和建築業增長推動,大馬今年第三季經濟增長3.3%,優於市場預測。

國家銀行總裁拿督阿都拉昔認為,儘管受到外部衝擊,全球環境充滿挑戰,但本國私人消費展現增長力,因此預計全年4%的經濟增長目標可達標。而且內需仍是明年經濟動力,經濟增長料介於4至5%。

適應外圍環境需求變化

他早前在第三季經濟增長彙報會上解釋,數據顯示,儘管我國受外圍因素衝擊,但經濟和出口結構多元,有能力適應外圍環境和需求變化。

大馬今年首季和次季經濟分別增長5.6和2.9%。

張有傑也說,從好的一面來看,投資活動仍有韌力,而且旅遊相關活動蓬勃復甦,都顯示出國內需求可能比目前估計的更強勁。

因此他指出,世銀對於大馬的經濟前景展望,還是很樂觀且正面。

他說:“2022年,大馬的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為1萬1780美元,距離最新的門檻1萬3845美元,僅2065美元之差。排除特殊情況,最新的基本預測顯示,大馬有能力在2030年之前,就超越高收入國經濟地位的門檻,晉升高收入國。”

12月4日見報  安華經濟學系列(一)

回顧歷史:時勢造就安華當年成就

回顧90年代的大馬經濟,國內生產總值每年介於8至9%的增長率;根據彭博社資料,吉隆坡綜合指數更一度在1994年最高去到1332.04點;也在94、95和96年期間,取得自1957年獨立以來,少有的財政盈餘。

國家和經濟一片繁華,這都歸功於安華嗎?黃錦榮說:“不是因為安華有多厲害,引領國家經濟起飛,而剛好是大馬經濟最好的那幾年。”

而且最佳財長等的評估條件,主要是財政盈餘等,因此他認為,安華當年的成就更多的是因為大時代的助力。

若說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安華正好在對的時機,站在對的位子上。

無論如何,安華在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因與時任首相敦馬哈迪應對金融風暴衝擊方式,持不同意見,最終被革職。

2原因助高速發展

至於大馬經濟的發展軌跡,黃錦榮說,我國自獨立以來致力於要創造屬於本土的企業,但一直都失敗。

因資源豐富,1970年代,大馬國內經濟活動以橡膠和原棕油加工等資源加工為導向。雖然,美國最大半導體商英特爾(Intel)那時候進軍檳城,但仍屬早期。接著1980年代初期,發展重工業也未有佳績。

他指出,大馬經濟起飛,歸功於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數個因素。

首先,1985年代,日本企業因《廣場協議》往南移,帶動供應鏈成型,大馬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工業領域與全球生產鏈接軌,造就了我國90年代經濟起飛。

第二,80年代末,全球對於資本管制放鬆,也是大馬經濟的激勵因素。

馬新股票交易所分家吸引外資

“一直到80年代,歐洲仍有資本管制,到80年代末以後,才開始盛行資本自由概念。隨著國與國之間的資本管制取消,資金自由流動,90年代,組合基金流向全球。恰逢大馬股票交易所與新加坡的股票交易所在1989年分家,成為獨立交易所,於是吸引了這些往外流的外國投資者。”

90年代,大馬資本市場也是開放的,沒有資本管制,馬幣可以在全球自由買賣,外資基金能夠自由進出大馬股市。

最後,因1980年中期公共債務危機後,為了縮小政府的體制,配合國內的經濟發展需求,大馬政府在1990年代推行私營化,把原來屬於政府機構如國家能源公司、國家電訊公司、南北大道等上市,也助我國在1997年前,高速發展。

因經濟蓬勃,政府的收入大過支出,所以在94、95和96年,少有地取得財政盈餘。

經濟炙熱稅收多致財政盈餘

黃錦榮認為:“不是因為安華厲害,大馬才有財政盈餘,而是剛好那個年代,我國經濟非常蓬勃和炙熱。”

他還說,那年代,最盛行的作文題目就是“如何達到零通脹率?”。

“當時我國通脹問題很嚴重,而且不是供應鏈所致,而是國內需求太高。同時,經濟炙熱,稅收很多,政府自然就會有盈餘。”

此外,他指出,90年代我國房地產市場也是非常蓬勃,是重要經濟增長推動力之一。

政治稅制挑戰更大

儘管有外圍挑戰,拉曼大學政治與新聞系講師劉惟誠認為,對安華而言,大馬目前內部的挑戰肯定大於外圍因素。

他接受訪問時說,大馬既需要進行經濟和財政結構改革,也面對政治挑戰,特別是要如何獲得馬來人的支持。

土著精英利益和裙帶關係、官聯公司(GLC)內部結構複雜等,都是大馬根深蒂固的結構問題。一旦進行改革,肯定會影響到一方的利益。

而且稅務機制不透明,各個部門訊息也不互通,引起許多執行上的不便。

以消費稅為例子,儘管最近重啟消費稅的呼聲很高,且理論上,消費稅比銷售服務稅更好,但2013年倉促執行,且不透明,最終敗給執行力不到位子。

有鑑於此,他說:“現在的環境,對安華並沒有當初那麼友善。”

劉惟誠以時任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推行消費稅為例,雖然2013年,政局對國陣沒有太好,已失去三分之二的優勢,但議席仍過半,能單獨組織政府,在國會有一定的數量和影響力。

要搞好經濟也怕被搞下臺

但現在,安華本身的票源不夠,必須依賴砂盟(GPS)等支持,組成團結政府。因此相信,安華雖意識到要搞好經濟,但也不能夠因為搞經濟,而把自己搞下臺。

他說:“而且比較90年代,現在環境完全不一樣。當時馬哈迪大撒錢,國家經濟起飛,經濟增長處於超高水平。但若那時候我國有機會進行經濟改革,成功幾率相對高。”

政權交替易 未來路不易

黃錦榮也說,安華現在要進行大馬經濟改革,所需的政治意願,要比90年代來得更大,因此他現在的路,沒有比以前更好走。

“首先,政治上,目前我國沒有當年的一黨獨大局面。90年代,大馬唯一的霸權就是巫統,就好像全世界唯一的霸權就是美國。沒有政治紛爭,大家的專注點,就可以放在經濟。”

現在大馬政治雖不算動亂,卻是一個聯盟組成的團結政府,政權容易交替,導致很多時候經濟考量都離不開政治生命。

他舉例:“政府要著手進行補貼改革。若到了明年,即將推行的時候遭到人民大力反抗,甚至像之前那樣,把消費稅鼓吹成反政府的口號。到時,你會不擔心,而一意孤行嗎?”

黃錦榮認為,政局的演變有可能導致經濟改革不成,因此也是安華另外一個很大的挑戰。

需更長時間推動內需

此外,他指出,要提高國家經濟增長率,政府需要推動內需,然而這又是一大挑戰。

“一方面,我國需要鼓勵家庭多消費,同時卻又面對家債高,儲蓄率不足的問題。因此激勵內需,不是三天兩夜,短期內就可以解決,需要更長時間去推動。”

黃錦榮還說,90年代時,國民對於經濟的想法簡單,目標單一,只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國家經濟增長率即可。

但現代人對於經濟的要求,不再是單一的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成為高收入國”都無法激動人心。

也就是說,現在國人對於經濟發展的要求,遠比90年代大。

現代人對於好的經濟環境有不同的詮釋,而且要求更高,比如有好的工作、高薪、良好的生活環境,諸如此類。

因此他相信:“今天的安華,日子要比90年代的安華,更難過一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