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式薪金制的目的是在增加生產力的情況下,提高工資,解決國人收入太少的問題。這項政策的出發點與方向是正確的,然而就如其他政策一樣,最重要的還是執行力。
ADVERTISEMENT
政府談論漸進式薪金制已有一段時間,雖然坊間大致上知道這項政策的宗旨,惟卻不清楚較具體的內容細節。隨著經濟部長拉菲茲日前於國會下議院提呈《漸進式薪金制政策白皮書》,這項政策的輪廓也就越發清晰。
《漸進式薪金制政策白皮書》建議,政府發放現金獎掖協助企業調薪,新進僱員每個月最多200令吉,非新進僱員則是300令吉,為期12個月。月入1500令吉至4999令吉的大馬公民僱員皆符合資格,估計會有約400萬人受惠。
國人薪資過低的問題存在己久,雖然我國多年來取得不錯的經濟成長率,一度躋身亞洲四小虎之列,奈何經濟果實非人人得以分享。尤其是低收入群體,並未充分享受到經濟成長的碩果,反而被生活負擔壓得透不過氣。
以往,物價在低處徘徊,因此即使薪資不高,咬一咬牙,也就挺過去了,惟近年通脹高企,物價節節上升,而薪資卻緩慢增長,甚至停滯,完全追不上通脹的速度,老百姓的錢變得越來越小,購買力下降,經濟負擔日益沉重。這個老問題,不能再拖下去了!
根據2023年第一季度僱員薪資報告(正規領域),在654萬名正規員工中,73.3%員工的薪資低於月薪5000令吉。另外,近56%員工的薪資低於月薪3047令吉;47%的員工薪資低於貧窮線收入;超過10%的正規員工獲得每月1500令吉的最低薪金。種種數據顯示,薪資過低是國內員工面臨的最大問題。1500令吉的薪金如何承擔這個高物價時代的生活費?根據公積金局發佈的“我的預算”(Belanjawanku)報告,一對沒有孩子的夫妻,需要約4590令吉的月收入才能在巴生河流域過上體面的生活。月入3000令吉的城市家庭就只能勉強湊著過日子,根本談不上什麼體面的生活。
面對薪資過低的現象,政府並非毫無作為,當局通過最低薪金制來保障低收入者的福利。但這並不能有效解決困境。另外,這項政策為僱主增加成本負擔之餘,未提高生產力,故向來不受僱主歡迎。而漸進式薪金制則在某種程度上回應了這個問題。
漸進式薪金制和與最低薪金制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與生產力掛鉤,而後者卻與生產力無關。通過漸進式薪金制,不但員工獲利,僱主也會因為生產力的增加而受惠。甚至整體社會,也會在追求績效和效率的文化之下,獲得向上提升的契機。
漸進式薪金制的目的是在增加生產力的情況下,提高工資,解決國人收入太少的問題。這項政策的出發點與方向是正確的,然而就如其他政策一樣,最重要的還是執行力。
作為開端,政府計劃發放現金獎掖協助企業調薪,不過這種現金獎掖僅是一種短期措施,無法長久持續。涉及初始計劃的各方須互相配合,交出成績,製造一個良性循環,讓更多的企業願意參與這項政策。
僱主不該只盯著薪金來計算,以為多給員工一分,自己就虧了一毫,這並非零和遊戲。只要僱員能積極自我增值,提高生產力,僱主也能從中受惠。而僱員們在呼籲老闆加薪的同時,也要致力於提高效率,用實力來說服老闆調整薪金。
我國的薪資實在是太低了,如此薪酬,如何激勵員工,怎樣留住人才?漸進式薪金制未必是解決低薪現象的完整答案,但作為一個起步,還是值得鼓勵與讚揚的。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