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发布: 2:07pm 05/12/2023

想吃一顿家常饭

手剁猪肉

咸鱼蒸肉饼

艳妇VS少女

实香

腌制法

霉香

梅香

精肉

花腩片

卢伟力

咸鱼猪肉

马友

胡须佬

咸鱼

胡天胡地

咸鱼致癌

胡须佬 | 咸鱼猪肉

晒制前鱼身先行发酵,所以肉质糜烂。直接晒制,肉质坚实。梅香历经沧桑,味道擈朔迷离,多少秘密在其中。实香入世不深就被推出来行走江湖,味道憨直忠实。梅香是艳妇,实香是少女……

fkxx20231205tlk1

ADVERTISEMENT

机上百般无聊,刚好翻到的〈〉:

肉片 炒白菜 炒芥兰

榨菜牛肉 蒸矮瓜 蒸咸蛋

我的食谱其实很简单

莞尔之余,一窥窗外,蓝天白云,神清气爽。窗内,沙爹鸡饭泛黄无神,就这样想念起永恒的咸鱼了。

管你大江大海如何称霸,最后还是逃不过食物链的宿命。咸鱼提早了结,在盐巴中搁浅,就这么定了型。谁说咸鱼没有理想?

自小对咸鱼就有无可救药的迷恋。凡有咸鱼的菜肴:炒豆芽、蒸豆腐、焖茄子、炒饭、炒米粉;还有咸鱼鸡粒煲、花腩煲、木耳腐竹煲、咸鱼骨杂菜咖哩,都是last supper 清单,死前必吃。尤其最朴实的煎小黄鱼gelama ,看到一定不放过。

芸芸众咸鱼,一生中最爱,还是

猪肉宜用薄,也可用没那么肥腻的。花腩带肪香,入口顺滑;精肉健康,入口干涩。健康与美味,就像美人和江山,怎不能两全?

本地咸鱼多是马鲛、曹白、三牙;也有人称“梅香”的。本地的“丹劳”也是隽品,一盒400克,已经卖50大元。不过大名和江湖地位没“梅香”那么响亮。

梅香原称,是一种,不是鱼种。粤人嫌“霉”不吉利,就改成“梅”香了。梅香又和实香分两大类,各成一派。梅香晒制前鱼身先行发酵,所以肉质糜烂。实香直接晒制,肉质坚实。

梅香历经沧桑,味道擈朔迷离,多少秘密在其中。实香入世不深就被推出来行走江湖,味道憨直忠实。梅香是艳妇,实香是少女。

比起蒸肉片,更受欢迎。看似简单,学问可大。个人喜爱标准不一。有者爱松滑,有者爱弹牙;也有喜欢干柴的瘦肉。不会错的,是三肥七瘦。

肉饼口味多变化,可随意加入冬菜、梅菜、榄菜、榨菜、豆豉……来点干贝丝也行,不过就有点乖离家庭小菜的朴实精神。别自以为有创意来个松露,那叫造作。个人最喜欢是一颗咸蛋黄居中,红红太阳 ,一看倾心。

最反感那些所谓“食家”,坚持要,说什么“口感较有层次”。以前家家自烹,主妇都是全职,还可以说手剁。现在餐馆量化操作,厨房的外劳军团哪会慢慢跟你剁,还不是用食物加工器预先绞好。“食家”最爱人云亦云,两碟肉饼,手剁和绞肉各一,谅你也吃不出。

有谁不爱咸鱼呢?当然有的。咸鱼诚美味,生命更可贵。大家都说咸鱼致癌,不敢吃了。香烟也致癌呀,怎么还不禁烟?赌博让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还许多人誓死捍卫赌博的权利呢。政府昌明,一日不禁咸鱼,一生不离不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8:00am 14/04/2025
胡须佬/鱼头米粉

隆市蕉赖区有家卖鱼头米粉的用没炸过的鱼头,信心十足。也吃过不新鲜但敢敢不炸就下锅的,佩服。油炸好处,除鱼头不会骨肉分离外,主要作用还是遮腥。不新鲜再加重泥味,一定得浴火重生……

向来不爱吃米粉。中国现代四大发明粥饭粉面,独爱黄黄的油面,尤其是带碱味的。

印象中,米粉是乐龄食物。小时到离家不远的咖啡店吃鱼丸面,常见到一位老人家,用很慢的动作,夹很长的米粉,缓缓送入口中。整个过程,用了一个世纪。白发白须白米粉,这个画面,到今天清晰鲜明依然。

米粉,让人想起青春流逝,年华老去。无奈的惨白,仿佛无法逃离的病痛。丝丝米粉编织成护士的制服,折射成晕眩的病床白。米粉是药丸大餐后的保护膜,病魔独爱的主食。看到是米粉汤,嗅到是药水。

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吃起米粉来。淡淡隽逸米香的无华,在岁月的领悟中,悄悄掩盖了药水味。鲜黄原来只是白色光谱的一部分。

少吃粉面,但早餐不想吃点心时,偶会吃鱼头米粉。这组合应该是星马的特产,印象中不曾在其他国家吃过。

一般鱼头米粉,多是鱼头斩件泡油,加姜丝、酸菜丝;也有下番茄增提酸味的,个人不喜欢。

菜单选项,分别在于用什么鱼。过往多是较廉价的淡水鱼,如松鱼或莞鱼,乡“土”味浓。较贵点的用鲮鱼。政府昌明后,大家经济能力提高,马友和石斑现已很寻常。也有人用三文鱼头以示高贵有型,此乃歪风,不细表。

隆市蕉赖区有家用没炸过的鱼头,信心十足。也吃过不新鲜但敢敢不炸就下锅的,佩服。油炸好处,除鱼头不会骨肉分离外,主要作用还是遮腥。不新鲜再加重泥味,一定得浴火重生。

主角米粉分细和粗两大派。北马一般用细米粉,优点是好吸汁。如果汤汁够鲜洁,米粉饱吸精华,比鱼头好吃。

粗米粉和濑粉在广东人多的中马较常见。濑粉源自广东中山,岭南和港澳一带多配烧鹅。霹雳州务边的四会濑粉早期配的是鱿鱼鲜蛤,现在还有各种酿料,已经发扬光大到首都一带了。

最大的分水岭还是汤水,以前只有奶汤一种选择,后期才有清汤。现在还多了番茄、药材麻辣等新创风味。

个人最怕污浊的奶汤。鱼汤的奶白,原是汤水大滚,肉类蛋白质遇高温的成果。但不知怎么发展成加入淡奶染成人工的奶白色。有些加奶过多,半咸不淡的汤带恶心奶味,中人欲晕。

早期的鱼头米粉档还自豪的陈列一罐罐淡奶,表示本店货真价实。记得淡奶公司除了赞助鱼头米粉档招牌外,还主办过比赛。

当年吃鱼头米粉,事先一定郑重声明不加奶。也遇过店家一副“哪有人吃鱼头米粉不加奶”的不屑神色。若遭此白眼,那就宁可不吃,拂袖而去。

早年气盛,曾豪言上街,游行到独立广场抗仪此践踏饮食文化的大罪。现想起不禁失笑:面食加芝士已不算创意,而是常态。就算加两球雪糕或洗发精,又干卿何事?要吃就吃,不吃滚蛋。老子有网红直播站台,才不做你生意。

相关文章:
胡须佬/老伯炸鸡兴衰史
阿蓟/大马人把Roti John变多元了!
夏靖柔/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彭健伟/新旧交融的曼谷“小市场”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