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詩鍈寫給龍應臺:
喜歡您犀利筆鋒,寫出溫暖又美麗的文字。
ADVERTISEMENT
她是龍應臺。
我喜歡她用犀利的筆鋒寫出溫暖憂傷深邃又美麗的文字。每每閱讀她的作品都讓我覺得她好認識自己啊,她總能把自己的感受詮釋得很好,寫得好深入人心。
《天長地久》看似讀著她和母親美君的日常,卻也敘述著我們的往後餘生。美君的餘生有她,我們的父母有我們嗎?是我閱讀後不斷問自己的。我看了眼角有淚卻哭不出,因為太寫實了。我們不斷地往前奔走,都忘了回頭,父母就只能目送。
看著媽媽照顧外公外婆,有罵有笑就是沒有淚,因為她把父母照顧得好好的,沒有了遺憾,她陪伴了美君,也沒有了遺憾,但願我也能如她們。她是跟安德烈寫了36封家書的母親,她倆的交流讓我回想何時我也給媽媽寫過了信?
她是個很有智慧的媽媽,她難過兒子長大了,但她也反思然後接受孩子成為了獨立個體。她倆的書信中談的不是柴米油鹽,而是文化、人文、人生、社會和民主制度,兩代人有著不一樣的見解看法卻能夠平等溝通。她讓孩子慢慢來並長成了有獨立思想,有自信且聰慧的大人。
如今我也當了媽媽,開始了我的人生課,願我也能夠成為像她一樣細膩有愛有溫柔地陪伴母親到老,前衛並中庸地陪伴兒子們長大。
我們的人生課雷同卻不同,從女兒到人妻,人妻變媽媽,最後又是一個人到處走走看看頤養天年。我想她會一直陪伴著我,為我解答我的人生課,她是一直走在我前面的龍應臺。
梁馨元寫給龍應臺:
您寫出了我想寫卻不能寫的坦蕩。
寫這封信的夜晚,還有4小時24歲生日便即將結束。這一天,有兩個人讓我重新相信文字多一些,說的是因文字築起的親密,大抵事過境遷以後,依舊如昔。或許是寫作者與寫作者之間的互通有無,寫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共感——那份感動,是你寫出了我極力想寫卻不能寫、不敢寫的坦蕩與通透。
於是當我讀到《目送》裡頭的這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忽而便覺得所謂目送,要有多堅定的意志才能看著那人走遠消失?你看著他往前的那段膠著時刻,知道終將停留在原地的只會是你獨自一人,仍然不惜一切守候。做不到的人,早已逃之夭夭了,假裝看不見,便從未有過那些殘忍。
在生命中的許多時刻,我必然是逃走的那個。
去年,因癌症彌留的姑姑躺在善終病床上,我們一家去了鄰國見她。她的兩個孩子比我還年幼許多,多年未見,但在臨終關懷中心的樓下,遠處看見表弟的身影,卻一眼就認出了。所想的是——那個年輕男孩的背影,為什麼可以拖拽出如此長的悲傷,卻是這麼堅毅呢?
他必是凝視過自己的母親,從嚴厲到虛弱,再到任憑誰也無能為力的那些日子。他與妹妹每天放學後都會轉幾趟巴士,守在病床一側陪媽媽說幾句話。不久,姑姑就走了,對他們來說這十年是否也是一場漫長的目送?
目送彷彿必將迎來失去似的。但倘若有人用文字存留,便能成為讀者的另一種所得。願您在生命中必將發生的目送中,也能至少有過一次收穫,或許是釋然,或許是溫暖。
我試著在《用生命拚的生命》尋找解答。
兒時曾跟隨大人到醫院,探訪命懸一線的長者。小輩一個接著一個與病榻上的長者道別,長期照顧老人的親戚哭紅了眼,不久長者便撒手人寰。
老人長期患有糖尿病、隨著年紀出現器官衰竭,健康出現問題。在離開以前,她數度要求回家看看。一眾孩子在此意見上鬧分歧,有的認為該完成老人最後的心願,有的坦言無法承擔老人一旦離開醫院後的後果。
當時的我年紀尚輕,卻始終忘不了老人離去前的混亂以及她未完成的遺願。
2021年,冠病病毒肆虐,身旁的人一個跟著一個染疫。病毒再次凸顯人的生命之脆弱,老人死去的場景突然出現,如果我是做抉擇的那位,又該如何選擇呢?
某日,臉書的演算法把陳志金醫生的帖文推到我的眼前。我出於好奇翻閱了他的新書《用生命拚的生命》,並試著尋找解答。
書裡其中一個章節寫下讀者的來信,問出我的疑惑。陳志金解釋,每一位加護病房的老人要回家,再也正常不過。他認為病患真的回家了,缺乏醫療設施,更難緩解臨終前的疼痛。而家人不滿足患者的遺願,亦是不忍看見患者走得不安寧。
“老人家也不願意看晚輩多年還在自責這件事,反倒會感謝為他做出的努力。”誰在臨終前不想回家,但如何適應事與願違,是一個人到死亡那刻都在學習的功課。
看了陳志金老師的分享,我突然想起那位哭紅了眼的親戚,決定與他分享這本書,希望助他走出多年後的自責。
羅苑瑜寫給大師兄:
不好意思,我還沒看您的書。
不好意思,坦白說我還沒看你的書。我是從馮以量老師的臉書,讀到他分享你和曾寶儀的博客。
殯葬業一直都是給世人很黑暗、陰森的一面。我們世人總是很逃避討論死亡這個課題,似乎,一旦說了個“死”的字眼,我們就會死了。
我是一名駐守安寧療護病房的臨床藥劑師。死亡對我並不陌生了,幾乎是每一天會上演的戲碼。可是,當我經歷了媽媽的死亡之後,卻對死亡有了不一樣的見解。
媽媽是在3年前被診斷出一種罕見的癌症。整個診斷到死亡,才不過8個月。我們一家人陪伴了媽媽度過諮詢醫生和接受安寧療護的護理,一直到她去世的那一刻。媽媽一直都很懊惱,為何她會得到癌症。我也沒辦法解釋。
媽媽的病情繼續惡化,辛苦和痛苦的症狀也出現得越來越多了。有一天,我的4歲兒子問婆婆,婆婆你要死了啊?媽媽就問我,她的病情是不是很嚴重了。我很誠實的告訴她,是的,你的病情很嚴重了。
我常在想,告訴病人壞消息,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沒什麼大不了的。當我告訴媽媽的時候,其實是心如刀割,心中知道,她很快就會死了。心情是,萬般不捨的。一個陪我度過三十幾個年頭的人即將往生了,我要怎麼繼續生活?
當媽媽往生時,看到她很舒服和安詳。原來,這個才是死亡最終的意義。
黃雨微寫給為亡者說話的大師兄:
感謝您,盡心盡力服務每個往生者及他們的遺屬。
如果亡者能說話,相信他們一定想由衷地向你道謝。
細細品讀你在冰庫和火葬場的故事,透過你的雙眼見到人生百態。印象最深刻的並非葬禮上揮之不去的悲傷和隱藏在家屬內心深處永遠的遺憾,而是那些無名或無人處理的“長老”。他們沒人關心,沒人在乎,彷彿被世界遺忘,在寒冷的冰庫內等待被推進爐裡,化成一縷青煙。
有句話說“被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幸虧遇見悉心為他們服務的大師兄,他們才在人世間留下些許印記。他們沒有完全被遺忘,他們在你的作品中獲得永生。
每個人的一生都可以寫成一本書,有人來不及寫下隻言片語就撒手人間,有人認為自己的人生不值得被記載,有人甚至認為來到世間就是個錯誤。感謝大師兄,讓帶著遺憾和悲傷離開人世的他們,通過你的文字教導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如何在人生還沒走到盡頭前,好好地活著,趁著一切還來得及之時,好好地跟身邊的親友“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感謝你,盡心盡力服務每個往生者及他們的遺屬。感謝你,說出他們的故事,啟發我們探討人生更深一層的意義,讓我們更有勇氣去面對生命裡的挫折,以及更愛我們的家人,更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每個瞬間。
蘇慧珠寫給很需要維生素C的藍橘子:
祝您早日完結《夜谷賓館營業中》系列。
感謝您讓這座城市充滿魔法,讓我恍悟原來魔法是可以這麼使用,天馬行空,突破現實的限制。魔法——存在你我心中,相信它,魔法能創造奇蹟也能創造樂趣。感謝您讓這座賓館(夜谷賓館)充滿魔法,透過住客們的故事重新檢視每個生命存在的價值,還有夜谷賓館存在的意義…… 除了夜谷賓館繼承人對於父親的愧疚與救贖,也有著許多賓館住客們對賓館的情感寄託,生命的出口,於是他們離開了又回來加入拯救賓館的行列,過程是充滿魔法也充滿人性。
魔法,也是人性。因為有人恐懼死亡,所以魔法創造了長生不老,怎麼死也死不去的鄧海山變成了傳奇;因為有人為了留下最好的自己而不斷跨越時空殺死自己。每種魔法不斷穿梭在現實與虛幻之間,現實中我們沒有長生不老,卻有著一樣的遺憾;現實中我們無法輕易殺死自己,只能不斷讓自己變得跟昨日不一樣。
我寧可相信這座賓館是充滿魔法,而不是精神科疾病帶來的幻覺,也不想跟夜谷賓館老闆的母親那樣迷失在時空裡,被跳脫的故事情節糊弄了一番。每個開始與結束都會帶來少許的遺憾,有些故事終章使人悵惘、空虛和不捨結束。雖然夜谷賓館仍在營業中,可是我已在悵惘、空虛和不捨,不捨夜谷賓館勉強說著快消失的魔法,苟延殘喘;不捨自己未等到契約發生奇蹟,我已經被故事裡一群精神病人和多重時空嚇退;不捨自己快要跟不上作者異常跳脫的思維……最後竟然會渴望故事早日結束,痛痛快快地了結。
魔法消失了嗎?所以剩下精神病院的人們。我相信故事情節有其含義,可是我免不了還會想念故事開始的美好,專注而幽默地說著住客的慾望與賓館魔法的故事。希望魔法不僅可以讓人闖出多重宇宙,也能把人帶回來地球。
祝藍橘子早日完結《夜谷賓館營業中》系列!
看了您的書,我學會與自己和解。
讀了黃山料老師的《餘生是你,晚點沒關係》,我有了重新出發,繼續生活的勇氣。我剛離開一段感情,還沉浸在悲傷與不捨中,他卻已經牽起別人的手繼續他的人生。我像個溺水者不斷地往下沉,常常喘不上氣,沒人救也無法自救,我以為自己就只能這樣了。幸好我看了這本書,得到了一種被理解的感動,學會與自己和解。
書中提到“兩個人必須付出同等的愛”是我深以為然的。我付出了對方卻沒有為之努力,我以為是自己要求太多了,看了書才明白是自己在對方的心裡不夠分量。我渴望得到善待,渴望得到同等的愛並沒有錯,是嗎?
難過時,我一遍又一遍地品著這本書,書就像是開導我的老師,告訴我當別人不懂得珍惜你,要記得收回這份愛,把愛留給自己。裡邊有一段話:“一個人的時候不必花力氣取悅誰,不必承擔誰的情緒”,我認同。那段配合他的喜好,害怕他不高興而拼命取悅他的日子,真的是沒了自我。
“要慢慢等那個跟你關係平等、相處不累的人出現”,這句話撫平了我的焦慮。對的人,是能互相給彼此心靈平靜的那個人。
我覺得書裡最浪漫也最鼓勵我的話是:“對的人,正風雨兼程,走在與你相遇的路上”。當我處於沮喪甚至懷疑自己的時候,我反覆讀著,我相信終能看見曙光,迎來希望。如果你也在迷失的道路上,記得看看這本書,它會給你能量。
人生路上,倘若能遇到愛你,你也愛他的那一個,那麼真的,晚點遇到真的也沒關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