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5:29pm 06/12/2023

马华文学

金宝

马华作家

蔡慧沁

徐持庆

古典诗

马华文学

金宝

马华作家

蔡慧沁

徐持庆

古典诗

【读家说书】蔡慧沁 / 大马有人为古典诗点灯

作者:蔡慧沁(金宝)

你可知道,现存的马华竟有两万多首?而且,全马诗总与诗社有十多家,出版的9种诗刊超过300期。本期【读家】介绍的,就是马华古典诗界的点灯人之一。

ADVERTISEMENT

“乱世生逢纪必然,杜陵昔亦写心煎。未留砭墨供人鉴,枉戴儒冠愧对天。”(〈愧对天〉)

这是收录在马来西亚诗人徐持庆新著《持平纪史录》的一首古典诗,一般读者若能读懂五六分,文学功底大概也不错了。

古典诗(或称汉诗、旧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是讲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自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古典诗被视为文言文的文学,因此在白话文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史上,被排除在外,在史自然也是缺席的。

回到前述诗作,内容叙述作者因生逢乱世,所以仿效唐代杜甫(号少陵野老)写诗反映民间疾苦,但愿这些针砭作品可为后人的殷鉴,否则就枉费知识分子(儒冠)的职责而愧对天!短短28字,精简凝练,却意涵丰沛。

可见要读懂古典诗,需具备一定程度的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我国华文教育普遍上缺乏这方面的训练,以至于古典诗曲高和寡,读者不多,创作者更少。

◢“国阵像纣桀,希盟如曹参”

出生于1940年的徐持庆,年届83耄耋之龄,有超过半世纪创作古典诗词的经历,作品逾万首。至今他已出版4辑“敲梦轩诗稿”,今年8月再接再厉,出版第五辑《持平纪史录》。徐持庆是大马第二代华裔,年幼时受父亲启蒙,背诵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打下良好的古典文学根基,为日后创作古典诗词积累了厚实的功底。

古典诗一般常见的题材,包括感世抒怀、咏物比兴、旅游见闻、诗友酬赠等,徐持庆新著《持平纪史录》却仅以政治针砭诗为大宗,在本地古典诗的出版史上,可说是一项大胆创新的尝试。书腰上曰:“大马文坛首次以诗纪史结集成书,记录四十年马来西亚政坛风云”,一语破的此书的开山意义与历史价值。

《持平纪史录》收录逾180首政治诗词,共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的诗作描述大马几位首相如纳吉、马哈迪、慕尤丁、沙比里和安华的政治历程;第二部分记录近40年大马政坛的重要事件,第三部分则是作者针砭时政的诗作。

根据作者所言,书名“持平”,指持守公平,毫不偏袒地把大马政坛史事纪录下来。“持”者,亦“持庆”也,由作者视角出发,诗中有我,诗中的言外之意,则由读者来意会。

“国阵前时曾效桀,希盟今日恍随曹”(〈民意如刀〉),这是2019年希盟执政以后,作者批评国阵曾仿效中国商朝暴君纣桀,如今希盟上台,却像汉代曹参,按照萧何定下的规章办事,并未革新除旧。由此确实反映作者的“持平论”,就事论事,不因偏袒任何政党而将错误视之不见。

“不晓银行钱底去,未明账户款何来。” (〈廿六亿门〉)

“作茧蛹蚕终自困,霸王垓下倩谁怜。”(〈老马失蹄〉)

“安华今日登高位,赐惠鱼荃切勿忘。” (〈安华任相〉)

上述节录诗句概述了前任首相纳吉户头26亿事件、马哈迪因喜来登政变下台事件,以及安华拜相的政治历程。一般读者只从字面上看时事,内行人则深知诗中每字含藏平仄、押韵和对仗的考量。作者能以“内容为先,形式为后”,不为古典诗的形式所拘,挥手成章,真正显示出作者高卓的文史素养。

◢如今发声的管道多,他仍坚持传统

回顾徐持庆2017年出版的《翦茗墨痕》,收录520首古典诗,题材分为感怀篇、针砭篇、暨南篇、祭悼篇、答酬篇、师友篇等。此诗稿在题材分类上,较之作者早期的3辑诗稿,更为精细,且丰富多元,一目了然,让初学者便于透过诗作的题材入门。因此,《翦茗墨痕》销量最佳,今已售罄绝版。

《翦茗墨痕》里的针砭篇,收录了64首评论国内时政与国际动态的诗作。如今付梓的《持平纪史录》,可说是作者有意将时事诗立为大宗,单独成册,显示针砭诗相较其他题材,更富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也反映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

中国古代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其中杜甫和白居易写诗为民鸣不平,揭露官场弊政。如今迈入民主时代,人民发声的管道多元,徐持庆却秉承传统,以古典诗创作,一来纪录时事,二来批判时政,借古讽今,将现代社会议题融入古典创作中。可惜现代读者多半读不懂,因此作者用心良苦,为每首诗附上注释和译文,减少语言上的隔阂,以达弘诗宗旨。

值得一提的是,徐持庆的每部诗稿,皆是直式排版,无一例外,有者甚至以线装书的姿态示人,即以红色行线分隔,古书今读,饶有趣味。

◢诗人和史家集一身

除了出版诗辑,徐持庆今年2月推出的《马来西亚古典诗社发展史》,亦是一部不可不提的开山之作。

“诗社”,是我国古典文学爱好者成立的民间组织,主要授课如何创作古典诗、研习诗作和出版诗刊,推广和弘扬古典文学。

徐持庆曾任马来西亚诗词研究总会副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常务理事、怡保山城诗社社长等要职,亲身见证与参与本地古典诗社的发展历程,他亦持有中国暨南大学文学硕士学历,因此由他执笔书写诗社史,最适合不过了。然而,写诗与著史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工作,前者需要才情与想像力,诉诸感性,后者则需搜集和分析史料的能力,诉诸理性。但若能兼容诗人和史家的双重角色,则堪称才学与学术兼备了。

著史,从搜集史料为始。徐持庆在自序中披露,他耗时二十余年奔波于东西马各地搜集与访问本地诗社,发现许多诗社不懂珍惜和保存自身的历史资料,导致会议记录、资料文牍、相关报刊等多有佚失。所谓:“有一份史料,说一分话”,在史料付之阙如之下,要写出一部史书,谈何容易?

徐持庆以战后成立的15家诗社为叙述重点,全书有7篇论文:其中“马来西亚古典诗社的创成与组织型态”、“马来西亚诗词研究总会衍展史”、“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旧体诗词发展概况”,此3篇主要综述本地诗社、诗总、新马诗词的发展概况。余者则是叙述砂拉越诗巫诗潮吟社、沙巴神山诗词学会和霹雳怡保3个诗社,即溟社、扶风和山城诗社的发展历程。

由单篇论文所组成的一部发展史,在结构上较难以完整呈现时序与史实之间的关系,难免会产生“见树不见林”的局部印象。然而,要从头细述诗社史这个大议题,碍于文献不足的困囿,立论空间有限,这种处理方式不失为权宜之计。

这部著作更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保存了许多原始文献。作者不计繁琐而以编年“流水账”的方式,将各地诗社和诗总的历届理事名单、会议记录、重要事件、出版诗刊名称等,一一罗列出来,后来者或可在此资料汇编的基础上,继续深耕。

古典诗旨在抒遣情怀、自娱自乐,在现代属于“小小众文学”。徐持庆写史诗,也写诗史,前者将新时代题材融入古诗体裁,后者则为本地诗社史梳理脉络,这些都是树立范式的先锋工作。新旧文学,不一定水火不容,古诗也可以今读,这正是徐持庆毕生致力的方向。

按:欲了解更多,可回头重读【暖势力】的报道〈徐持庆诗纪史,针砭时政〉。

蔡慧沁 / 连结香港字的过去与未来
蔡慧沁 / 应该被记住的名字——南侨机工
蔡慧沁 / 夹缝中求存的华人
【之前之后】卧龙居的华丽转身/蔡慧沁(金宝)
【读家说书】咸鱼翻生的传奇
叶蕙/她是这样经营民宿的
孙中山与革命志士遗迹行 导览怡同盟会铁三角故居
点石成金——悼念丘思东先生/蔡慧沁(金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