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日綜合電)中國文化與旅遊部今年3月宣佈恢復開放來華旅遊簽證,中媒週三報道,即便入境遊重啟,復甦速度卻遠不及國內遊。有意見認為,入境遊復甦速度慢包括外國遊客搶不到景區門票、酒店能說英語的服務員減少等原因。
《明報》引述國務院旗下《經濟日報》週三報道,指門票難搶、掃碼支付須實名等一批做法成為吸引洋客“攔路虎”。
ADVERTISEMENT
處處需排隊核對護照
《經濟日報》報道,外國遊客在中國乘坐高鐵,使用護照只能到人工窗口排隊取票,入閘必須通過人工檢票、驗護照。大街上的共享單車,需實名認證,遊客只能作罷。一些景區預約程式和界面,找不到外國護照的選項。進入景區無法掃描身分證,需要在門口排隊逐一核對。
桂林唐朝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曉光說:“客人到北京,約不上故宮門票,只能拿國子監代替;到陝西,又約不上兵馬俑門票,只能拿碑林代替。門票是橫在遊客面前的一隻攔路虎。”
景區預約
景區實行一週內預約制
由於景區普遍實行一週內預約制,旅行社無法向外國遊客提前出售有關旅遊產品,擔心違約。
來自馬來西亞的張維立表示,10月到北京才知道去景區要預約,各個景區都有自己的預約程式和界面,“麻煩不說,有的還找不到針對外國護照的預約選項。”此外,他還遇到民宿不接待外國遊客等情況。
懂翻譯侍應少 西餐外幣服務消失
另一方面,中國許多四星級和五星級酒店此前有具英語溝通能力服務員,惟疫情期間許多人轉行。桂林一家旅行社的英語導遊賀菲便指,疫情期間很多酒店服務員轉行,懂翻譯的已經很少,西式菜餚、外幣兌換等服務也已經基本消失。
長期研究入境遊的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孫夢陽表示,近年旅遊市場經歷劇烈變化,國內遊需求爆發,許多酒店更願意接待預訂靈活度更高的國內遊客,導致針對外國遊客的服務萎縮,她建議入境遊企業可集中客戶需求,尋找長期酒店策略供應商或考慮與營業中的旅遊平臺合作。
中國網絡便利成遊客壁壘
孫夢陽表示,中國網絡發展迅速,行動支付、網絡訂票、共享單車等為國民帶來便利,卻與外國遊客造成壁壘,需尋求解決方案,讓入境遊客也體驗到互聯網服務的便利;另外,建議打通國際和國內交通所有環節,讓外國遊客享受到出行便利與快捷,是重構入境遊產業鏈重要一環。
北京交通大學現代旅遊研究院院長張輝說,入境遊不僅是推進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展示大國形象、改善國際發展環境的重要手段,應該得到國家層面更多的重視。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統計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旅行社入境遊接待人次為47.78萬,較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856.16萬人次,減少將近95% ,巨大的數據落差折射出了入境遊行業復甦乏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