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絕非在接種冠病疫苗後才出現,其實是一直都存在的人間悲劇。
ADVERTISEMENT
37歲正值花樣年華,且總是讓人感覺朝氣蓬勃的大馬藝人莊群施,上星期不幸因腦動脈瘤破裂猝死,除了讓人再次感嘆生命無常之外,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何謂腦動脈瘤;但與此同時在這起事故發生後,社交媒體上再度湧現“又是喵喵錯”的字眼,彷佛只要有猝死案例一定是曾接種過冠病疫苗。
先科普一下何謂腦動脈瘤,雖然有個瘤字,但動脈瘤並非腫瘤,它指的是腦內動脈壁變弱而形成的氣球狀突起,就好比用來洗車的水管出現腫脹成突起,一旦破裂血液就會湧出危及生命。截至目前它的形成因素包括家族病史、抽菸、女性邁入更年期、高血壓群等。在檢驗方面有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及核磁共振造影(MRI),但前者會有輻射風險,後者檢驗時間長鬚閉氣,所以更多是從生活症狀來診斷,比如曾有突發且劇烈頭痛、視力模糊及失去意識等。至於治療有栓塞及動脈瘤夾兩種。
當肆虐全球的冠病爆發以來,全球醫學界幾乎停止了正常運作,集中火力去搶救被感染的人以及希望在最短時間研發出疫苗,為此多少醫護人員在這段期間壯烈犧牲,甚至有些至今還飽受冠病後遺症的影響。與此同時全球人類等到已久的疫苗,最終完成試驗並以緊急授權使用方式開放給人接種。隨著疫苗的廣泛接種後,這場人與病毒之戰的勝利天平才逐漸倒向人類。試想想,若沒有冠病疫苗的話,今天的我們是否可以摘下口罩?是否可以回到疫情前的日子呢?
但與此同時,接種冠病疫苗後到底有沒有造成哪些健康傷害?從身邊所接觸的例子,確實有人在接種疫苗後出現不同的身體反應,甚至不愉快的經歷;日前星洲日報《醫識力》主辦了一場名為“後遺症比確診更可怕?染疫增心血管風險 醫生教你養‘好’心別‘傷’心”的線上與現場講座,參與者亦踴躍向主講醫生髮問,包括究竟是冠病造成不同的後遺症?抑或是疫苗造成呢?醫生給出的解釋是,截至目前的病例都屬於單一個案,因此並沒有明確數據顯示是疫苗造成。
“試想想若沒有接種疫苗,感染冠病的風險有多高?甚至感染後出現重症或死亡的幾率也會更高。”醫生也指出,其實有些健康問題早在接種疫苗甚至冠病出現前已存在,只是沒有被關注或察覺,因此若硬把這些健康問題套在疫苗是缺乏科學的說法。
另外,有人說在接種冠病疫苗後,身邊猝死案例增加了,這是否正確呢?我沒有相關的統計數據,不過我擔任多年前線採訪記者看到一個事實就是猝死(SDR)案例是相當常見,只是有多少猝死案例會被報道呢?以前只要走訪醫院太平間或向警方查詢,猝死案並非報道首選,一來死因未明,再來沒有新聞點,就算把事發經過報道又如何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呢?提及這點是要帶出猝死絕非在接種冠病疫苗後才出現,其實是一直都存在的人間悲劇。
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到?沒人知道。當不幸的事件發生後,我們務必要提醒自己珍惜當下的一切包括在身邊的,然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健康作息,遠離不良生活作息,減少不幸事件發生的因素如酗酒、抽菸、濫藥、熬夜、暴飲暴食、缺乏運動、長期處於高壓等。
此外亦可根據個人情況諮詢醫生去做該做的體檢,正如車子也須定時維修,更何況人。最後儘管外在環境或許不如意,但仍要維持積極心態好好活在當下,這樣才不枉此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