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7:55pm 08/12/2023

莫家浩

马蚁学人

VIP独享

趣味人生

莫家浩

马蚁学人

VIP独享

趣味人生

莫家浩|白雲吞面

在日本都市傳說中,有一套涉及顏色選擇禁忌的故事群,橋段大致是在某個場合遭遇陌生人詢問顏色的選擇,再根據被問一方的回答而導致特定的滅頂方式,例如答紅色的話就會斃命血泊中,白色將被抽乾血液而亡,藍色會溺水,黃色則會被直接拖入黃泉等等。有研究者認為,這套被統稱為“紅紙、藍紙”的都市傳說,其原型誕生自戰前日本校園文化,折射出當時學生對於擔心考測答錯選擇題的恐懼心理,後而觸及現當代人選擇焦慮症的共鳴而普遍流傳。

1
新山風格的白雲吞面。(莫家浩攝於2023年)

話說人在新山覓食,如果想吃雲吞麵,遇上一位陌生檔主,對方很有可能會當面質問你要選什麼顏色,而你的下場也很明白:黑是撈黑醬油,紅是撈番茄醬,白是兩者皆非,只撈清油生抽等調味。除了顏色的抉擇,你還要決定辣非辣、小或大,一切都交代清楚,克服選擇焦慮,人生這盤面才算步入正軌,蓄勢待發。

ADVERTISEMENT

與上期的粿條仔不同,作為西馬大小食肆幾乎必備的選項,雲吞麵絕對可以比肩燒臘雞飯、咖哩清湯粉之流,大眾美食當仁不讓,人人或許都會有一檔從小吃到大的雲吞麵,永遠駐留心中。高度普及意味著良好的適應,也就導致“雲吞麵”之間,往往都不長一個樣。以新山一般販售的雲吞麵三色為例,黑屬於最大公約數,是市場上多數人對雲吞麵的認知印象;紅屬於地方特化,是隔壁笨珍縣的雲吞麵風格;至於白,我想大概就是屬於新山味覺的獨特色譜了。

如今在新山,堅持以販售白雲吞面為主的面家猶存,其數量雖不如粿條仔般氾濫,味覺上的傳承卻比前者稍好一些,蓋因粿條仔在所謂藥材味上已一條路走到黑,白雲吞面卻有其獨到之處,即便不用向最大公約數的黑醬油五體撲地,竟也能在這流徙不絕的邊城謀得一隅偏安。其關隘在於,即便白雲吞面總體屬於廣式雲吞麵風格,卻靠幾點因地制宜的變化,成功開發出在地味覺特色。首先,白雲吞面基本都使用全蛋面,看高鴨蛋的比例,且吃起來鹼水味幾乎沒有;其二,作辣味幹撈麵時,其辣醬並不油,與面拌勻後,會在麵條表面留下一種粉粉的辣椒碎末口感;最後,白雲吞面燙好後仍保持強吸水性,因此上桌後需要拌勻甚至擱置一兩分鐘,當油汁辣醬被面條充分吸收後,就是它的最佳賞味狀態。

在新山最早製作販賣白雲吞面的,應是如今已傳至第三代的老字號何成記。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去年曾在粉專上分享一則1932年新加坡《新國民日報》上關於柔佛華僑公所就上海淞滬會戰籌賑善款的剪報,捐款名單中出現了“何成記賣雲吞麵報效”,或許可以佐證何成記賣雲吞麵始於戰前,卻無法證明最初其撈麵形態若何。而新山白雲吞面的風格,最遲自1970年代起便開始出現同業,再隨著時光飛逝,或開枝散葉,或借鑑仿效,同行益多後,便漸漸在食客味蕾上形成一種跨店家的地方風格認知。就像茄汁雲吞麵與笨珍相綁定一樣。

白雲吞面得以成為新山特色,除了風格,還得考慮味覺。在粿條仔的案例裡,傳統的鹹香及變革的藥材都是讓不同人群趨之若鶩的要素,而我覺得白雲吞面的魅力,恰恰來自其風格獨具的辣醬,結合麵條的特性,產生一種辣而不膩、面彈飽滿的總體味覺體驗,契合移民口岸城市人口飽腹、重口、不算貴的需求,個別店家又因緣際會,發展出通宵營業模式,成功征服暗夜,讓白雲吞面成為可能是新山唯一一種24小時都吃得到的華人熟食,作為克服深夜飢餓焦慮的選擇,映照城市百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