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9日訊)臺灣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博士說,星洲日報在新聞處於動盪和混亂之際,仍能堅持辦報原則,弘揚立足誠信,情義相隨,這是令社會感動的現象,也希望這樣的精神能繼續發揚光大,在轉型變革中找到更強的立足點。
他說,星洲日報和大學一樣,都是在貫徹教育理念,特別是在社會現象被過度渲染的時代,能有本身的辦報理念,顯得特別珍貴。
ADVERTISEMENT
臺逢甲大學訪問團訪本報
高承恕昨午帶領該大學訪問團及馬來西亞逢甲大學校友會代表蒞臨星洲日報交流時說,這次趁著來馬參加馬來西亞逢甲大學校友會40週年“逢甲之夜”暨2023年逢甲大學校友世界嘉年會之便,到星洲日報交流,得到一次深刻的學習,除了原有的讀者外,希望有更多的臺商也開始多讀星洲日報,一起了解大馬和東南亞的歷史和文化。
該訪問團獲得世華媒體(馬)集團總編輯兼星洲日報總編輯郭清江接待。
高承恕說,新聞媒體是重要的平臺,如果沒有資訊,任何理念都將無法傳遍,而逢甲大學在大馬擁有6000多名校友,這是一個龐大的校友人脈,可以善加利用這樣的資源。
他也希望能邀請郭清江到逢甲大學進行講課和交流,讓臺灣莘莘學子進一步瞭解星洲日報辦報的過程和精神。
王葳:辦報理念清晰 難得
臺灣逢甲大學校長王葳說,在臺灣,時下新聞媒體很多都無法表達本身的立場,而在大馬能見證到星洲日報清晰的辦報理念和立場,這顯得很難得。
她說,多年來,很多來自馬來西亞學生到臺灣深造,他們都是在17、18歲到臺灣,學校對學生的關心,一直讓學生銘記在心,在畢業後仍回饋母校,每年都會辦盛大的逢甲之夜。
她認同高董事長的看法,媒體和大學都是在進行教育工作,希望有一天能和星洲日報合作,一起推動求真求善求好信念。
郭清江:感激臺助大馬華裔升學
世華媒體(馬)集團總編輯兼星洲日報總編輯郭清江則說,如果沒有臺灣為我國的華裔子弟打開高等學府的大門,早期有很多華裔莘莘學子,尤其是獨中生根本沒有機會繼續深造。當時政府實施固打製,造成許多華商子弟即使擁有很好的成績都無法進入本地大學深造,拿到了學額也未必能讀到心目中的科系。
他說,臺灣在馬來西亞華社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在那個年代幫了許多的華裔子弟。現在升學已經很多元,如今到中國唸書的人數也超越了臺灣。不過,回想過去,總會對臺灣心存感激。
出席者尚有臺灣逢甲大學副校長唐國豪、董事會秘書周新怡、逢甲大學校友總會總會長李明和、校聯處處長楊士霆、秘書丁培元、執行秘書王欣、馬來西亞逢甲大學校友會會長洪定國、輔導會長陳聞驄、署理會長郭小雄、顧問周道惠、陳德來、逢甲人月刊專訪團總編輯賴文堂、執行編輯陳書芸、副總編輯張國竑,以及星洲日報企業公關及業務促進總經理陳金泉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