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兆遠9日訊)她們是一群“師奶”,有自己的工作,當中有擔任老師的,有經商及務農的,更多的是家裡的“總管家”,每天都需忙碌打理家裡的大小事務,但只要村裡有人家辦喪事,她們都會抽出時間,義務負責喪府在居喪期間的每日三餐,用行動來表達鄰里之間的關懷,更為喪府省下一大筆的居喪膳食費。
說的這群“師奶”,就是曼絨莫珍歪新村泗義興義工團。她們為喪府義務準備膳食的善舉已持續了逾10年,贏的了村民的讚賞,更被形容為是村裡的一群“活菩薩”,無私地為村民奉獻,更傳承了新村居民之間的互助精神。
從接洽召集採購到結帳
杜昌美“一條龍”全包
泗義興義工團的靈魂人物是中學老師杜昌美,她一人負責了接洽、召集義工、採購食材或食物、安排每日菜單,以及事後的結賬工作(採購開銷),做到“一條龍”的全包服務之外,更是賬目分明,以維護義工團公信力的金字招牌。
成立源於義煮省大筆費用
杜昌美老師在受訪時說,成立義工團的源起,是因為多年前,她家裡辦喪事時,獲得村民義務協助煮食,結果發現可為喪府省上一大筆的費用,而且每日吃的食物也更健康及多元,實實在在地給喪府帶來很大的幫助。
“在這次之後,我就召集村裡一群志同道合的‘師奶’們商議,提議成立一個義工團,用行動來服務村民,結果獲得了同意。”
她說,在剛成立時,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要有購買鍋具及碗盤等的經費,而且還要找個“臨時廚房”才能成事。
彭慶福借出住家當“臨時廚房”
“我代表向村裡的泗義興提出這項建議,結果馬上獲得同意,除了捐助經費之外,泗義興的顧問彭慶福更無私地把住家借出,充當煮食的‘臨時廚房’,結果一借也就十餘年了。”
問及杜老師,在義工團成員裡,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那麼該如何協調每一次的人手問題時,她回應說:“義工團裡共有二十多人,每當接到工作,我都會在群組裡通知:‘開工囉!’,而成員們就會自行調配她們的時間;同時,大家互相協調,在不同的時間前來幫忙。”
她舉例,如在週一至五,她需要教書,因此每當接到任務時,她就會先跟喪府家庭成員接洽,瞭解具體的安排,如每日要安排多少餐、每餐要多少樣菜、每餐開多少桌及需準備多少天的食物等,接著就只需要通過電話遙控,如向巴剎訂購菜和肉、安排載送食材及安排人手煮食等。
“事實上,採購食材及安排人手煮食等都不難,最難的是安排每日每餐不同的菜色,這是令我們最頭疼的問題,若是居喪5天,每天安排三餐的話,5天就是15餐,因此,要在15餐中,都安排不同的菜色,就相當考功夫了。”
比找酒家省一半開銷
主家憑心意回贈紅包
杜昌美說,義工團的工作,就是免費提供採購及煮食的服務,每一餐用上的食材都是由主家支付,在辦理完喪事後,會要求主家憑心意的回贈紅包給義工及義工團就可以了。
“我們一般每日會煮上4餐,即早午晚及晚上的點心(麵食及糖水),若以3或5天的居喪膳食費用計算,由義工團負責的話,會比找酒家負責節省下一半的開銷。”
她提到,義工團的工作時間很準時,如上午9時30分開始準備午餐,準點在11時30分前要煮好午餐,下午3時30分開工,5時30分前要完成晚餐的準備,接著到了晚上7時,就開始準備晚上的點心了。
詢及這樣的義務工作,為何能持續做上十多年都不言累時,杜昌美回應說,主要是這一份工作有意義,尤其村民之間能夠互相幫助,用行動來給失去親人的村民一份關懷,這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因此義工做的就是一份“只求互助,不求回報”的差事。
彭慶福及黃祥福:沒想過要回報
莫珍歪泗義興顧問彭慶福與財政黃祥福受訪時說,這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因此當年聽到杜老師的提議時,就二話不說答應下來,根本就沒有想是否有回報的問題。
“泗義興也是莫珍歪的一個社團組織,本來就有責任為村民服務,因此,難得有一幫村民願意服務,我們當然是支持的。”
彭慶福與黃祥福說,喪府回贈的紅包是一份心意,是對義工付出的一份肯定,因此,不求多或少。至於回贈給義工團的紅包,則是用作長期的運作費用,如更換或添置廚具,還有支付煤氣及水電費等。
張應忠:義工團是村民福氣
數月前,因母親往生也受惠於義工團協助的莫珍歪村民張應忠說,他在5天的居喪期間,膳食的費用加上回贈給義工團的紅包,只花了1萬1000餘令吉,若是找酒家的話,估計要花上2萬多令吉,所以最少節省了一半的費用。
“莫珍歪有這麼一支義工團隊伍,是村民們的福氣,而義工團的善舉確實值得表揚,更是突顯了村民之間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