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11:59am 11/12/2023

思念

罹难者家属

峇冬加里营地土崩

疗伤

思念

罹难者家属

峇冬加里营地土崩

疗伤

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二)| 婚后7年得子却“没了” 罗登瑞夫妇 一世悲怆

“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从悲痛走出来,这锥心之痛,只有尝过的人才能体会……”

峇冬加里营地土崩_罗登瑞 陈依云(46228377)-20231207184705
罗启义生前喜爱的玩具恐龙、马来播棋(congkak)还摆在父母的书房。(林毅钲摄)

报道:林巧贝

ADVERTISEMENT

摄影:林毅钲

“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从悲痛走出来,这锥心之痛,只有尝过的人才能体会……”

来自雪州的夫妻罗登瑞(45岁)和陈依云(44岁)去年12月中带着7岁独子罗启义(Zech)去露营,结果一家三口去,只有夫妻两人归。

“有人说,事情过去半年、一年,我们应该要恢复了……虽然维持工作和社交,但心底的伤口永难愈合,这份悲怆将陪伴我们直到死去。”

罗登瑞说,常人希望活人尽快从死亡的悲伤走出来,是因为“针没有刺在他们身上,不会知道痛”。

陈依云:每个月都去露营
儿子从未离开父母

陈依云表示,儿子从未离开父母,只要工作允许,他们会带着儿子到处拍摄和旅行,行动管制令解除后,他们每个月都会去露营。

罗登瑞展示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和视频,他的成长记录有父母悉心陪伴和教导。

“儿子爱大自然,喜欢户外活动;他6岁生日时许下愿望,要全家人包括亲戚朋友,一起去露营……”

这个愿望实现后,他却永远地离开视他如宝的父母。

这是他们第三次去爸爸有机农场露营,事发时正当雨季,才选择在山景营地展开三天两夜的露营。

事发那晚,陈依云陪儿子在车上睡觉,凌晨时分土崩时停车场首当其冲,夫妇受伤,儿子丧命。

曾有轻微学障
独特教育方式栽培儿子

罗启义是他们婚后7年才获得的孩子,俩人计划以独特的教育方式,通过阅读文学作品、音乐和艺术熏陶,以及接触大自然,把儿子栽培成一名充满热忱、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者。

陈依云表示,儿子曾被诊断有轻微学习障碍,经历半年的治疗大幅改善,因此他们准备明年让儿子接受“在家自学”(Homeschooling)的教育。

为了让儿子在大自然环境快乐成长,一家人去年10月到吉打日得拉一山明水秀的地方视察,计划在当地定居,但这个计划,却赶不上人生的变化。

儿子方式
重游旧地回忆幸福景象

从事企业视频制作的罗登瑞夫妻如今常回到曾与孩子到过的地方,一家人的足迹早已消失,但在山林小溪之间,仿佛还看见儿子奔跑嬉戏的身影;不断重游旧地,在回忆里重播幸福的景象,成了他们思念儿子的方式。

夫妻没有接受心理辅导,而是与其他和幸存者互相“”,或与有丧亲经历的长者倾谈来疗愈。

无法走出悲伤,令陈依云萌生“不想走出来”的心情;土崩造成的阴影悲怆并非常人所能理解与承受。

她说,或许他们会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峇冬加里营地土崩_罗登瑞 陈依云(46228376)-20231207184703
罗启义的乐高玩具还放在楼上的客厅,保持一尘不染。(林毅钲摄)
每一天都煎熬
土崩冲击心理婚姻事业

土崩不仅在她脸上留下疤痕,陈依云说,这起事件对他们的心理、婚姻和事业造成巨大冲击,他们每一天都过得很煎熬,对生活失去期待。

她下巴和眼周数道裂口伤势严重,动手术缝合并住院多日,左侧眉眼处留下疤痕。

“最长的伤口约10公分,眼周缝针数不清,但伤愈后左眼经常流泪和视线模糊,感觉僵硬。”

峇冬加里营地土崩_罗登瑞 陈依云(46228372)-20231207184706
陈依云左眼严重受创,事后近一年仍可见数道疤痕,令见者深感心疼。(林毅钲摄)
要为儿子讨公道
有人必须负上责任

“我们要为儿子(罗启义)讨回公道,有人需要为此事负责!”

罗登瑞在电脑前打开谷歌地球地图和土崩事件调查报告,向记者一一指出各种他觉得“矛盾”的内容。

峇冬加里营地土崩_罗登瑞 陈依云(46228373)-20231207184708
罗登瑞展示谷歌地球中的卫星地图,指出土崩发生区域。(林毅钲摄)

“如果雨量是成因,为什么整座山没有塌下来,只是一个山坡土崩?”、“还有安全的地方让孩子们玩乐吗?”、“为何在环境评估(EIA)列为禁区的地方发展农场和营地?”、“雪州政府和地主对这些土地开发是否知情?”

他指据卫星图像记录,发生土崩的山坡附近有开发的迹象,明显可见光秃秃的一块,占地不小,靠近公路的坡面也有施工和新草皮覆盖的痕迹。

“种种迹象显示除了农场和营地,山坡和土地还有其他活动,可是报告却说是森林保留地。”

罗登瑞指调查报告也未提环境评估报告;资料显示,有关评估指事发地点不适合作为农场、商业和露营活动。

土地持有人 经营者等
无人到罹难者灵堂哀悼

罗登瑞说,在土崩发生之后,营地土地持有人、经营者和负责人等,无一人到任何一名罹难者的灵堂祭奠哀悼。

“请问人性在哪里?31条人命在他们的土地上没了,难道他们不应该现身,对亡者鞠个躬、对家属说些慰问的话吗?连一个基本的交代都没有,令人失望透顶。”

他们对事发后面对的冷漠感到心寒。陈依云指他们到政府部门提供资料,负责协助的职员毫无同情之心,反称孩子死了还能再生,犹如在他们伤口上撒盐,令他们心痛又气愤。

“我们希望政府承认这(事件)是源自一个腐败系统的问题,人民并不愚蠢,我们要一个交代,我们要正义得到伸张,别尝试转移焦点。”

相关文章:

(请点击星期天头条专页查看文章发布时间)

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一)| 土崩埋冤屈 痛还在 幸存者罹难者家属“走不出来”

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三)| 马淑丽:仿佛他们从未离开 开餐馆延续女儿遗愿

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四)| 林文祥以工作麻痹丧妻痛 “她走后人生如拉起手刹”

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五)| 死里逃生 患PTSD 听见暴风雨 脑海天崩地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