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天,靠山鄰水的梅雄村、梅洋村等村落,日夜溫差大,風吹的時候體感溫度還要低一些,不只是人體,地球的身體──土地,也很快就感受到氣候變化。隨著溫度轉變,節令變化也顯而易見,聽著土地脈搏,隨著大地呼吸的鄉間生活,便成了最亮麗的節令風景。
梅雄村路邊的橄欖樹早已結滿累累果實,夜裡成串的橄欖表面泛著月光,為墨綠樹影增添幾抹姿色;同行友人隨手摘下幾棵放進嘴裡,吃得津津有味,我咬上一口只覺奇澀無比。白天碰上打理民宿的翁管家,她再請我吃醃漬橄欖,不管甜的、鹹的都比現摘的好吃許多。到了縣城閩清,只見一家特產店竟販售數十種加入各種香料、食材一起醃漬的橄欖,儼然泱泱橄欖王國之姿。這個時節,村裡少數的傳統人家會把現摘的橄欖放進大型石臼內,村民穿著新的草鞋在上方踩踏,磨去外層青澀的表皮,再抹上鹽巴等材料,醃上幾罐就能吃上好一陣子,翁管家說這就僅僅兩三個禮拜的光景。
ADVERTISEMENT
陽光下的景緻可不只這些,梅洋村的果園裡,臍橙笑逐顏開似的懸吊在滿山的橙子樹上,像是一種草間彌生式的存在。此時周圍的小餐廳、雜貨店,門口每天都會擺上幾籃臍橙點綴著門面;午飯和晚飯結束後來顆橙子,遂成了儀式感。從主街區沿著Z字型山路往上走,沿途不少住家門前庭院,都將收成而來的茶籽曬成一片茶色海洋,先是將鮮果曬至自動爆開,或是幾人圍坐其間邊剝果,邊聊天;殼、籽分離後的茶籽,會再一次被曬至乾透再才拿去榨油。茶籽油是優質好油,因此茶籽算是一種高價值經濟作物。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醃漬釀泡曬是冬天的活,配合著晨光,擺在簸箕裡晾曬的各種食材真是美不勝收;附近小賣部的奶奶正在醃漬糟菜,將紅曲一層層塗抹在蓋菜(芥菜)上再捆綁好,幾周後就能釀出一罈好味道。趁著秋天的尾巴收割的辣椒、蘿蔔、紅薯等,最後都會在陽光底下列隊做日光浴。
我在梅雄村參與的策展項目中,跟著專業老師把釀漬釀泡曬變成村民生活的展示,並發展出針對訪客的體驗活動和產品,日常被轉譯、淬鍊成美學,生活感被提升了,也讓我們看見這些風土產業和節令生活,都因接受土地與自然的餵養,受到先民智慧的呵護,才能長長久久。
身處赤道國度,我們只能從顯而易見的陽光和雨水中感受到季節變化,節令像一種虛無的存在;即便如此,溫度、溼度、風土條件的不同,還是順應季節,適地適種;產業如此,生活如是。雖然節氣的影響少了,但敬天地,順風土的精神價值也應當延續下去。
順應地方風土長出來的地方產業,讓金馬侖和昆達山種出令人稱羨的高原蔬果,讓怡保的芽菜與眾不同,讓勞勿的貓山王遠近馳名。風土,是認識一個地方的入口;是教育孩子的入門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得到家鄉滋養的孩子,同時收穫他和土地之間的情感記憶。
這幾年我在臺灣地方創生領域的所見所聞,加上在中國實地接觸鄉村振興項目所學,都將成為在怡保日光基地和日光小屋實踐風土轉譯的重要養分。我始終堅信,從風土出發的教育旅程,最終都是指向回家的路。
延伸閱讀: 卓衍豪/巴剎巡禮 卓衍豪/觀光客都跟女皇頭拍照去了――幸好我們還有和平島 卓衍豪/生活風景、歷史品牌、文化IP 卓衍豪/地方學的武功秘笈 卓衍豪/“汪汪地瓜園”──堅忍的番薯,共好的金山 卓衍豪/大山北月──靠一所廢校翻轉地方的故事 卓衍豪/池上學 卓衍豪/產地旅遊的潛力 卓衍豪/讓家鄉變成一所風土學校 卓衍豪/Xiapism——笨珍的風土產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