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经

|

国际财经

发布: 6:16pm 13/12/2023

亚洲

成长预测

亚洲

成长预测

亚银上调亚洲今年成长预测至4.9% 中国增幅上修至5.2%

(马尼拉13日讯)发展银行上调了亚洲经济增长预期并表示,尽管面临全球挑战,但亚洲经济前景依然乐观。

ADVERTISEMENT

亚银将2023年的亚洲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4.7%调高到4.9%,该预测也高于去年的4.3%成长,理由是经济活动在面临持续的不利因素之际仍维持韧性。

亚银维持该地区2024年经济增长4.8%的预期不变。

报告显示,稳健的国内需求、强劲的汇款和旅游业回温支撑了经济活动,在通胀降温之时,经济活动仍持续扩张,“这些驱动因素抵销了全球成长减缓、货币政策紧缩迟滞效应带来的拖累,预料此区明年持续促进成长”。

中国印度成长强劲

中国与印度的成长比预期强劲,也是亚银调高经济预估的一大因素。报告说,中国服务业转强,协助抵销房产下滑颓势,且决策者推出措施来支撑经济。

亚银在报告中调高中国经济,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2%,高于此前预期的4.9%,主要是由于第三季居民消费和公共投资提振了中国经济增长;维持明年4.8%的增长预测不变。

在工业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刺激下,印度7至9月的经济增速快于预期,亚银故将其今年增长预测从6.3%上调至6.7%,明年也将成长6.7%。

至于韩国今明年预料分别成长1.3%与2.2%,新加坡则是1%与2.5%,台湾为1.2%和2.7%,都与前估相同。

东南亚今年成长预测下修至4.3%

因制造业的出口疲弱,东南亚今年GDP成长预估从4.6%下调至4.3%。西亚与东欧交界处的高加索地区(Caucasus)及中亚经济体的前景稍微调升,大洋洲经济体的预估则维持不变。

亚银表示,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较为乐观,健康的内需、强劲的汇款和旅游业的复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不过亚银说,发展中亚洲经济展望虽获得上修,仍面临风险,主要与先进国家利率维持较高较久,可能引发金融部稳定性有关,此外,厄尔尼诺现象与俄乌战争也可能干扰供应面,再度引发能源和粮食安全的挑战,并且重新点燃通胀。

通胀持续缓解

亚银指出,随着供应面压力降温、货币紧缩政策的滞后效应开始显现,发展中亚洲地区的通胀持续缓解。亚银预估,今年该区通胀率将从去年的4.4%降至3.5%,前估为3.6%;2024年将小幅升至3.6%,前估为3.5%。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2:52pm 30/03/2025
坐看云起 | 亚洲必须联合起来扛过特朗普2.0
坐看云起)亚洲必须联合起来扛过特朗普2.0
李钟和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亚洲召唤出了经济和地缘政治动荡的幽灵。面对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反复无常的决策,单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反击选项,而一个团结的地区则有一线生机。

眼下的挑战是严峻的。特朗普对各长期盟友采取的粗暴、欺凌式做法使人严重质疑许多亚洲国家仰仗数十年之久的美国安全保证是否依然存在。更糟糕的是美国的条约盟国(日本、韩国和菲律宾)及其战略伙伴(台湾)担心特朗普会主动损害它们的安全,比如向中国或朝鲜做出让步。

与此同时,特朗普大肆重塑全球贸易体系(包括向外国企业施压让其将制造业转移到美国)的做法扰乱了世界市场并催生了相当大的政策不确定性。这有可能破坏亚洲经济体的增长和金融稳定,尤其是对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等对美贸易顺差较大的经济体而言。

货币贬值可能会抵消部分关税影响。但如果特朗普政府继续执行其显然旨在削弱美元的计划,顺差国甚至会失去这一部分喘息机会,其贸易平衡状况也会恶化。虽然有些国家可能会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但这只会加剧对其出口驱动型产业的伤害。

加强战略合作 减对美依赖

单独行动的亚洲国家不仅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底牌有限,而且在更广泛的经济或外交争端中也不占上风。但透过加强战略和安全合作,比如利用东盟、东盟+3(与中国、日本和韩国)以及东亚峰会等平台,它们可以建立一个缓冲去抵御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和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借助深化贸易和金融一体化,它们可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提升自身经济韧性。

当务之急是通过各类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来实现贸易伙伴关系多样化。这意味着首先要以扩大其成员范围等方式加强涵盖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英国和越南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这方面中国和韩国已表示有兴趣加入。

由东盟十国以及澳大利亚、中国、日本、新西兰和韩国组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也应通过加强贸易和投资规则以及印度的潜在加入而得到加强。鉴于亚太地区巨大的经济活力,更强有力的区域贸易安排可以成为对美国保护主义举措的有力制衡。

亚洲还有其他促进区域内贸易的选项。中国、日本和韩国应恢复各自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地理位置相近又有共同民主价值观的日韩两国是天生一对。中国的加入会带来一些挑战(尤其鉴于该国日益咄咄逼人的地区军事态势),但考虑到其庞大的市场和先进技术能力,这些挑战是值得面对的。既然美国已将经济利益置于民主原则之上,亚洲国家也不应为了意识形态而放弃实用主义。

构建更有效金融稳定框架

除贸易外,亚洲还必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的合作基础上再接再厉。在危机期间为其成员国(东盟+3)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清迈倡议多边机制应得到加强。此外亚洲各国央行和财政部应共同努力构建更有效的金融稳定框架——强有力的危机管理安排、协调一致的政策应对和清晰的沟通——以在遭遇外部波动时稳定货币市场和金融体系。

特朗普并不是亚洲应当深化合作的唯一原因。中美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和科技战有可能将世界分裂成相互对立的经济集团,而这将严重扰乱全球贸易和投资。但我们仍有时间来避免这种结果,那就是建立一个由多个经济集团组成且允许各国具备多重成员国身份的多极体系。通过促进区域内外的经济一体化,亚洲国家将为这种秩序奠定基础。

在一个地缘经济四分五裂的时代,亚洲国家极易沦为大国冲动行为的牺牲品。但通过加强贸易伙伴关系、强化金融合作、加强战略协作和建设经济韧性,它们可以掌控自己的未来,并使亚洲成为全球经济重组的主要规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钟和,韩国高丽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韩国总统国际经济事务高级顾问。

© Project Syndicate 1995–2025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