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大年12日讯)没把利润摆在第一位,只担心老街坊是否会挨饿!单亲妈妈蕉叶椰浆饭坚持卖1令吉20仙多年不涨价,只因她吃过苦,知生活不易。
百大年花园清真寺旁有个不起眼的小摊位“Nasi Lemak Pisang Mak Som”,摊主高宋阿末(66岁)在当地卖蕉叶椰浆饭已十多年,不管是江鱼仔鸡蛋(切片)、鸡肉、咸鱼或鱿鱼组合,搭配辣咸味十足的叁巴,每包只售1令吉20仙。
这档便宜好吃的蕉叶椰浆饭,也是当地街坊百姓心中的“米其林”。
凌晨2时30分备食材烹煮
高宋阿末每天凌晨2时30分左右起床准备食材及烹煮,清晨4时许与独子聂慕斯达法(29岁)开档,一般上午8时便结束营业。
她说,她年龄渐长,体力有限,每日只卖400包椰浆饭。
“以前一天煮20多公斤椰浆饭,如今年事高体力不支,每天只能准备15公斤左右的椰浆饭。”
坚持双层蕉叶裹住香气
高宋阿末说,之所以一直坚持用最传统的包装,即双层蕉叶来包裹椰浆饭,因为要锁住椰浆饭的香气,以及确保食材维持半天都不变质或变味。
“若找不到香蕉叶,我宁可休业。”
她说,目前一公斤香蕉叶的售价为4令吉,她每天要用到约10公斤香蕉叶,不仅比用油纸包饭的成本要高些,也增加工作量。
“每天结束营业后,我至少要花4至5小时剪蕉叶。”
离婚 失业才萌起做生意
高宋阿末在儿子3岁时便与丈夫离婚,原本家住班茶渔村,为了讨生活搬到双溪大年斯里布特拉花园租住在当地的廉价屋。
当时她在一家塑料制造厂当主管,月领逾千令吉工资。惟公司2002年突然宣布停业,未对员工作出任何补偿。
“我当时也不知所措,但因为还要抚养儿子,只能四处打工。”
她当过清洗工、食店助理及厂工等,工资也从原来的上千令吉降至数百令吉,这才让她有了自己出来做生意的念头。
她的儿子后来也继承了母亲的厨艺,每日到摊位帮忙。
儿子放弃专业接手生意
聂慕斯达法毕业于玛拉技术学院汽车系,曾在汽车维修厂工作,2015年经朋友介绍下,到澳洲采果,当时月入2500澳币。
“我在澳洲打了3年工便回国帮母亲做生意,希望减轻母亲的负担。”
他说,在国外时经常听母亲抱怨工作很累,才有了致辞回国接手椰浆饭生意的念头。他表示会延续母亲的理念做生意,照顾街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