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是得承认,刚来到槟城时,有一件令我摸不着头脑的事。
我说的是在乔治市内,那些稀奇古怪的地名街名。不得不说,槟城人改名字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想学也学不来的哲学。举个例,Lebuh Chulia中的Chulia据说是指泰米尔人,或是来自一个古印度王朝的族人,可中文“干冬”二字却是马来语牛栏(Kandang)的福建音译,两者之间无论音译意译都差天共地,不过成就了一个带点牛肉干香气的街名,倒也显得朴实可爱。小镇“浮罗池滑”则自带异国风情,又像一个放在泳池边提醒使用者不要乱跑的告示牌。“浮罗池滑”的马来语Pulau Tikus以附近的老鼠岛命名,这是意译,但中文名字却是根据闽南话音译的,唔咸唔淡,古怪滑稽,但有几分脆口的俏皮。
ADVERTISEMENT
无关爱情的爱情巷
更神奇的是“爱情巷(Love lane)”,虽然路名是直接的意译,但当你顺着载有历史资讯的蓝色路牌往下看,竟会看到5个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旧街名。上网翻查,据说原来是因为以前在这里居住的广东人根据地形,把路分成两段,上段叫“十字架礼拜堂边”,下半段因为有两条大水喉,便叫“孖水喉街”。可是呢,福建人因经常看到欧亚人在附近天主教堂进出,便把这巷起名为“色兰乳巷”(色兰乳,Serani,指混血儿)。不同种族叫不同名字,颇有自说自话、鸡同鸭讲的意味,却无一与爱情相关,大概在那个艰难的年代,谈情说爱只是有钱人的专利。
所以槟城人是误译了、乱译了这些路名地名吗?我想,即便是乱,也是乱中有趣,乱得理直气壮。殖民时代的统治者素来以外国人名字为街道起名,作为权力的象征,但槟城人民似乎一概懒理,依然故我地以最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方式,保留属于自己族群的共同回忆。一条路的名字虽然只是寥寥几字,但承载的是当地人对于这个地方的情感及身分认同,亦是让外地人了解这个地方、窥探这里历史原貌的窗口。只是作为过客的我们,大概要放慢脚步,好好观察,细心研究,不然便会错过字里行间的文化遗珠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28日讯)缅甸今午发生强烈地震,槟城部分地区的高楼也出现震感,槟州消拯局收到两宗与地震震感的投报。
根据《新海峡时报》报道,槟州消拯局局长莫哈末索基今午指出,消拯局接获的两宗投报,分别于下午2时44分来自一家私人学院,以及下午3时来自北海某高楼组屋。
他说,该局行动中心接获投报后,马上派员到现场监督情况。行动指挥官监测后发现,建筑内出现的震感很轻微,现场没发现任何伤者,建筑也没受到破坏。

另外,槟城一些地区今午2时30分出现震感时,在高楼的人士尤其感受到明显的震动。
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委员会主席黄汉伟当时在光大摩天楼第28层楼办公室内出席会议。他与一些在场者也数次感受到震动,震感只维持数秒。

他说:“我觉得有点头晕,还以为是行程繁忙导致有高血压。然后,我就收到消息说,缅甸发生地震。”
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的特别助理塔查妮则说,今午她在光大摩天楼第28层楼办公室内也感觉到震动,维持大约15秒。她还以为这是错觉,不以为然。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