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該告訴我們,這些錢應該怎麼轉換成更實質的教育成果。恰恰在這一點上,我們不需要“昌明”的理念與口號,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清晰的、可實現的教育願景。
近日公佈的2022年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評估結果顯示,我國學生在數學、科學與閱讀方面的表現都下滑。雖然這不是唯獨我國才面對的問題,但是依然值得我們省思。疫情期間近乎兩年的“學習損失”或許是一個近因,但是更多的主因其實是長年積累下來的結果。
ADVERTISEMENT
在更早之前的一場分享中,PISA之父施萊歇爾就指出,大馬15歲中學生中,有高達三分之二無法清楚分辨自己所接收的信息內容。我相信,這樣的觀察是建立在2022年PISA評估所收集到的數據樣本上。數據樣本是不會說謊的,端賴於我們如何去詮釋它。
這種能力趨弱的表現,存在著表面與深層的意涵。其中,表面的意義有兩個。第一,我們在資訊素養與批判性思考方面的教育工作嚴重匱乏;第二,我國學生的高階思維技能的基礎依然薄弱。此外,其深層的意義在於,未來世代的國人依然沒有足夠的能力與素養,在瞬息萬變的世界發展中站穩腳步。
《2013年至2025年馬來西亞教育大藍圖》的其中一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技能。大藍圖推行了10年後,我們的表現依然掙扎。教育部的目標是希望,2025年前我國能在PISA與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中擠進前三分之一的排名。但是內部的全國調查分析卻間接暗示,我們距離這個目標還非常遙遠。弔詭的是,在學生表現不盡人意的另一個極端,則是老師們在高階思維技能相關的教學方面,取得了相當卓越的表現。因此,我們需要去釐清,這兩者之間是正相關的、反相關的、無相關的。
團結政府上臺執政已進入第二個年頭,似乎依然處在摸索的階段之中。大家都引頸期盼多年的,無疑是這個政府能夠糾正國家長期以來的各種弊端。然而,大家的目標放在各種制度性的改革,包括政治、經濟與司法等等。如果說這些方面的改革力度不盡人意,那麼政府在教育這一領域的作為必然是讓人大失所望。
回想2018年希盟政府上臺執政,當時的教育部長馬智禮大力推動了幾項政策,包括校鞋政策與免費營養餐計劃。這些政策立刻吸引了人們的關注,馬智禮也在一片爭議之中黯然辭職下臺。相較之下,現在的教育部相對安靜許多,偏向於維持既有的教育政策方向,偶爾突發奇想提出學生洗廁所、巴勒斯坦團結周即興政策。
在團結政府的第一份財政預算中,教育部與衛生部是其中兩個獲得最多撥款的部門。這說明團結政府對於這兩個部門的重視。然而,獲得撥款多,是一回事,如何將錢花的刀口上,卻又是另一回事。至少,政府應該告訴我們,這些錢應該怎麼轉換成更實質的教育成果。恰恰在這一點上,我們不需要“昌明”的理念與口號,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清晰的、可實現的教育願景。
我們都同意,不應該盲目追求各種國際排名,但它如實地反映了我國當下的教育處境。現在處在學齡階段的學生,會是在將來支撐起這個國家的國民。素養與能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過程,它們不會像靈光乍現般,突然改變一個人。當下的教育失靈,是以未來作為代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